要建立劳动交换价值论,就必须要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研究价值。从区分主体和客体的角度来说,价值可以定义为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从商品生产者的角度来说的,即商品生产者认为他(她)所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多少;所谓客体价值是指从商品购买者的角度来说的,即商品购买者认为他(她)所购买的商品价值多少。对相同的商品,其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不一定是相等的,因为它们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主体价值来说,其评价标准一般就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商品生产者认为他(她)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多少是按照他(她)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支付的成本多少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的;对客体价值来说,其评价标准一般就是商品的效用,商品购买者认为他(她)购买的商品价值多少是按照他(她)认为商品实际效用多少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的。因此主体价值可以用一定的劳动量来衡量,客体价值可以用效用来衡量,由于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衡量标准不同,所以相同商品的两种价值不一定相等。生产价值可以理解为为生产某一商品,在一定生产技术的前提下需要耗费人类的劳动因子数。生产价值是客观的,不是由人们主观决定的,生产不同商品所耗费劳动量的多少主要由相应的生产技术条件决定的,可见生产价值等同于主体价值。交换价值等同于客体价值。前述的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的关系现在分别转化为生产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了。假设任意的市场主体都有能力生产任意的商品(不考虑劳动的专业性),任意的市场主体都知道任意商品的生产价值(市场信息完全对称),不存在阻碍市场主体生产任意商品的人为力量限制(例如垄断力量)、资源限制(资源垄断力量)和技术限制,市场资源能够充分、快速、有效地进入任何商品生产领域。在上述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成立下,商品的生产价值与交换价值必然相等,也就是说商品交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等价交换。如果市场上存在着劳动专业性差异,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存在各种市场垄断力量,存在技术壁垒。那么商品的生产价值和交换价值肯定不会相等,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也不再成立了,此时市场最终按照商品的交换价值而非生产价值成交,交换价值大于生产价值的部分就是“租金”。
许多经济学家曾试图确定价值的计量标准,斯密以一定的谷物,李嘉图以一定的黄金。而马克思用的是劳动时间。事实上价值计量标准问题一直都是世界难题,直到现在还存在着广泛争议。为了能够找到商品价值的直接计量标准,我们首先必须找到所有商品的共同点。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互交换,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共同之处。例如,马克思把它归结于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庞巴维克认为所有商品都为人们能带来边际效用,除此之外,有的经济学者还认为商品的生产都要耗费劳动时间,商品的生产都要耗费劳动能量等等。不同商品之间存在着共同之处早已在经济学界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为了能从理论上衡量这种共同之处,笔者给出一个抽象的价值单位——劳动因子,劳动因子起初可以不是一种具体的价值计量单位,前人总结出来的具体的价值计量单位包括劳动时间,劳动能量,甚至还包括边际效用。劳动因子起初可以是一种抽象的用以计量不同商品之间这种共同之处的计量单位,这种计量单位至少在理论上是存在的,因为经济学界早已达成普遍共识,即不同商品之间能够进行交换其必然存在共同的东西,如果对这种共同的东西进行计量的话,那么这个抽象的计量单位就是劳动因子了。当然,为了能和能量经济学接轨,笔者最终把劳动因子看成是一个具体的价值计量单位——劳动能量。劳动因子理论的提出非常重要,它是价值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定量化的前提,它解决了经济学中微观个量与宏观总量单位不一致的问题,它把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抽象成为相对简单的市场理论模型,它能够解释经济“量”的增长,它实现了与能量经济学的接轨。
尽管劳动因子理论能够使得价值定量化,但是人们目前很难对劳动因子进行直接计量,而现实中对劳动因子的间接计量是在市场交换中借助货币形式实现的。货币是对劳动因子的直接计量,它是劳动因子的收入和支付凭证,货币的产生完全是市场交换的本质要求,货币作为能充分体现市场交换本质要求的一种交换媒介只须满足两点即可,一是要有公信力即为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二是要有一定的计量单位且能够比较不同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是具备一定公信力的、能够比较和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交换媒介,它是市场交换分配制度下的产物,它维护并实现社会的基本分配制度。货币可以是具有公信力的本身没有任何价值的某种符号形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运行要实现资本租金,资本家必须要借助货币这个工具才能实现对劳动的无偿占有,因此货币本质上不仅是对劳动因子的计量,而且还计量着一定的资本主义制度分配关系。若不考虑制度性租金,货币就是劳动因子收入和支付的凭证,当经济增长时,越来越多的劳动因子投入到原有的生产市场当中,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这时候需要增加相应计量标准数量的货币才能继续维持扩大了的生产市场的正常运行。如果货币的增长率跟不上它所计量的劳动因子增长率,那么货币会升值,从而会引起通货紧缩,影响经济正常的运行;如果货币的增长率超过它所计量的劳动因子增长率,那么必然会打破原有的货币对劳动因子的计量标准,使得货币不断贬值。货币是一种中性的、客观存在的计量工具,当局通过控制货币流通数量来实施所谓的货币政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对经济实施不必要的干扰,也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目标。
社会化大生产体系是一个由许多产业链构成的广泛而密切联系的有机系统,如果仅从生产技术的角度出发(不考虑产权因素),各个产业链又是由许多生产阶段和生产单元构成,每个生产单元生产出来的产品分为中间品和最终品。中间品是指需要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品,前者主要指原材料产品,后者主要指厂房、固定资产等辅助品。最终品是指不需要进一步加工,可以直接消费的产品。例如大米作为消费是最终消费品,若需要进一步酿酒那它就是中间品;固定资产只能是中间品,它的价值需要进一步的转嫁。所有中间品都是为生产最终消费品而准备的,不存在不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中间品,因为即使这样的中间品存在,它也是毫无用处毫无意义的,人们不会去生产毫无用处的产品,人们不会去白白浪费劳动体力。企业只是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分工阶段、一个分工单元,关联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这些企业内部的生产阶段都可以按照研究需要把它们抽象成一个个生产单元,这样就可以把不同的企业甚至是企业内部的生产阶段抽象成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生产单元。每种最终产品都是由一条或多条产业链生产出来的,它一般是由产业链的末端即最下游的生产单元生产出来,该产业链的其他生产单元只生产中间品,而且上游生产单元生产出来的中间品又立刻成为下一个生产单元的再加工对象,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了一条产业链中各个生产单元之间的有序的“加工链条”式过程。每一条产业链中的最上游的生产单元待加工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原始的资源,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如下场景:大自然的资源如铁矿石、泥土、石油等经过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以后,逐渐变成了用于人们消费诸如住房、汽车、家电等的各种各样的最终产品。整个生产市场就是由成千上万的产业链有机构成的,成千上万的最终产品就是由这些产业链不断的生产加工而成,不同的产业链以及产业链中不同的生产单元实际上都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如果要把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抽象成为一个简单的市场理论模型,那就要运用劳动因子理论和劳动还原理论,劳动还原理论指出,对于所有的劳动产品,无论是最终消费品还是中间品,它们都可以按照一定的生产技术逆程序被彻底还原成自然资源和劳动,即便是厂房、机器等资本亦是如此,在劳动因子理论和劳动还原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市场理论模型对于一系列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社会总产品一定的条件下,工资和利润都是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因此它们之间是彼此消长关系,确定了其中一个,就能确定另外一个。然而在动态均衡分析中,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工资和利润,使得下一期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数量最大,而且本期社会总产品没有过剩现象,这时的总社会总福利也最大化。这个最佳工资和利润的确定就是按照资本积累即投资必须与市场新增的劳动者人数相匹配的原则来确定的。否则如果工资过低,利润过高,结果是剩余产品过多,社会总福利水平降低;如果工资过高,利润过低,而且由于资本家过度消费而引起的资本积累不足,结果是因此进入市场的劳动者人数过少,造成大量劳动资源的闲置,社会总产品的产出量达不到最大化。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是一种相对过剩危机,即市场生产出来总产品大于市场分配出去的总产品,为此市场如果能够有效调节工资和利润,就可以实现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均衡,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不会自动实现调节,因此政府必须要进行干预。基于本书建立的工资和利润理论模型,笔者提出了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市场过剩产品要尽量向工人分配,政府可以考虑运用财政税收政策以及一些反不公平租金政策,同时也可以考虑向工人开放相应的消费信贷制度,使社会总产品分配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可以考虑直接调节银行贷款利率,大幅度降低银行贷款利率能及时有效的降低商品生产价格的刚性,从而有利于在短期内实现市场利润率的降低和实际工资的提高。
资本是能够预先对工人进行分配的最终消费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体现的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制度分配关系。在不考虑存量资本的条件下,资本本质上就是分配给工人的最终消费品,因为经过一个生产周期以后,生产资料和中间品的价值形式都进入了最终产品当中,其实物形式也会消失。工人所获得的工资就是资本商品对工人的分配。资本家一般是预先支付资本的,这种预先支付资本的形式是通过以货币为媒介完成的。资本家先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工资,由于资本家掌握了产品定价权,他们能够在支付工人货币工资总额(产品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加成,结果产品的最终定价必然包含的资本家的利润要求,工人一旦用他们获得的货币工资去购买已经包含了利润价格的最终消费品,那么只能买回他们原来生产的产品中的一部分了,另一部分被资本家以利润的形成无偿占有,资本因此发生了增殖。资本发生增殖的领域是消费分配而非生产领域。循环资本就是资本价值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一次性转入当期产品中并且因此发生增殖的资本。循环资本本质上就是社会总产品中(最终消费品)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那部分;存量资本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等客观原因,总有一部分资本的价值形式在任何时期以生产资料和中间品的形式停留在各个生产领域,这部分资本价值形式就称之为存量资本。由于经济的增长,有一部分劳动者生产出中间品增量而不是最终消费品,经济增长使得部分劳动者因生产中间品而没有直接进入最终消费品的生产,尽管他们生产的是存量资本,但是这部分劳动者的分配要求不是中间产品,而必须是生活资料,必须是最终消费品,这样就会出现最终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结果造成最终消费品的市场需求和产能同时增加的现象,从而引起经济周期式的波动。因此,存量资本是经济周期产生的重要原因,反经济周期政策关键是要治理存量资本过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