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开拓信贷市场,促进小企业发展*
作者:吴晓灵    发布:2009-07-15    阅读:9577次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一个难题。在经济困难的时期,中小企业贷款尤其难。但是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我们在研究高端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应该研究一下普惠金融服务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做好低收入人群的工作,社会就能够和谐和稳定。
 
   首先我认为小企业融资难与民间融资大量存在的现实预示着我们的信贷市场还有着开发的空间。
    我刚才说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但是我现在着重讲小企业,因为我们国家中企业的概念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的概念加在一起基本上占到企业总数98%。现在很多中型企业的贷款并不算太难,真正难的是小企业和微小企业。我说的小企业和微小企业也涵盖着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我大概是在这样一个范围内讲这个问题。
    小企业融资难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从小企业自身看,市场不稳定,管理不完善,使他们的财务报表不规范,甚至没有财务报表,信用风险比较高。第二,从金融机构看,小企业贷款征信成本和管理成本都比较高,放贷积极性不高。第三,从政策环境看,对小企业贷款的扶持政策还不够配套。因而,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来解破小企业融资难是根本途径。
 
    其次,我认为解决小企业贷款难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贷款技术创新。现有银行为小企业贷款做了许多努力,在座的都是金融界的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比较有创新性的就是把供应链融资的理念引入到了为大企业生产配套的小企业的贷款之中去,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但是有很多的中小企业他们是不能够做到和大企业配套的。对于缺乏生产链配套的企业,仍需要新的贷款技术来评定贷款风险和进行贷款的定价。世界上许多机构研究了微小企业贷款的技术,核心就是要凭借信贷员的经验来编制可分析的企业报表,分析客户的现金流。他们的理念是发掘借款人的人力资本潜力和能带来现金收入的活动,这是微小企业贷款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研究得非常多,后来世界银行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理念,就是面对低端客户人群的金融服务。这种技术和我们平常应用的对大企业的信贷技术是不一样的。大企业是财务报表分析、信用评级、用模型测算。作为一个微小企业是不具备这些的,更多的是信贷员本身走街串巷,到企业去,到加工销售的企业、个体户和农户当中去,通过交谈和访谈,分析他未来的现金流和发展潜力。前两天刘明康主席谈到小企业融资经验时谈到“三品”和“三表”,“三品”是指人品、产品、抵押品,“三表”是指电表、水表和报关表。这些事情都是需要信贷员走到企业当中去和走到客户的身边去了解的。我们大企业在审贷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找出他的风险点,但是对于微小企业贷款,应该是带着积极的眼光去挖掘他未来的潜力,看到他的潜能。所以,这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技术,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有过这样的技术,国家开发银行把他们的技术引进来,而且到台州商业银行等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实施。我去年到台州商业银行了解情况,他根本不要干过银行信贷的人干微小企业贷款,因为干过银行信贷的人接受不了微小企业贷款的理念。两类贷款有很多不同点。微型企业贷款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业务,他对信贷员的文化水平要求并不像我们的高端金融那么高,有中专到大学本科水平就可以。但是他对人的爱心、责任心的要求则比较高,这是一份“用心”去做的工作。这是我讲的贷款技术创新。大家可以看世界银行微型金融的课程,很多国家在这方面也都有课程。
 
    第二,贷款业绩评价制度创新。用利率覆盖风险是小企业贷款商业可持续的前提。小企业有较高的失败率,因而对小企业贷款要有较高的风险容忍度和及时的核销制度。如果我们考察一个微型贷款的企业,我个人认为要有风险投资管理公司的那种理念。风投公司投了十个企业,能够成功两三个企业,他就把失败的企业的风险全覆盖了,他就能够盈利了。作为微小企业,既然是利率覆盖风险,有些微型企业贷款的利率刚开始的时候很可能达到30%多,经过几轮贷款以后,他的利率能够下来。微型贷款基本上是从小金额高利率开始,然后逐步放大金额,逐步降低利率水平。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所出的风险就是用高利率冲销的,所以对于微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要用高利率及时冲销。非常可喜的是财政部今年公布50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贷款核销新办法,对于正规金融机构有了这样的容忍度。在我们对企业信贷员考核过程当中,其实也应该有单独的考核办法,不怕他出风险,他的收益减掉他的风险之后,得到的纯利润高于别人的利润,就应该是一个好的信贷员,而不能不让信贷员不出风险。金融经营的就是风险,想要金融不出风险是不可能的。不是不出风险,而是风险抵扣后利润水平的高低,这是考核微型贷款信贷员的一个标准。
 
    第三,贷款组织方式的创新。对于小企业的贷款,可以由大银行专设部门办理;可以由社区型银行办理,我关于社区型银行的概念就是在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经营的银行,我个人认为就可以叫做社区银行;也可以由专门的贷款公司办理。对于小企业贷款,由独立的小法人办理,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大银行的独立部门和独立的贷款公司相比,大银行的人员成本和制度协调成本是高于一个独立的贷款公司的。因而,我非常欣赏2006年银监会出台的贷款公司这种新型机构,但是那个机构刚开始只是金融机构全资附属的,2008年又出台了一个能够由社会资金介入的贷款公司,我认为这是比较好的。为什么呢?大家想一想一家大型银行,他如果设立一个专门的小企业贷款部,他在招聘员工时,可不可以由这个部门单独设一种进人标准和专门的薪酬标准,可不可以有这个部门专门的利润考核标准。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事实上“行内行”协调成本很高。而作为一个独立法人注册发展,在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和协调成本都能够降低下来,这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这里解决的是大银行做小业务的矛盾。
    对于社区银行来说,应是做小企业贷款的主力军,他有独立运作的优势。但是社区银行由于他吸收存款,要有一定的规模才有利于抗风险,因而社区银行要是批的太多了,或者是规模太小了也不是特别好。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社区银行应该是未来做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主力军。
    另外还有一种组织方式,就是只贷不存的贷款公司,他是独立承担风险的贷款零售商。我最近一直提倡搞只贷不存的贷款公司,尤努斯2007年来的时候跟我说这个贷款公司是瘸腿的,是不行的。我为什么这样提?因为中国情况和世界上不一样,存款市场发展得很充分,竞争激烈。中国的合作基金会有惨痛的教训,过多的小机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最后容易酿成系统性风险。所以,让一些机构不吸收存款,用自己的钱做资本金,再从一两个机构批发机构,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这类新型贷款组织的本质特征是贷款零售商。
 
    第四,监管方式创新。我建议建立由地方政府承担一些与金融业务有关的机构的监督责任,即把各类不吸收存款而办资金融通业务的机构,除了小额贷款公司以外,还有融资租赁公司(就是商务部批的融资租赁公司,不吸收存款的,但可以做融资租赁业务)、典当行,还有最近银监会协调管理的担保公司(根据规定担保公司的管理责任是交到了地方上了,还有股权投资基金等。凡是不涉及到公众存款和业务的,在统一法规的前提下交给地方政府监督管理,很可能效率更高。而凡是涉及公众资金的金融业务,必须由一行三会进行严格监管。这是监管体制。
    对于不吸收公众存款的机构,我今天只讲贷款公司,其他类型的就不讲了。贷款公司的风险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贷款公司有可能变相吸收存款,这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最担心的,就是当他放贷资金不够的时候,他就会变相吸收存款。第二个风险,如果他管理不善,他从金融机构批发资金,就有可能拖累批发资金的金融机构。这是这类机构的两个风险。
    怎么样化解这些风险呢?我想提这样几个建议:第一,授权地方政府对贷款公司进行监管,监管的内容是什么呢?一是对股东进行教育让其承诺不变相吸存。这次浙江办小额贷款公司的时候,所有的股东谁想投资都要上培训班,你要投资的时候要有股东承诺书,要承诺不会变相吸收存款,如果吸收存款的话,按照刑法承担刑事责任。二是打击变相的吸存行为,因为公检法是由地方为主设置,这个责任应该交给地方政府。三是依照刑法处置变相吸存引发的风险,刚才只是说变相吸存的人要让地方政府打击。还有他变相吸存之后引发社会风险怎么办?这按照刑法处置,而不要按照监管法规了,一按照监管法规处置又会引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是否要出钱的问题了。
    第二个建议,由批发者监督贷款公司运行的资金安全问题。刚才说的是两个风险,一个是变相吸存。一个是如果小额贷款公司运营不好会拖累批发机构。对此类风险我谈三点认识,一是承担起监督责任。谁批发钱,谁就应该对自己的钱负责任。银行贷款管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了解你的客户,我们要给一个大企业放款的时候,你是不是要了解这个客户?这个大企业你要审个够吧?所以,资金批发者要对贷款公司进行充分审查,要制定审核办法。二是从理论上我们要认识到给贷款公司批发资金,风险会小于给单一大客户。如果一个亿的资金贷给一个企业,这个企业一倒闭的话,这笔资金会暴露在风险之中,尽管说好企业倒闭的风险概率小得多,但是他只要一倒了,这一个亿损失就很大。但是,如果你把一个亿贷给一个贷款公司,他要贷给几千个客户,这几千个客户怎么可能同时倒掉呢?所以,贷款零售商倒下的风险要小于一个实业企业的风险。三是我们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探讨一套跟踪贷款零售商风险的方法,要在贷款的集中度、贷款的质量和贷款的止损点等方方面面做工作。我们听说有的大银行已经开始去做这种批发业务了,希望他们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总结经验。国开行引入欧洲复兴银行的技术之后与台州商业银行合作,技术是和资金一起走的,是先有贷款人员的培训,后面才有资金的跟进,还有后面的监督。
    第三个建议,银行监管者要对资金批发行的资质和批发资金比例做出限制,防止风险传递。银行要做这种批发业务的话,有的银行自身风险管理非常好,他可以去做批发业务,自己的风险管理都不好的,他就不能够做这种批发业务。而且为了不让零售商的风险过多地拖累大的机构,应该对于大机构能够给零售商的资金批发比例有一个限制。就跟限制单一客户比例是一样的,甚至可以低于单一客户比例要求。
 
    第五,我们需要完善政策扶持环境。政策扶持环境可以有三个方面:一是健全担保体制和政府贴息制度,因为中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风险比较高,一方面需要社会的商业担保机构,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支持,现在刺激经济的过程当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拿出很多钱在充实政府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对于产品有市场、现在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贷款有一些贴息和担保,这是非常好的。
    二是要建立正像激励的引导机制。我今天讲的是信贷市场,我希望未来中国信贷市场应该是三级牌照制度,这个思想是来自于香港银行业立法。香港有放债人条例,他是警署管的,到警署备案的。然后,他再往上有接受存款公司,有限持牌公司,他们都是吸收大额存款,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国外有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金融公司,咱们翻译成财务公司,他本身就是吸收大额存款,或者是到市场发债,或者是从金融机构批发资金,然后放小的贷款。比如汽车租赁,汽车分期付款,还有过去耐用消费品的分期付款等等。其实就是香港的第二级牌照的金融机构——接受存款公司和有限持牌银行。第三级是全牌照银行就是商业银行,他能够吸收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可以开支票,可以办结算,他有创造货币的功能,因而对他要有非常严格的监管。香港1975年修改的银行业法规定,所有的要申请全牌照银行的人,除了资本金要远远高于有限持牌银行之外,他必须要有限持牌银行十年的经历。就是说你必须先学会放款,然后才能玩儿别人的钱。我常说一句话,玩自己的钱给他自由,玩别人的钱要对他监管。有限持牌银行就是玩有钱人的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如果按照这样想法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有只发放贷款的贷款公司,还有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的金融公司,还有全牌照的商业银行。去年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规定当中有一条对社会引起了很大兴趣,就是办的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将来可以变成村镇银行,这一句话调动了很多人的积极性。时间长了,他们发现这句话对他们的吸引力又下降了,为什么?你要变成村镇银行的话,就要把控制权交给银行,因为村镇银行的条件就是银行控股20%以上,这就使得民间资本介入到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性降低了。我们能不能做这样一个设计,未来五年,你小额贷款公司干的非常好,就可以让你申请变成金融公司,金融公司再干五年干好了,就是说你放款十年都非常好,将来搞社区银行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让他办呢?我想如果我们设计这样一个正向激励的机制的话,就可以把很多想介入金融的民间资本规范起来。有些民间资本宁可搞民间融资,而不愿意浮出水面,是因为他看不到前途。如果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前途摆在他的面前,我想很多人都会去努力做好人,做合规的放贷人。
    三是希望能够建立普惠制的税收引导政策。财政部最近也在研究对发放五万元以下的农户贷款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涉农贷款增长到一定比例以后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希望这些优惠政策也能够给到这些为微小企业、为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服务的贷款公司当中去。用我们普惠金融的税收政策,引导大家解决社会的这些问题。其实有一定的能力的人,他是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给他一次融资的机会,就给了他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们既要认真地总结高端金融给我们的金融业所带来的创伤,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研究一下低端金融,为我们广大的低收入人群改变自己的命运、缩小城乡差别做出我们的努力。
 

* 本文根据吴晓灵同志2009年4月12日出席“中国金融40人论坛”年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