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自由贸易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两条道上跑的车
作者:张建平    发布:2009-10-09    阅读:2434次   

贸易理论支持自由交换,它根植于微观的交换理论当中,从私人交换到国际贸易,认为自愿的交易对交换双方来说肯定都是有利的,这是对自愿性的惟一合理的诠释,与交换者是理性人的假定前提也完全协调,因为理性人的行为一定是趋利的。

从交换的角度看来,自由贸易对双方有利的原理非常简单。交易没有买方与卖方之分,或者说买卖是相对的,每个交换者既是他人产品的买方,又同时是自己产品的卖方。因此,交换必然对双方是同样的互利结果。一宗交换(贸易)的好处可以从交换双方各自得到的好处相加来看待。当然,这种分析只能是事后诸葛般的解释,没有什么意义。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扩展为“交换者剩余”,用来描述自愿交换当中交换者双方获得的好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1385-2-3-3)。

 

但是,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实际上却是反对自由贸易理论的。在增长理论看来,交易有绝对的买与卖的区别,卖出与买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出口带来增长,而进口带来衰退,当出口>进口形成顺差的时候,就是有“净出口”的时候,经济才会增长。

 

就由两个国家构成的经济体来说,一个国家的“净出口”,必然等于另一个国家的“净进口”,总的净出口或净进口都是零。如果一个国家的的净出口带来其经济增长,则同时必然是对方国家的经济衰退了。这和自愿贸易对双方有利的原理完全违背了。

实际上并不是自由贸易是双方有利的原理有何问题,而是把经济增长定义为“货币存量增长”的做法有问题。但国际贸易和一般的商品交换一样,是两种商品的对流,而不是单一商品(货币)的单向流动。也就是说,在任何一宗贸易当中,都是“两个进口”对“两个出口”——甲国出口A商品进口乙国的B商品,而乙国出口B商品进口甲国的A商品。所以,不能用两种商品其中之一的量的增减来考察这种双向的经济活动。以两种相互交易的商品之一(如货币)来衡量增长与否,这种原则也完全不适合广泛存在的易货贸易形式。这种以“净出口”来考察经济增长的做法,等于说进口就是衰退,当然非常荒谬。

AB两国进行贸易,一个进口,另一个必然出口,这从自由贸易的理论来看,必然是互利行为。但是现在以增长理论来看,顺差的一方是增长,而逆差的一方是衰退。由于在绝对量上,一方的顺差就是另一方的逆差,即一方增长的量必然等于另一方衰退的量,所以,总体上看就不存在因为贸易带来的任何利益。

我们没有听到哪位宏观经济学家说过反对自由贸易的,他们似乎也在大力推动微观经济学认为互惠互利的自由贸易,但是我们也没有听到解释:为何“净进口”一方要甘心参与这种引起本国经济衰退的贸易?

一种解释是贸易要平衡,即双方要保持进出口对等。但是,即便是做到了贸易平衡,对双方来说也都是一个“净出口”为零的事件,也就是说,贸易对两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零,是瞎折腾。为何要进行这种对经济增长毫无用处的国际贸易呢?

显然,增长理论的这种思路在自由贸易的思想看来简直就是荒唐。宏观经济学没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依据与支撑,用宏观经济学家自己的话说,宏观经济理论是“独立的学科”。

 

问题出自何处?原因很简单,因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算的根本就是各算各的账,是驴唇不对马嘴的两笔账。

微观经济学计算的是“价值流”。以价值流来看,贸易是价值的双向流动,不同的只是承载价值流的商品的形态有差异。

微观经济学建立在“理性人”基础上,理性人的特点是趋利避害,这个“利”与“害”都是广义的,不是单单指金钱的得失。交换对交换双方都有利,这个道理是普适的,包含了所有的交易形式,既包括物物交换,也包括以币购物,也包括币币交换。任何交易,只要是自愿的,必然是互利的——即价值是增长的。

但是用“价值流”是无法进行会计核算的。对自愿的贸易,只能理论上认定贸易导致双方各自的价值存量必然都是增加的,这是可以从理性人角度推导的惟一合理结论。

在微观经济学的价值流分析看来,交易的好处当然也是广义的,不是以钞票计算的。如果仅以钞票的得失来看到“利益”,那么居民以货币购物的行为就等于是在从事对其自己不利的事情了,这显然说不通。消费者愿意用货币存量的减少来换得消费品,说明他不是用货币存量来考虑交换的得失的,而是用价值流考虑问题的。即用自己所有物在交换前后的价值差考量交换是否合算。

然而宏观经济学核算的却仅仅是“货币流”。

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把“经济增长”定义为货币存量的增长,用一个经济体当前时点上的货币存量与以往某时点上货币存量进行对比,以其增减看待其经济的增长与衰退。如果用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之一种——货币——来看待交换,那自然是有绝对的卖方和买方了。本来是对等的“交换者”,现在变成了一个是“进口”另一个叫做“出口”。“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否则就不存在“净出口”之说了。

增长理论以货币存量增加计量增长,这必然导致它得出与自由贸易理论相悖的结论。因为货币不会在流通中增加一毫一厘,即货币流遵守“货币守恒律”,所以,把贸易双方放在一起考虑,永远都是关于货币的零和博弈,一方货币增多经济增长,另一方的货币必然减少经济衰退,“总增长”永远为零。

当然,整日念叨“三驾马车”理论的人根本没有认识到,内需(经济体内的部门之间的投资与消费)并不能带来任何货币存量的增减变化,也就是说,这个关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理论本身就是内部逻辑自相矛盾的。

以货币存量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做法带来很多“悖论”现象。例如,各个国家都具有使自己的货币贬值的倾向,以增加出口。另一方面却要急于用自己国家的货物去换取对方不断贬值的货币。

因为增长理论视进口为衰退的原因,因此为了获得增长,都要积极形成顺差(即净出口大于零),换句话说,根子上,增长理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思维。从根本上与自由贸易的思想是对立的。

 

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美国财长依据经济增长理论把中美的贸易顺差看成是引起美国经济停滞的原因之一,要求人民币升值以遏制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减少中国的顺差。但是,中国的前商务部长薄熙来就用自由贸易是互惠互利的理论来反驳美国的观点,薄熙来赞美美国商人的聪明才智,认为美国商人不会做对他们不利的事情,因此中美贸易必然是互利的。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PK“自由贸易理论”的局面。

 

有些经济学家把微观经济学命名为“价格理论”,把宏观经济学称为“货币理论”。经济学界的共识是,价值(或效用)是价格背后的东西,价值(效用)决定价格。所以,根植于微观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的理论用“价值流”核算盈亏,而宏观经济学用“货币流”计算得失,两条道上跑车,算不到一起来一点都不奇怪。

货币理论用“货币流”计算得失的合理之处在于其货币拜物教假定——这种理论假定厂商都是追求货币增殖的,这当然是分析厂商行为的一个合理的前提,否则——例如在厂商的行为动机当中加入为公众谋福利等社会责任的成分——厂商行为就难以分析不可理解了。

 

在现实当中,政府的目标与厂商的目标有着严重的冲突。“总体的增长”不是作为私人部门的厂商的目标,而是代表所有部门的政府的目标。进口抑或出口,只要能赚钱,私人部门就会趋之若鹜,并不在乎国家“净出口”的增减。所以,厂商无论是从事内贸也好外贸也罢,辛辛苦苦地敛聚货币,而各国政府常常为了推动出口的增长尽可能地使本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