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纵论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历史之一:最近国际金融危机基本事实概括
作者:贺力平    发布:2010-02-23    阅读:9231次   
    2007年初,美国住房市场传出次级贷款业务(subprime mortgage lending)出现显著的拖欠违约问题,一些相关的投资机构发生亏损等问题。2008年秋,华尔街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因大量债务到期不能偿还而申请破产。全球的国际金融时常立刻出现罕见的震荡,各种金融交易几乎完全停顿,各国金融市场接近于自动关闭状态。一场空前规模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反复提问,为什么会发生如此规模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如何?经济政策方针应当如何看待金融部门的发展和对外开放?
    本报告试图结合近代以来若干重要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的主要认识来概括金融业发展的特点,金融发展与经济的关系,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根源。在展开论述之前,首先概括地指出有关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若干重要事实:
 
    危机前在许多国家出现了金融部门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
    这场金融危机首先表现为若干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投资银行机构)的债务或高杠杆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各类国内或国际性投资基金的高度活跃有关;危机爆发时,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各类投资基金都遭受重创;
    在美国(合众国)出现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同时,英国(联合王国)也爆发了银行机构的危机;后者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型银行(以住房贷款为主业务的银行)遭遇资金枯竭和经营亏损问题;还有一些国家的金融部门不同程度上存在类似问题;
    2008年秋季以前,一些国际投资机构就因美国次贷危机而遭受巨大损失而被迫进行剧烈调整并引起了国际证券投资市场的一定动荡;2008年秋季华尔街金融风暴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全局性系统性的动荡;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开来;
    在这场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等经济体中不仅金融机构普遍地存在着高杠杆现象,实体经济部门(企业、居民和政府部门)也出现了普遍性的高负债倾向;经济体中的普遍高负债成为影响危机进程及其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绝大多数相关机构(风险评级机构、审计机构、国内监管当局、国际监管监管当局)都未向市场和公众发布足够的预警信息;绝大多数经济分析者也未发布足够的明确预警信息;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前景快速转向,2009年各国出现普遍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是广泛而严重的;
    一些重要商品的国际价格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出现了爆涨和逆转;金融危机发生在这些价格的下行过程中;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规模上或许是空前的(就所影响到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额而言),但是,这仅是人类在近多个世纪以来或二十世纪以来诸多金融危机中的一个。
 
    以上这些“事实”,大部分可由统计数据来表示或支持。出于篇幅限制和它们的显而易见性,这里暂从略[1]
      


[1] 代表性的国内文献可参见朱民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次贷风波研究课题组《次贷风波启示录》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