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绩效评价
作者:胡鞍钢    发布:2010-04-06    阅读:4019次   
    根据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六个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我们对此进行事后评估。
    第一,经济增长率达到8.7%,累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的的104.6%,即中国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经济增长的目标。国内需求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导作用。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其中内需扩大贡献了12.6个百分点,弥补了因外需萎缩而减少(指净出口)3.9个百分点的影响。在内需中,投资需求贡献了8.0个百分点,消费需求贡献了4.6个百分点。[2]
    从G20角度看(见表1),2009年经济增长率负增长的有13个,正增长的仅有7个,其中中国最高,为8.7%,其次是印度,为6.5%。由此,中国与美国之间的GDP差距(汇率法)迅速缩小,由2006年的4.0倍缩小至2009年的3.0倍。从全世界角度看,中国也是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在50%左右),如果扣除中国经济增长率,世界经济增长率约超过-1%(见图1)。
    第二,产业结构来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41.8%提高到2009年的42.6%,但是仅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的83.3%。服务业就业比重2008年为33.2%,估计到2009年可能在34%左右,仍很难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所规定的35.4%的目标。
    第三,2009年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达到1102万人的新增就业,前四年累计新增就业4603万人(见图2),相当于“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02.3%,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3%,低于目标值(4.6%)。这可能是中国扩大内需、“中国新政”最显著的标志。因为2008、2009年全球创造就业能力大幅度下降,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出现了“无就业复苏”或“摧毁就业复苏”。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09年全球就业报告》,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岗位恢复要等到2011年,发到国家的就业岗位在2013年之前都无法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全球所统计涉及的51个国家采取的各种经济刺激计划,进减少了大约1100万人失业。只有中国在此次危机中仍然创造了世界最多的就业机会,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大规模地消化、吸收了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去年610万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仅没有下降,而且还有所提高,达到了74%;二是2008年第四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企业岗位流失严重,而后出现了城镇新增就业明显回升,岗位流失迅速减少,1到11月份帮助146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超额完成全年目标(100万人);三是年初外出农民工返乡失业2000万人,到年底绝大多数农民工找到了工作,未外出的农民工大多在当地就业和创业,失业人数不足外出农民工总数的4.6%,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见图3),2009年末农村外出的劳动力1.49亿人(占全国农村总就业人数(4.69亿人)的31.8%。)[3]比上年增加了约1150万人。可以说,与1998年之后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中国避免了“岗位流失洪水”、“下岗洪水”、“失业洪水”,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群、农民工这三大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并有明显的增长,真正体现了“就业是民生之本”,成为保证民生、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
    第四,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剔除价格因素后,分别比上年分别增长9.8%和8.5%,四年累计分别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15.5%和108.1%,即提前完成了规划目标。这是最值得称赞的,因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和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是负增长或无增长,中国又成为世界各国人均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
    第五,中国2009年CPI增长为-0.7%,其中城市为-0.9%,农村为-0.3%。这属于无通胀型经济增长。按照英国《经济学家》的定义,实际还属于通货紧缩类型,估计今年将转变为温和型的通货膨胀,从而避免1998到2002年之间的通货紧缩、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但也要防止各类资产价格迅速增长。
    第六,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盈余占GDP比重不断下降,2007年为7.6%,2008年为6.6%,2009年则下降至4.0%。
    总之,中国成功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国中率先经济复苏,大量创造就业,避免通货紧缩,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实现了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且也促进了世界经济复苏和再平衡。在世界经济发展顺利的时候,中国是速度最快的火车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不仅仍然是世界增长最快的火车头,而且还是世界经济稳定的“稳定器”。
    实际上,1980年以来中国也创下了两个世界记录:一,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二,中国是高速增长的国家中唯一避免了出现负增长的国家。中国打破上述记录绝非偶然,其最重要的经验如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一是用好“两只手”,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利用好“两只手”各自的优势;二是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既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着眼解决长远问题;三是坚持“两个大局”,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发展大局,既实行国内的宏观调控,又参与全球宏观经济治理;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发展为了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发展的持久动力;发挥“两个积极性”,即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不断探索“中央决策、国家规划;地方为主、鼓励创新;激励相容、形成合力”的新模式。
 
1. G20国家主要宏观经济指标(2009)
                          单位:%
国家
GDP增长率
CPI增长率
失业率
财政赤字
占GDP比重
美国
-2.5
-0.4
9.7
9.9
英国
-4.7
2.2
7.8
12.2
日本
-5.3
-1.4
5.1
7.4
法国
-2.2
0.1
10
7.9
德国
-4.9
0.4
8.2
3.2
加拿大
-2.5
0.3
8.3
3.1
意大利
-4.8
0.8
7.8
5
俄罗斯
-8
11.7
8.2
7.2
澳大利亚
0.9
1.8
5.3
3.8
中国
8.7
-0.6
4.3
2.8
巴西
-0.3
4.9
6.8
3.4
阿根廷
0.7
6.3
8.4
0.6
墨西哥
-6.8
5.3
4.8
2.3
韩国
0.5
2.7
4.8
4
印度尼西亚
4.6
4.8
8.1
1.4
印度
6.5
10.7
10.7
8
沙特
0.2
5
n.a.
3.2
南非
-1.8
7.1
24.3
6
土耳其
-5.9
6.3
13
5.4
欧盟
-3.9
0.3
10
6.3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 Feb. 20th-26th 2010, pp. 89~90.
其中中国失业率数据根据中国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5日。
 
1 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率比较(2003-200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IMF (2010-01-26).
2 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增加人数(2003-200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3 中国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2003-2009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农村经济统计资料简明手册》,2009年12月;2009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马建堂,2010年1月21日


[1] 本文系作者2010年3月5日对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评论稿之二。
[2] 李克强:《合作包容 共创未来 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的特别致辞》,2010年1月28日。《人民日报》,2010年2月1日。
[3] 马建堂,2010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