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中国服装业未来十年进入后危机时代
作者:程永如    发布:2010-04-06    阅读:2611次   
    我首先想说我今天说的观点是代表我个人的,不代表商务部正式的观点。我想跟大家谈的是两句话,一个是规则博弈,一个是制度竞合。两个层面,一个是规则的问题,第二个是制度的问题。为什么要讨论这样的问题?中国加入WTO也是十年,所以这个论坛我觉得非常好,我们回顾过去的十年、展望未来的十年,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我们各个行业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正式加入WTO,各国众说纷纭,但是无论如何对我们服装行业,对《中国纺织工业振兴规划》行业是一个福音。
  所以今天讲四个方面,一个是过去的十年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再一个是去年的金融危机,还有未来的十年,另外我们做一下今年的探讨。
  其实过去十年可以总结应该说全球化方兴未艾,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也有这样的过程,但是真正的与全球经济连为一体是加入WTO,在体制上、观念上、意识上,再加上市场都是,所以应该是融入全球的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跟着全球化带来的波浪起伏,市场好的时候我们一块高兴,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一样受到影响。其实加入WTO应该说是给我们纺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2005年我们加入了WTO,多边谈判最大的成果就是纺织品一体化,其他国家取消配额,2005年1月份的时候配额没有了。但是没有了之后,因为我们长期积累了,所以我们有一段时间快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想一想,2005年也是风起云涌。从美国、欧盟、巴西、南非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突尼斯这样的国家都要跟我们谈出口限制,我们有一个条款,只有增长7.5%,还有的说要跟我们谈其他的限制措施。所以中国政府包括中国业界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是我想全球的自由化、全球贸易发展、自由的贸易是一个进程,毕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逐步的恢复自由贸易。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我们为了环境的需要签订了一些协议,到2008年底的时候,包括2007年欧盟就没有这个措施了,08年跟美国的措施终止了。但是现在还有一些监控的问题。
  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情况特殊,但是我想一个是因为有了以前配额的问题,有配额的保护,所以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对我们中国产品提起的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的要求相对少一些,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这些少一些。但是配额取消以后,有一年的观察期,2009年的数据都给其他国家,像欧盟、美国他们有这种监控,这样的话给他们提供了基础的数据。从这些数据看来2010年的情况怎样就很难说,但是我们说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入WTO的规则,逐步的消除一些对我们中国不利的规则,我想中国的十年也是这样的过程。大家知道,我们有一些条款,当然中国政府也是坚决反对的,包括美国的轮胎特保案,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还有一个市场经济的条款,也将取消。所以我想我们中国政府在这段时间内逐步的趋于公平。
  这是外部环境,我今天主要讲国际环境。很多竞争体现在价格这一块,特别是我们很多的品牌,包括我们国内很有名的品牌,很生动活泼的品牌,到了国外以后有文化的差异,比如说报喜鸟这样的名字多好听,中国的文化是很可喜,但是如果翻译成英文报喜鸟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文化的差异。另外国外的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所以中国的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上形成大的品牌还有一个过程。还有一个诚信体系的建设,还有成本的上升,劳动力、人员、资源瓶颈的约束。差距刚才已经讲了,品牌的国际化,还有我们可持续的发展,鼓励价格竞争的模式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应该是没有太多的持续性。
  2009年是危机时期,刚才实际上王茁也讲了,消费者信心不足,各国采取了一些政策,包括各国的贸易政策也有一些调整,减少进口啊,扶持本国产业的发展等等。我们中国政府也在危机时期也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包括出口退税的重新回调,有关政策的回调,都是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但是在去年纺织行业我分析了一下消费好一点,去年我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我们在规则上允许的两反两保的措施。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昨天我们刚刚看到WTO推出了一个报告,2009年贸易报告,贸易报告说全球贸易保护还不错,但是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应该是比较严重的。大家知道最新的数据,我们去年的出口占9.6%,前年是8.86%,但是我们遭受的反倾销占全球35%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0%左右,这样的话我们的贸易差非常严重,而且长期存在。
  去年我们整个全球的贸易出口下降12%,也是二战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中国也是经过多年的增长,出口下降16%,进口下降11%,所以对我们的产业、对我们的就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全球化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包括资金、人员的流动的影响。我想未来的十年的话,我总结出来四句话,不一定那么准确,供大家参考。
  我想从未来十年,因为中国加入了全球贸易体系,全球经济体系,所以中国的一举一动,中国的企业行为都对全球的体系产生一些影响。国际竞争不可避免,我们这几年增长比较快,所以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存在国际竞争中国化的问题。我也讲了,中国制造增值是很多方面的,跨国公司,像日本、韩国包括德国,他们的原材料,他们的半成品在中国加工再出口,我们的中国制造已经变成了全球制造。但是要贴的标签是中国制造,那可能要出现国际竞争中国化的问题。
  第二个是我们的国内市场开放,我们国内引进外资,所以我们国内的竞争也是激烈,显示出国际化的倾向。我们国内的服装企业我想也跟国际的指明品牌也开始了竞争,随着我们价值链的攀升。第三个是贸易摩擦常态化,从前几年入世以来也是。另外贸易规则公平化,这需要我们努力,因为贸易规则我们是后来加入WTO的,贸易规则很多对我们并不公平,我们要积极的争取规则,所以我想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各界都去争取公平。这个规则逐步趋于公平,但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外什么是公平的规则、什么是公平的贸易,各有各的说法。
    我想未来的十年可以称为后危机时代,为什么叫后危机时代?因为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但是我们讨论后危机时代是以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更宽的视野看待我们中国的发展。在这样大的格局情况下,因为金融危机让很多国家痛定思痛,包括美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消费结构进行了调整。像法国考虑到法国企业竞争力的问题,所以制造业的回升、制造业的恢复,整个产业和全球格局的竞争,我想这是后危机时代的一些新的变化。
    后危机时代可能人们更多的讲规则来进行博弈,因为我们以前讲国际规则,实际上我们加入WTO十年了,我本人也做了七、八年的时间。所以什么是规则?我们针对国际规则这个话要重新分析,我们应该讲国际惯例,但是对于规则,我讲更多的是要增加对规则的了解,规则有很多解释,我们怎么解读它。因为各国都认为它在应用规则,但是是不是严格的按照规则在走,这里面有一个博弈的过程。
  另外公平的贸易这个观念深入人心,我们一直强调自由贸易,强调贸易保护,现在更多的强调公平贸易。西方社会包括欧盟、美国甚至非洲一些国家,国际社会现在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词就是公平贸易。前一段时间到英国出差,我住的宾馆里面喝的茶上面都贴着“公平贸易”这样的标识,跟我们理解的也是一回事,消费者看到这样的标志可能就愿意多花钱买,这里面存在价值观的问题。他们觉得这个产品生产的过程,工人的条件各方面都很好,而且作为进口商并没有盘和我们的进口商,并没有盘和我们的农民,所以这样是公平贸易,这是一个新的概念。现在在欧盟,如果你的商品标志上贴着“公平贸易”的话,很多消费者宁可多花一点钱也愿意买,这里面有一个公平的观念深入人心,到底什么是公平,各有各的说法。
  另外我想提醒,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将走出低价时代。我们有成本推动性的因素,有我们市场的改革,和我们真实回归的因素。另外中国长期向全世界提供低价的产品的时代,我想具有不可持续性。不可能一直这样,像日本二战以后一美元一件衬衫,我们会发现很低价的产品,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心里的能源、环境、资源各方面的承载,最近发生了“民工荒”,我们还有没有可能。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有一个稀缺性的问题,如果资源要素都不稀缺就没有经济学的概念,稀缺了才有成本,有成本了我们就要考虑中国的产品,我们现在经过30年的发展,未来十年将怎么发展,是不是完全拼低价?
  我昨天刚刚看了一篇报道,《环球时报》里面有一个采访,3月26号的采访,《低价中国,中国竞争优势的代价》,他说中国商品太便宜也是危险的信号。我最近正好在看他的书,就是说《中国价格》,但是我们知道在美国,在其他国家一提到这个的时候,就会用低价中国的概念。什么叫中国改革?很多人理解,包括沃尔玛在中国采购,他们说中国的价格前几年指的无论什么样的价格,我可以过两天发现更低的价格,我们是不是以后还这样呢?无论怎样的价格还会发现更低的价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外国人在思考,中国人也需要思考,我们作为纺织行业也需要思考。未来十年还要拼价格吗?很多产品价格低了也不见得有人买,比如高档产品放在一些场合可能卖得比较高,放在别的地方可能没人买。
   未来十年我们不能完全依靠这种价格战,这需要考虑到非价格竞争力,中国讨论这个比较少,动不动拼价格,消费者来说都喜欢花很少的成本,价廉物美嘛,但是你的价格能不能一直保持这么低。非价格竞争力我们在未来的十年应该更突出这一块,很多产品高档,卖得挺好,而且赚了很多利润,这里面有一个商品的价格问题。非价格竞争力我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品牌、上下游的整合、协作的关系、市场创新的理念、消费者的观念和一些领导力等等,很多理念都是一些非价格竞争力。这东西像一个无形资产一样,我们很多人不看好,但是无形资产往往物价很高。
  刚才说了价格,想说一下我们价格的前两年有一个过程,包括我们的《劳动法》,还有我们的环保,我们的要素市场,我们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朝着推动我们产业升级的发展,但是价格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在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们太快,我们欲速则不达不行,不要太快了,破坏了市场的机制。2008年的时候,很多中小企业承受不住的,各方面的压力,像金融危机就压垮了,这是不行的。另外非价格竞争力逐步逐步的凸现了。
  未来的十年其实还有很多环保的新时尚,还有一些消费的新潮流,革新的精神和变化的速度。从企业角度来讲我们要融入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的融合,商品的流通、营销与制造的融合,加工制造与品牌的融合。另外企业战略要考虑全球的管理和运营,考虑在全球范围之内进行整合、并购,并购完了能不能整合,文化能不能融进去,我们不能把外国企业买回来,把外国的职工全给开除了,中国人去管,管也管不好。我们能不能有这样的胸怀做这样的鉴定,我们的文化能不能宽容对待的问题,我们在国外的并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另外我们进入研发和销售网络,盈利新时代,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是做了反倾销,我们很多产品到国外有的价格不错,有的价格比较低,遭到人家反倾销。很多外国人讲,中国只有有一天能够进入全球的销售网络的时候,你们可能才能真正的避免反倾销。当然也不见得没有,但是我信那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觉得冤了,现在我们觉得很冤,我们的价格低,就反倾销了。因为我们确实提不起价格,如果我们的服装企业整个销售网络也可以买过来,我们就可以有很高的利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想我们进口中国产品的进口商、零售商他们赚取了很多的利润,而且非常的丰厚。我们现在行业里的利润率可能3%到5%,但是我们提不起价来,因为我们自己竞争,还有大量的进口商。只有市场整合以后,我们在刚性的性价比下,包括还有消费网络,我们中国人在消费网络里有权利的时候,这样我们的价格才不会让外国人压。
  另外还有制度整合的问题,这个比较复杂,这个涉及到国家之间的竞争,涉及到全球化全球产业、各国产业的发展、各国产业的政策、结构的调整和一些贸易摩擦的问题。比如怎么看待各国政府干预市场之间的关系,怎么看待补贴的问题,怎么看待各国自主创新的问题,怎么看待发展阶段的问题,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制度。欧盟有欧盟的制度、美国有美国的制度、中国有中国的制度,怎么样合作,涉及到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遭受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很多国家对我们发起了反补贴调查,他认为我们的银行、我们的水电都有补贴,他用外部基础来算,实际上这很多时候都对我们的制度有曲解的问题。他不了解,或者他用他的制度框架来理解我们,未来十年还有各国是否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问题。
  我想竞争力锻造这边,我们企业竞争绝不仅仅是价格,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事实上,我借竞争力的模型,因为我是马克的学生,他讲企业战略,国家GDP并不是靠政府,或者是靠行业来做的,我们的企业有自己的战略,同时我们的消费市场比较活跃,我们有更挑剔的消费者,才能培养出我们更高的产品。还要我们要素市场的改革、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的培养、培训,还有我们配套产业的发展,各方面通力合作锻造我们的竞争力。绝不仅仅是价格这一部分。
  另外从国际化的环境来说,各方高度关注,我想我们有时候在与各国交流的时候,我们会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甚至让媒体、公众高效,产业上下游、工会,当然工会也是需要沟通,难度比较大,消费者协会、零售商等多方面。现在国外的议会也关注我们的问题,比如美国的议会、欧洲的,《里斯本协定》生效以后,欧洲议会有更多的发言权,这里边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还有各国的工会的问题。另外我们怎么在国外的法院与各国其他的政府一些不正当的做法和不合理的做法进行起诉,包括WTO,我刚刚从WTO谈判回来,WTO欧盟对我们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时候,他们滥用职权,所以我们把欧盟告到WTO,我们也是作为多边规则进行调整。
  今年已经过了三个月了,但是我想今年的形势,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我想今年从全球的环境和贸易的角度来说,我主要是从国际贸易这一块来说,我认为相对于金融危机之前,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造成的一些赢家和输家,这样有一些贸易摩擦和贸易纷争。现在我想金融危机,或者是我们经济的周期下行以后,缓慢的经济复苏和周期性的上行带来了市场的机会。往往在上升的时候,蛋糕分的不均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这是我想的市场机会的时候想的一些办法。还有就是因为有增长,但是没有就业,现在我们的失业率那么高,美国人9.7%,中国在10%左右,都很高,这样的话这个隐忧决定了我们今年的贸易摩擦将是敏感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另外我们从今年,或者从我们中长期的贸易摩擦,一个是规则的博弈,都在用规则,我们也用反倾销,他们也用,怎样进行规则的博弈。还有制度的竞争,还有美国的选举等各方面的因素,各国的孩子有奶吃,输的人喊,赢的人不说话。消费者挣了很多福利,但是本身是很分散的,可能国外工厂有一些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出来说,这里边怎么看公共选择的问题。
  我想对策就是从政府角度来说,必须继续坚持攻防兼备的方针,增强贸易政策的导向,增强专业精神,切实与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对我们的企业需要了解大事,特别是我们进入国际市场以后,我们形势好的时候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增强全球的视野,同时我们经营战略要有差异化,绝不能仅仅的价格竞争为主要模式。
    我们的产业商业协会,我们的中介组织要发挥桥梁的作用,加强服务。在国内外要发出我们的声音,包括很多热点问题,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协会在国外要发出我们的声音,不然的话一边倒,不了解。特别是美国,很多的形势不乐观,但是很多人说的,国会议员甚至说有一些所谓的知名的经济学家,他们说的也不一定对,对中国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我们的行业应该到国外去,到国际上有声音的媒体上去发表我们的声音,反映中国的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入世十年,我们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服装十年·品牌与战略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