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重庆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研究:区域经济视角
作者:范巧 发布:2010-04-28 阅读:2608次
基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互关系,从区域经济视角展开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措施将主要可以从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体系展开,而区域空间结构体系的优化将主要通过点、线、面的优化以及完善的区域空间体系等来实现。目前,重庆市政府围绕优化区域点、线、面以及区域空间体系展开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最主要的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实施围绕打造区域增长极的“一圈两翼”战略;其次,实施区别对待的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对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以及“一圈两翼”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等;第三,实施围绕实现区域通达性的“内陆开放高地”、“半小时主城、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以及“国际贸易大通道”等战略。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对重庆市的区域空间体系优化战略的评述,分析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具体对策。
1.区域增长极的打造:“一圈两翼”战略
通过优化区域空间体系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而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将首先体现在区域增长极的打造上。围绕区域增长极的打造,重庆市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最重要发展战略是“一圈两翼”战略。以2007年8月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规划为标志,标志着重庆市区域城市发展正式进入了“一圈两翼”时代。该规划规定了“一圈”(即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和“两翼”(即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城市圈以及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市圈),并定位“一圈”功能为领头领跑,“两翼”功能为提速提档和做特做优。
一般地说,一个地区获得资源份额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在现行行政序列中的等级,因此,行政中心往往与经济中心重合。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属地观念,视行政边界为“经济边界”,往往有意识地限制地方财政投入到行政边界地区,这给相邻地区带来了负的外部性,诸多行政边界地区由于财政投入的不足出现了边缘化趋势。然而,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这些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圈两翼”的发展规划中也并未得到较好解决。
同时,一圈两翼规划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增长极理论,该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遭受到了来自于行政区经济现象的挑战。正如投入一粒石子到半桶水里一样,无论水波如何荡漾,将不会引起水的溢出。行政区划正如水桶一般,限制住了所有来自于行政区内的资源等。与此同时,作为“一圈两翼”中心的渝中区与万州区、黔江区分别作为两个层次的增长极,将通过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吸附不同规模的资源,正如在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形成两个高度不同且不规则的资源吸附圆锥瓶。这一资源吸附圆锥瓶将毫无夸张地显示重庆市可能产生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和行政区边缘经济。
2. 主体功能区划及功能发挥:区别对待的区域发展战略
通过优化区域空间体系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而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区域间与区域内部的主体功能区划的实现。主体功能区划不仅体现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对不同区域或者省级行政区功能的界定和优化发挥,也体现为省域内部行政区功能的界定与优化发挥。针对重庆市的政治经济地位,国家已经将重庆市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此时,从国家发展空间发展战略来看,重庆的区域功能被界定为了重点开发区域,这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以及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相对缺乏效率有极大的关系。而尽管重庆市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这并不意味着重庆市的所有区域都是重点开发区域或者都可以成为重点开发区域。
有鉴于此,重庆市政府提出了区别对待的区域发展战略。按照“一圈两翼”的功能定位以及开发需要,对“一小时经济圈”主要采取了重点开发与优化开发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具体内容主要涵盖了构建极核产业区、东西南北部产业区以及渝遂高速、成渝高速、渝涪高速、渝黔高速等公路沿线产业密集带等;对“渝东北翼”的发展战略主要采取了限制开发的基本战略,具体内容涵盖了建设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等;而对“渝东南翼”的发展战略主要采取了重点开发与限制开发并重的基本战略,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绿色生态走廊等。重庆市政府采取用的区别对待的区域发展战略基本上囊括了重庆市内的重点地域,而且这种区别对待的区域发展战略基本上考虑到了各区域的实际特征,其战略的长期执行和效用发挥必将实现区域内部的优化进而实现区域空间体系的优化开发。
3. 区域通达性的尽可能实现:国际贸易通道战略
为了降低“一圈两翼”对“行政区经济”问题和“行政区边缘经济”问题的强化的可能性出现,有必要通过增长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通达性。本文认为,区域通达性的实现将可以削弱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边缘经济对区域空间体系优化的影响。围绕区域通达性的尽可能实现,重庆市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政策行为,其中,主要的战略体现为国际贸易通道战略。国际贸易通道战略的雏形为“半小时主城、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规划的提出。伴随着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内陆开放高地的打造,构建“1144”国际贸易通道战略逐渐成为了重庆国际贸易通道战略的主要载体和具体内容。
“1144”国际贸易通道战略主要包括“1枢纽”、“1平台”、“4主通道”与“4辅通道”。其中, 1枢纽,是指依托水、陆、空、管综合交通优势,形成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这一交通枢纽体系主要包括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部航空货运中心、国家第5大铁路枢纽和通江达海高速公路网络等;1平台,是指依托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而成的集贸易、加工、物流、口岸、结算、保险、信息、研发、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西南国际贸易大平台;4主通道,主要是指长江黄金水道、印度洋出海通道、新欧亚大陆桥、欧美空中走廊等;4辅通道,主要是渝津海铁联运通道、渝桂出境通道、渝粤出境通道以及中缅油气石油通道等。
从“1144”国际贸易通道体系来看,基本上全覆盖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所有可能交通通道,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在国际贸易通道建设过程中,由于重庆市地处内陆,开放进程和贸易通道建设必然意味着重庆市政府与周边政府的协作。尽管伴随着重庆市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协作实现的可能性将增强,但不可否认,区域政府以及同级政府官员之间的“锦标赛”式的政治竞争将削弱国际贸易大通道作用的发挥。
4. 区域竞争性协作的达成:区域复合治理战略
为了弥补“行政区经济”以及“行政区边缘经济”对重庆市区域优化发展相关战略的可能削弱,以及实现区域间竞争性协作的达成,本文建议未来重庆可以考虑实行一种区域复合治理的基本模式。所谓区域复合治理,是指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提高政府效率的基础上,将部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转包、招标等形式让渡给公民社会组织,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非盈利性提供,从而实现对“行政区经济”问题的规避。
在区域复合治理模式下,政府职能范围不断缩小,主要是从事法律的完善和法律的监督执行,以及维护由人们博弈产生的“共有信念”的持续,而其公共服务职能将由公民社会组织以非盈利的方式提供,从而从根源上消除了区域政府的“锦标赛”式的政治斗争;同时,政府维护由人们博弈产生的“共有信念”过程中将获得民众的拥护,政府基于获得本区域内部民众更多拥护的目的,也将形成区域政府间的竞争,只不过,这种竞争相对于“锦标赛”式的竞争是良性的。
综合上述分析,通过将“一圈两翼”的增长极打造、有区别对待的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国际贸易通道的通达性建设以及区域复合治理模式的实施,将最终实现重庆市区域空间体系的优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由此带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