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三农问题
农民呼唤新科技
作者:尚柏仁    发布:2010-05-19    阅读:29657次   

 

  

当前,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党的农村政策在给广大农民带来喜悦和财富的同时也给农村今后长远的发展留下了令人担心的隐忧。笔者十分担忧个别急功近利的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利用新农村建设的良机乱建、滥建新农村,把一些相对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的理念、产品带到农村,从而造成新的浪费和污染,更担心建成的新农村说新不新、说旧不旧,不伦不类。
  调查中发现,农村的建房很是传统。清一色的一个模式,不能以人为本;房内设施极简陋,新的材料、太阳能推广不了;卫生间、沼气、上下水处理、垃圾、网线不能合理布置设置;很多东西如建筑材料、绿化苗木都是城里放弃后而廉价转移到农村;粮食品种、蔬菜品种及日光温室、优良高档的花卉苗木、好的交通工具、家电等不能正常使用;闭路电视问题、通讯问题、用电问题、饮水问题、修路问题都与城市有较大的差别。
   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和技术的强力支撑。农村的发展除人才外,还需要高科技。只有在新农村建设中高瞻远瞩、长远谋划,采用新技术、新品种、高科技,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高附加值的收获,才能做到劳有所得,劳有所值。
   新农村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但在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上,当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还是相当一部分基层政权的领导干部观念问题。尽管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惠农政策,而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心目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人只是在会议上强调强调,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而已,在他们心中,农民还是二等或三等公民,他们认为中国农民对其生存环境有着足够的承受力,“三农”问题是长远的问题,短期内是出不了政绩的,农村和城市是有较大差别的,城市居民是第一位的,工业是最出成效的。正是由于这些领导干部观念上的认识不能真正到位,导致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不够,从而影响了中央农村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和对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投入资金本来就不足,不干又不行,只好干一点面子上的事情,这样就有人把一些城市早已摒弃不要的、落后淘汰的观念、产品搬到了农村,那些渴望致富、急于脱贫而又无奈的农民们只好接受,客观上也多少得到了些实惠。
   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农民观念上的落后也成为农村整体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农民自身思想落后。在广大农村,多数农民们习惯于传统的东西,怀旧感强,对相当部分的农民来讲,日子能“凑乎着过”就可以了,他们中的不少人并没有很高的追求和向往。对新科技、新东西不相信、不认可,怕吃亏、受损失,因此在主观上不愿意、不乐意接受新技术、新产品、高科技的东西。
   其次,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许多农民一年下来除开支外几乎没有多余的存款,而新科技、新品种、新设施即使国家、集体能拨付、补贴一部分外,主要还是要靠农民去投入的,这部分巨大的投入根据目前的情况很多农民还做不到,他们也只能降低对生活的要求,满足于温饱这一简单、基本的生存条件,对小康富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政策不对称。国家制定的很多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含有二元的因素,往往是重城市、轻农村,重富人、轻穷人。加上个别制定政策者、落实政策者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调查研究的不够,换位思考的不够,政策中渗透着大量的官僚意识、主观意识,许多政策在基层“水土不服”,不适应基层环境,不适合农村发展,要么束之高阁,落到空处,要么缺乏依据,走样执行。
   四是农民对新技术、高科技很无奈,望洋兴叹。一方面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中央出台了文件,下边一字不漏地转发,相关的配套细则和地方性配套投入不够;另一方面农民们由于文化、技术的缺失难以掌握新技术、高科技。农村中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多进城了,而留在农村中的多为老人、儿童、妇女,他们的文化水平很难去掌握新的技术和去操作科技含量较高的农机具和栽培技术,往往是有想法无办法,有欲望无指望。

(作者系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