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经济学的重大缺陷及其改造
作者:仇德辉    发布:2010-08-11    阅读:3176次   
经济学的重大缺陷及其改造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不断扩展与延伸,商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并不断向心理功能、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渗透,金钱的“万能性”不断发展,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活动规模越来庞大,所涉及的社会外延来越来广泛而全面,所涉及的社会内涵来越来越深入而细化,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在人类全部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必然导致关于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之科学的“经济学”,不断向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全面扩张,经济学的许多数学模型、经济定律、经济规律不断拓展延伸到社会科学的其它领域,即实现整个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化”。然而,目前的经济学本身存在若干重大缺陷,严重制约着经济学向社会科学其它领域的全面扩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在“主观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理论前提没有科学性;②经济学的价值尺度采用货币形式,没有稳定性,与社会科学其它领域的价值没有可比性;③“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严重对立;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相冲突。正是由于上述重大缺陷,目前的经济学无法完成向社会科学各领域全面扩张的历史使命,必须对其进行根本改造。
一、将“主观价值论”改造成为“客观价值论”。
目前的经济学完全建立在“主观价值论”的基础之上,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经济学要解决的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人类怎样才能更快乐,更幸福,更好地满足欲望?”;满足人的欲望的手段,叫“资源”;欲望人人有,而且是无穷大;而资源是稀缺的,满足欲望的手段没有那么多,所以,痛苦是必然的。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一种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科学分析方法,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主观心理现象的边际分析:边际效用的递减被看作是某种主观心理现象的递减,看作是人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值的递减;看作是人对物品的欲望强度或主观需求强度的递减;看作是人的享乐程度的递减;看作是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情感强度的递减以及需求动机量的递减,劳动过程被看作是一种主观负效用的形成与增长过程。由于欲望、幸福、痛苦、主观评价值、主观情感强度、享乐程度、需求动机量、主观负效用等主观参数的计量方法与计量标准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与随意性,而且没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因此经济学被人们认为是主观虚构的、庸俗的理论。
事实上,人类所有形式的主观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于某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统一价值论”与“数理情感学”认为:人类的各种主观情感(欲望、幸福、痛苦等)在本质上都是人脑对于客观价值的主观反映,都是为了引导人类如何正确地识别价值、表达价值、计算价值、消费价值和创造价值;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的变化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的变化;情感与价值存在着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对应关系;价值观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情感的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即情感强度第一定律);情感表达、情感识别、情感计算、情感体验在本质上分别代表着价值表达、价值识别、价值计算与价值消费;主观心理的边际效用规律实际上就是客观价值的边际效用规律的表现形式;等等。通过如上的理论观点,就可以把唯心主义的“主观价值观”改造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价值论”。只有这样,才能把经济学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将“货币型价值尺度”改造成为“能量型价值尺度”。
经济学要想与其它社会科学衔接起来,就必须首先在价值尺度上衔接起来,就必须寻找一个统一的、高度稳定的价值尺度(即绝对价值尺度)。货币是一种相对价值尺度,单位货币的价值含量会随着社会历史时期的变迁而改变,也会随着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波动而转移,更会随着各种经济事物的兴衰而动荡。任何一门科学,如果其基本的度量标准是主观的、含糊的、不稳定的、不精确的,那么通过它所计算出的所有量度、指标和模型也都是如此。自然科学之所以具有高度的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精确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其基本度量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物理学对于长度、质量、时间、力、温度等基本度量标准的规定尤为严格。经济学是关于经济事物及其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经济事物所体现的核心内容就是经济价值以及它的市场反映形式——价格,而要确保各种经济事物的价值计算客观而精确,就必须要有一个客观而精确的价值度量标准或价值尺度。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层次,人类社会的价值尺度分别经历了产品价值尺度阶段(如盐、布匹、大米等)、金属价值尺度阶段(如铜币、银元、金币等)、货币价值尺度阶段(如人民币、美元、日元等)。由于金属价值尺度会因为这些金属的矿产贮量、开采速度、开采技术、市场供求关系、政治与文化影响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货币价值尺度也会因为各种经济、政治与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不同法定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经济上的通货膨胀率、国家的金融政策、衍生货币(如现金支票、承兑汇票、股票、信用卡、期货等)的使用与流通情况、国际贸易争端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显著,任何形式的单位数量的法定货币的真实价值含量也是不断变化的。不难发现,产品价值尺度、金属价值尺度与货币价值尺度都属于相对价值尺度。价值的含义是广义的,从社会领域来说,不仅包含经济学意义的价值,还包含政治与文化意义的价值;从人的需要层次来说,不仅包含温饱类价值,还包含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从价值存在形式来说,不仅包含物质财富价值,还包含精神财富价值;从价值基本类型来说,不仅包含美的价值,还包含真与善的价值;从价值基本形态来说,不仅包含使用价值,还包含劳动价值。那么,能够适用于度量一切不同价值形式的“绝对价值尺度”是否存在呢?这个“绝对价值尺度”必须具有高度的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精确性,既不会随着社会历史时期的变迁而改变,也不会随着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波动而转移,更不会随着各种经济事物的兴衰而动荡。
“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的物理学本质就是一种“广义有序化能量”,它由直接有序化能量和间接有序化能量两部分组成,其中,间接有序化能量在功能特性上起着替代、补偿、加强、催化、扩展直接有序化能量的作用,价值的度量单位与能量单位完全相同,为“焦耳”或“大卡”。食物能量是人类最典型、最基本的广义有序化能量,因此“标准食物能量”可以作为人类的绝对价值尺度。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两种基本形态,而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两种具体形态。按照如下三个步骤,所有不同形式的价值都可用“标准食物能量”作为绝对价值尺度进行统一度量: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标准食物能量;劳动价值可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来进行度量,因而也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标准食物能量;生产资料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劳动价值,因而也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标准食物能量。
然而,由于温饱类价值需要在人的全部价值需要中所占的比重,将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下降,而任何一种主食在人们越来越丰富的菜单中将会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任何一种标准食物“原器”的产量将会逐渐下降,其市场价格容易形成较大的波动,而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主食,不同主食之间对于人的价值量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以标准食物作为价值尺度来计算和比较各种经济性或非经济性参数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电能是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一种有序化能量,“标准电能”是未来社会最终的和最佳的“绝对价值单位”或“世界货币”,这是由于电能容易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而且容易流动、分配和贮存,并容易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当然,人类要真正建立一个以“标准电能”为绝对价值尺度的世界货币体系,必须满足如下条件:供应充裕性、覆盖广泛性、可再生性、可持续性、超稳定性、完全市场性等。
将“货币型价值尺度”改造成为“能量型价值尺度”,实际上就是将“相对型价值尺度”改造成为“绝对型价值尺度”,经济学如果确定了绝对价值尺度,就可以保持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指标之间价值尺度的稳定性,保持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之间价值尺度的稳定性。这样,社会科学的许多非经济性参数就可以与经济学的经济性参数进行统一计算,从而实现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衔接,从而把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观点与数学模型推广应用到非经济领域。
三、将“经济人假设”改造为“社会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分析工具,从“经济人假设”出发,由此构建了西方经济学大厦,可以说,没有“经济人假设”,就没有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市场制度。“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的根本对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经济人是完全的利已,不存在利他行为,而道德人存在利他行为;②经济人只考虑经济利益,而不考虑其它利益,道德人需要考虑自己的其它利益,考虑社会的其它影响。从表面上来看,经济人与道德人是根本对立的,其实,两者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
1、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的逻辑统一性。人为什么会存在利他行为?“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有着特定的价值动因。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一个人的价值关系一旦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导致其他人的价值关系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这种“价值相关性”既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任何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等)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利益关系或价值关系,脱离利益联系的社会关系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很快要消亡的。社会关系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构成了一定的“价值相关性”或“利益相关性”,其大小可用“利益相关系数”来描述。当利益相关系数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时,人与人之间存在正向的利益相关性,也就是说,当他人的价值增长时,自身的价值将会产生间接的增长,此时,自己就会实施各种形式的利他行为。这就是人类实施利他行为的价值动因。由此可见,“利他”的客观价值目的仍然是为了“利已”,利他行为是利已行为的延伸,是间接形式的利已行为,在本质上并不与利已行为相矛盾,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的这种逻辑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通常情况下,“利己”行为所产生的价值收益往往具有较多的确定性、直接性、显性、眼前性、局部性、物质性和具体性,容易被人们所认识;而“利他”行为所产生的价值收益往往具有较多的概率性、间接性、隐性、长远性、整体性、精神性和抽象性,难以被人们所认识,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机遇、一定的环境条件、一定的知识(即智商)和一定的眼力(即情商)才能充分地、全面地进行认识,这就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利他”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越高,“利已”与“利他”的价值对等性就越强,此时人将会表现出越多的利他行为,如母子之间、夫妻之间由于通常存在很高的利益相关性,因此必然会表现出很多的利他行为。三是,价值需要的层次越高,其共享性和兼容性就越强,人在消费这些价值时,与他人之间所产生的利益相关性就越大,从而就会表现出越多的利他行为。四是,在特殊情况下,人有时为了“利他”而完全否定自我,导致自我价值的完全丧失(即牺牲),这是利他行为的极限状态,通常是由“思维惯性”、“信仰理念”或“伦理规则”所引发的,在客观本质上并不违背“利已”的价值目的。五是,若干个人为了一定的价值目的而组成一个集体,若干集体为了一定的价值目的而组成一个社会,其客观目的都在于形成一定的互利互惠的利益相关性,因此人类的集体行为和社会行为,虽然在其表现形式上都是利他的,但在其客观本质上都是利已的。总之,利他是利已的延伸,他人利益可以根据利益相关性的大小,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个人利益;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延伸,公共利益(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可以根据利益相关性的大小,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个人利益。
2、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的逻辑统一。人的价值需要包括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四个基本层次,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非经济利益,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都应该包含在这四个基本层次的价值内涵之中,一般来说,经济利益较多地包括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价值,非经济利益较多地包括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价值的载体不同,可分为精神性价值与物质性价值;根据作用的社会领域不同,可分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根据作用的主体类型不同,可分为个人价值、集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根据作用的对象不同,可分为真假性价值、善恶性价值与美丑性价值;根据作用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根据作用的过程不同,可分为消费性价值与生产性价值;根据价值的作用途径不同,可分为“利”价值和“义”价值。统一价值论认为,无论是何种形式、那个层次的价值,都是为了维持和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可以进行统一度量和统一计算。因此,人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还要考虑非经济利益,只要价值量相等,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同样重要,由此可见,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的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所有的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都可以进行统一度量,都可以折算标准尺度的价值形态(如法定货币、黄金或食物能量)。二是,政治的客观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性,具体体现为经济价值的增长量;文化的客观目的在于提高政治与经济活动的效率性,具体体现为政治价值的增长量和经济价值的增长量,因此政治与文化的价值最终都可以通过经济的价值变化情况来实现,都可以进行统一度量。三是,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价值的主观反映,情感对于人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如何识别价值、表达价值、计算价值、消费价值和创造价值,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对于情感的需要与满足(如享乐、自尊心、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操等),实际上就是对于价值的需要与满足,人对于所有的情感需要(个人的情感需要和社会的道德情感需要)最终都可归结为四个基本层次的价值需要。
由于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存在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即利他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利己行为),而且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存在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即非经济利益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经济利益),从而可以顺利地将“经济人假设”改造成为“社会人假设”(或“道德人假设”)。
、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改造成为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
1、从能量角度定义“价值”概念。价值理论的许多矛盾与争论,在根本上起源于价值的不同定义,起源于人们对于价值概念的不同理解。从物理学的“耗散结构论”角度定义价值为“广义有序化能量”,可以把价值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之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客观性和公理性,从而使价值理论普遍存在的模糊性、主观性和歧义性自然而然地得到化解,使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其它领域之间存在的基本隔阂得以消除。
2、把使用价值分解为“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两个分量。即任何事物的使用价值等于其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之差,其中,功能价值遵循“边际效用下降规律”,而耗散价值相对稳定。对于不稀缺的自然资源,人总是会将其使用量或使用规模提高到最大限度,从而使其功能价值降低到与耗散价值完全相等,因此其使用价值为零。事物越稀缺,其功能价值就越大,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的差值就越大,因此其使用价值就越大。
3、重新定义“劳动价值”。 所谓“劳动”就是能够产生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而任何劳动都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来补偿其劳动耗费量,否则就会产生劳动能力的萎缩与消亡,要想使“劳动”能够产生价值的增长,就必须使“劳动”所产生的劳动价值大于它所补偿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劳动价值就是“劳动者在劳动与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它与使用价值一样是具体的,属于相同的范畴,它来源于使用价值,又服务于使用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它与使用价值具有完全相同的度量单位,劳动价值可以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来进行度量。
4、揭示使用价值、劳动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用价值(包括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劳动潜能与劳动价值都是价值的具体形态,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劳动价值不再是“抽象的”,劳动价值的形成过程是:劳动者在消费过程中通过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劳动潜能;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将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并将其凝聚于产品之中。简而言之,价值的循环运行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消费阶段(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阶段(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生产阶段(劳动价值→使用价值)。如果没有新信息的注入,也没有旧信息的流失,那么,这三个基本阶段,价值量既不会产生价值的增值,也不会产生价值的减值;如果存在新信息的注入,那么,这三个基本阶段都会产生价值的增值。
5、揭示价值的真正源泉。传统的观点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是没有任何人对于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事实上,信息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研究表明: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而“消除不确定性”等同于“提高有序性”,“提高有序性”就是“提高功能有序性”,“提高功能有序性”就是“增加价值量”。由此可见,价值的增长完全来源于信息,即信息是价值的真正源泉。信息的产生只有两个基本途径:生物进化和人类劳动。由于生物进化过程非常缓慢,它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人类劳动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唯一来源,于是,“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基本上等价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