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价格机制究竟如何配置资源
作者:张建平    发布:2010-09-13    阅读:30225次   

资源在价格机制引导下的流动,历来为主张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所津津乐道,被看作是最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这种机制被亚当斯密叫做“看不见的手”,虽然看不见,但是被看做是最有力、最有效,各种资源会在价格指挥棒下自动配置到它最应该去的地方。

对应的,政府的国家干预被称为“看得见的手”,虽然看得见,符合人们对“公开”的要求,但却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不自然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少经济学家一直都在督促政府把其掌控的公共资源投放到私有制的市场上,以便让价格机制去自行地、有效地配置之,使之发挥最佳效用。

那么价格机制是如何配置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的必然结果又是什么?

 

第一个结果:生产过剩。

价格机制如何导致生产过剩?

在一个提供了一定利润空间的价格指挥棒的指挥下,厂商必在其嗜利本性的引导下投资于这个领域,即便是在明知道市场对资本的容纳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也要力图将有限的市场全部收入囊中,这就是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参与竞争的厂商的总的生产能力必然大于市场需求,最终形成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并不是厂商丧失理性的结果。理性人的行为目的就是趋利避害,正是为了趋利,才极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只有大的生产能力,才能占据大的市场份额。参加市场瓜分的N个厂商,没有一个会自动把自己的市场份额限制在1/N的比例上,都想独霸市场。结果N个比1/N大的数相加,结果就大于1了。

当总和大于1的时候,就必然有人要出局,但是,每一个进入该产品市场的投资者,都在想着出局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先来者对后来者说: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你别进来了;后来者对先到者说: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了,你的能力不行你就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你出去吧。

 

虽说厂商的投资行为是追逐需求的,但是,投资形成的产能比起市场需求来说,刚性要大得多,有其对于选择性需求来说,它是瞬息万变且变化莫测的,但厂商消除过剩产能的速度就没有那么快了,产能一旦形成,要投资者主动销毁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这一点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里被形象地喻为“107国道现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152)。小煤窑、小炼钢、小焦炭、小电解铝……迟迟不愿意关停并转,就是因为不愿意轻易销毁产能的原因。

消除过剩产能的确可以让供求速度暂时达到平衡(注意,是供求速度平衡,不是供求量的平衡;而且是一对平衡,不是一个平衡)。但是,急流勇退不是大多数厂商的行为风格,大多数厂商在面对竞争白热化的状况时,都寄希望率先销毁产能退出竞争的是其它厂商,“坚持就是胜利”、“笑在最后才是笑得最好”,这都是处于激烈竞争时厂商常用于自我鼓励安慰的名言。

 

生产过剩就是供大于求,供大于求才会有竞争。如果众厂商一起生产还是供不应求,大家比着数钱累到手抽筋,还有什么竞争可言?主流的经济学认定竞争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是鼓励竞争的,即鼓励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的,即希望看到生产过剩局面产生的。

 

第二个结果,通货膨胀。

商人只会把商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这是大家都认同的行为模式,是商人作为趋利避害的“理性人”的合理行为。被誉为具有价格发现机制的拍卖制度,就是要找到出价最高的人。

如此一来,最终的结果就是商品体系当中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都引发其它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即大家常说的通胀的传导效应。今年中国灾害频率急升,导致全国范围拉开了粮食保卫战的阵势。前段时间俄罗斯大火导致俄政府下令禁止粮食出口。如此大家都在担心粮价上涨是否会传导到国内其它商品上。某专家说过的当国内粮食短缺时可以求助于人道的国际市场的忠告早已成耳旁风了。

CPI上涨了,居民便挟政府以令厂商,要求工资上涨,以维持生活水平不下降;工资上涨了,生产成本就增加,厂商便挟成本以令售价,又只能靠更高的产品价格去维持利润空间不被压缩。最终就形成一个整体的、CPIPPI轮番上涨的局面。

关于通胀,一种错误的观念是将之归罪于厂商的贪婪,但实情是,贪婪是每个人的本性,包括劳动服务的提供者——居民,居民也是如此,如不断寻求能支付更高工资的工作。这是理性人趋利避害的结果。也就是说,通货膨胀是全体市场参与者共同的行为结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居民愿意并合法地把自己的劳务卖得价格更好一点,厂商也理所当然能把自己的商品卖给出价更高的人。

另一方面,人人都在谋求财富积累。财富通俗地说就是值钱的东西,也就是单价高的东西,尤其是不动产,没有人将粪土当财富的,谁都不希望看到自己手中的东西贬值。所谓反通胀,不过是反对处于他人手中的东西通胀,而不是反对自己手中的东西通胀,不论厂商还是居民都是如此。因此说,大家都是通胀的推手,不要把自身责任撇得那么干净。

当然需要指出,通胀只是卖方市场情况下的结果,当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时候,价格机制的这种作用机理也会导致通缩。不过,通缩的最终结果是某些产品市场的萎缩并最终消失,所以最终市场上能够留下的只是能在通胀中存活的产品,或者为不断出现的、具有通胀特质的所谓“新产品”“朝阳产业”所替代,最终整个产品市场体系所具有的特征由这些朝阳产业的新产品所表现,那就是通胀。

 

第三,贫富分化。

市场是为需求设立的,但市场只认同有效需求,即市场是讲究“支付能力”的。

有价值的资源当然会将高价值反映在价格上,即价格也高,那么在讲究有效支付能力的市场上,最终这些有价值的资源必将逐渐集中到有支付能力的人手里了。对应的,没有支付能力的人,最终只能换回一些低价值的资源。最终形成占有有价值资源和占有低价值资源的两个人群——富人和穷人。而且如此下去,穷人愈穷,富人愈富,结果就是两极分化,一边朱门酒肉臭,一边路有冻尸骨。

 

当前,房地产领域的生产过剩(空置)、通货膨胀(高价)、贫富分化(穷富分区)正是房地产领域推行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上述三个论点的最好印证。在价格机制正确、有效的引导下,好房子都毫无悬念地“被配置”到富人手里,穷人也都不出所料地“被配置”到了贫民窟里去。

拍得地王的都是一掷千金的富豪,在好地块上当然不会建造可为秋风所破之茅屋,必然会用于建造豪宅,豪宅自然价格不菲,但不菲的价格对于富人来说不是问题。豪宅也是投资品,可为富豪赚钱更多的利润。

 

而就是这种导致生产过剩、通货膨胀和贫富分化的价格机制,被经济学家誉为资源的最合理配置方式。但是,经济学家在赞美市场效率的时候,不少人同时又将上述三个配置结果当做是经济发展当中的“问题”加以研究并图谋加以解决。对“问题”,经济学家有一个更专业的名称——市场失灵。

 

那么如上所述,是不是可以说价格机制糟糕透顶?人们素以成败论英雄,既然结果必然这么让人不愿意接受,那么是否也就明了了。但众人有所不知的是,上述问题都属于“伪问题”。之所以说它“伪”,是因为如果将价格机制约束在其适得其所的领域之内,如果将民众的必要需求(非选择性需求)从市场上分离出来,以上“问题”都会顷刻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