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三农问题
25亿亩沙化地的生态治理
作者:何念民    发布:2011-06-07    阅读:31615次   
    一、沙化地的危机
 
    据国家林业局公布资料显示,2006年仅沙化地就有170万平方公里合25亿亩,其中90%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和自治区,东起辽宁的松辽平原,经过内蒙、陕西、宁夏、甘肃到西部的新疆,形成东西长5500公里南北宽600公里的带状——“万里风沙带”,这个地区是我国农业和牧业交汇和交错的地区。
    我国大面积沙化地的存在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根本的原因是水资源短缺。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多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五分之一、前苏联的七分之一。过多的人口、过多垦荒、过度放牧、滥樵、滥伐、滥采不断加大水资源负担,再加上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定增加水资源的耗费,造成我国水资源总体短缺的局面。人类不科学行为的主观因素加上水资源天然短缺的客观因素,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农牧交汇区大力发展耗水的农业种植业,加重当地水资源负担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沙化,这是构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本性原因。
    我们能不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一方面解决中国不断增加的对农业资源的需求,满足整个社会13亿人口对农产品不断增加的需求,特别是粮、肉、奶的需求,一方面又能够改变水资源短缺的趋势,使当地水资源呈现不断增加的总趋势,使25亿亩沙化地得到治理变为绿色的草原,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使我国的水资源总体上不断改善和增加?换句话说,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趋势,改变为水资源不断增加的趋势,才能够从根本上治理沙漠化,才能不断把沙化地变成为草原或森林。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认识沙化地形成的原因,没有基于保护和修复水资源的生态治理科学手段,我国的170万平方公里沙化地就很难得到改造,生态环境将继续恶化下去,甚至沙化地的总面积还将继续扩大。
 
    二、生态治理的误区
 
    我国沙化地治理基本形成三条途径,第一是以国家林业局为首的,国家投资最多行政编制最大的国务院正部级生态治理机构,以植树造林方式为主。第二是各地政府以中央财政为主以地方财政为辅的行政管理治沙机构,以植树造林、种草压沙、退耕还林还草、围栏封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沙化地、草原沙漠化治理。第三是纯民间的自筹资金艰苦奋斗治沙并且取得较好的效益。尽管这三部分力量取得了许多治沙的成果,但是反映出的问题也非常严重——生态治理目标互相矛盾,目标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全国缺乏统一的生态治理机制和统一的管理机构,投资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差别很大。
    “局部治理、整体恶化”和沙区贫穷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不仅困扰着沙区人民,也成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心腹之痛。为什么我国近十年花费大力气进行生态治理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呢?
    对国家林业局生态治理近十年的各种文件和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生态治理的目标为:第一防风防沙如三北防护林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基本以造林方式为主;第二全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通过绿化治理生态环境。无论是防风林带、生态林、用材林、经济林,造林的局部绿化作用与生态作用是肯定的,但是造林的最大问题是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结果是局部得到绿化而更大面积的土地由于水资源短缺造成干旱形成更大的沙漠化。有人认为,造林的生态效益是种草的30倍,而投资仅是10倍,所以大力提倡用植树造林的方法进行生态治理。这种方法忽视了造林所需要的水分大约是同等面积种草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种一片树林消耗了大量水资源,造成周围更大面积的干旱和土地沙化,以牺牲总体利益换取局部利益。
    因为没有认识到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的具体程度,不能承担特别耗水的不科学的生态治理方法,不能承担耗水大于保水——哪怕是一段时期的生态治理方法,如在沙漠化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甚至在取得局部生态治理成果基础上又进行需要不断翻耕的传统农业种植业,形成新的消耗水资源大于保护和修复水资源的局面。总之,忽视或违背保护和修复水资源的基本原则,忽视局部利益必须与总体利益随时随地的保持一致性的原则,就不能彻底改变“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局面。
    我们不能以加重水资源短缺为代价换取局部地区的生态效益,不能以全国广大地区的更加缺水换取局部地区的表面的短时的生态效益。“三北”防护林为什么没有成功地阻挡土地荒漠化,这正是生态治理的误区所在。“三北”中的西北地区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这些地区是不适宜大面积种植人工林。试图通过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由不到5%提高到15%(三北防护林的目标),其代价是巨大的。树木消耗的水分远大于草本植物和耐旱的灌木乔木,黄秉维院士当年就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干旱区的一些树木之所以长成半死不活的 “小老头树”,就是因为水分、温度和风速等原因注定了在干旱区覆盖15%的森林是个“童话”【1】。我们承认大西北地区经过人的努力,长出了不少树木,但这个代价是占用了后代人的水资源。以造林为主的生态治理方式最大错误在于使全国范围内更加缺水,我国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总趋势并没有被制止,尽管环境恶化的速度有所减缓,但这个代价太大,效益太低。
    新疆政府投资几十亿元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策勒等地治理土地沙漠化,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变,沙化地治理确实见到效益,地区经济收入也有所提高【2】,但代价是消耗更多水资源,使附近其它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气候更加干旱,新的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始。此处不旱别处更旱,这与生态治理的初衷是矛盾的,缺少生态总体平衡概念,缺少绿色平衡的整体概念,是不科学的。
    从保护水资源角度讲,和田地区或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应该以种植沙生耐旱草本植物为宜,因为这类植物耗水非常少,特别耐旱,在干旱地区成活率比较高,可以快速增加植被、增加覆盖率、减少水分蒸发、固沙效益好和生态效益好。在沙漠周边地区绝对不应该发展需要年年土地翻耕的粮食种植业以及耗水极大的人工林。沙漠周边地区所需要的粮食可以从其他地方调进,沙漠周边地区种粮的水资源代价太大,种粮的生产成本太高,而发展耐旱耗水少的草畜产业,不但可以改变水资源恶化的趋势,还能够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任何生态治理的规划和方案一旦离开保护和修复水资源这个全国统一的原则,就将走上一个可怕的误区——如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趋势不能彻底扭转,我们整个中国民族将失去生存的基础。
 
    三、科学的生态治理目标体系
 
    在各种生态治理目标中首先应该是节水,其次是少用水,第三是恢复自然降水量,以此达到增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目标,达到治理25亿亩沙化地成为草原的目标,达到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善。土地沙漠化、黄河断流、气候恶劣等生态现象都是缘于水资源短缺,特别是人类不科学的行为加重水资源短缺,所以保护水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耗费,恢复和修复水资源就成为生态治理的核心目标,也是第一目标和首要目标。这里的节水不光是节约用水,主要是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降低地表温度,增加降雨量,增加地下水的资源总量。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植被,增加地表覆盖率,而且是种植耗水很少的沙生草本植物,甚至是超旱生植物,这应该是我们治理沙漠化土地、绿化荒山、治理草原退化等一切生态治理的最基本的目标。
    如果把植树造林当做生态治理的第一目标就大错特错,特别是一些地区以造林绿化为目标,大种特种速生杨,以较多的水资源耗费换取速生杨的木材,发展林业产业。近几年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许多地区大种速生杨都无果而终。当年河南商丘地区大种泡桐树,以为耐旱的速生树木可以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速生泡桐要成材需要耗费大量水份,否则不可能速生成材。而商丘地区是黄河故道,当地地下水资源本已短缺,不可能负担大批树木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可能达到绿化和成材的目标。
    当然,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自然降雨也比较多的条件下,在许多滥砍滥伐人工造成的荒山上植树造林或封山育林,不会加重当地水资源负担的情况下,造林也是合理的。我们这里主要是指在水资源非常短缺的地区,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生态治理的第一要点必须是保水、节水、恢复水资源,最佳方法就是种植特别耐旱甚至超旱生草本植物,如苦豆子、沙拐枣、沙冬青、白刺、沙葱、罗布麻、沙棘,或特别耐旱的沙地乔木如梭梭、胡杨等,这些植物非常适合在特别干旱的沙漠化土地上生长,又能够起到防风固沙、增加地表覆盖、减少水份蒸发、降低地表温度等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植被覆盖比例不断增加,沙化地的土壤腐殖质增加,不断减少当地地表水份蒸发,使沙化地地区的水资源状态不断改善。随着植被覆盖比例增加,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当地降雨量就会增加。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当一片被治理地区绿化面积达到约10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比例平均达到50~60%以上时,当地降雨量可以增加200毫米/年。在水资源条件不是特别恶劣地区或降雨量不是特别少的沙漠化地区,种草或种树都能取得这种比较明显的生态效益。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是指生态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保护、维系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自然财富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使自然生态系统维系绿色的动态平衡。在我们中国应该以保护水资源为绿色经济的核心,保护和修复水资源为生态治理的第一目标,为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为西部大开发的原则,为维系绿色动态平衡——水资源平衡的目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方法的不科学性,对生态治理的科学目标含义必然有一个认识过程,社会生产方法要适应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也必然要有一段时间。这些年的社会实践使我们终于能够逐渐认清生态治理的根本问题在于,保护和修复我国本已短缺的水资源是生态治理的核心目标。在这个前提下制定沙化地治理的方法和形式,进行治理效果的检验和评估,这样具体方法与目标就便于理顺,不会形成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不会形成各自为政以局部利益取代全局利益的互相矛盾的生态治理局面。
 
    四、沙化地治理方法
 
    本文把沙化地分成三类,第一类水资源条件特别差,年降雨量100毫米以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地区,严格讲是被沙漠化的地区,而不是沙漠本身;第二类水资源条件较差,当地年降雨量200毫米左右,离沙漠边缘稍远地区,甚至是经过几年种草种树的生态治理地区;第三类是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上,附近基本没有丰富的水资源,当地农业畜牧业也有一定水平的地区,即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
    根据这种分类建立不同功能水平和不同生态目标的生态草原,第一类以固沙、增加植被、降低地表温度、增加土壤腐殖质为目标,一定要种植多年生的耐旱的、抗逆性强的、耗水少的草本植物。经济收入以沙漠中草药为主如苦豆子、肉苁蓉等,绝对不能放牧和农耕。第二类在增加地表植被的前提下,适度多种植一些耐旱的饲草或耐旱的灌木或乔木,并且在不破坏植被不破坏生态草原自我恢复功能的前提下适度种植沙地中草药和开展适度畜牧业,如以养鸡为主牧羊次之,一定要严格控制载畜量。第三类在地表植被达到80%以上,草类植物身高在500毫米以上的地区可以发展畜牧业,但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严格维持当地水资源平衡并且不断恢复的趋势。少数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可以人工种植优质饲草,以多年生饲草为主一年生饲草为辅。建立在保护水资源前提下的生态经济模式,是发展生态草原的基本原则。
    中国沙漠学家朱震达指出:沙漠化最危险的地区,并不在那些大沙漠的边缘,而是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所以整治的重点应放在这些地区。农牧交错地区并不是降雨最少的地区,是水资源不足以满足不科学的农耕方式,开垦草原或河滩地为农田,耗费大量水资源,破坏当地水资源平衡状态形成沙漠化。在这类地区建设生态草原其实是恢复当地以前的土地功能,使沙漠化的土地恢复成为几十年几百年以前的老样子,恢复到以前的水资源状态,而不是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上述三类生态草原地区都不宜发展农耕业,如粮食种植和种植瓜果蔬菜等,尽量不种植一年生的植物,不能年年耕地翻地人为造成大量水份蒸发。要千方百计地保护水资源,要小心翼翼地使用水。这三类在沙化地建设的草原都不要人为种树造林,耐旱的沙漠乔木或沙漠灌木任其自然生长。以水资源为代价发展木材产业是绝对不能准许的,起码在近一百年内,在我们中国,包括南方地区,不能发展以木材业为目的的生态林,不能发展以造纸业为目的的经济林。即使在内地广大地区,不应该准许种植单纯以木材使用为目的的耗水较多的树种,因为我们国家没有更多的水资源发展木材工业。
    国际上一些大的造纸集团来中国购买大面积的树林,如金光集团在广西、海南、湖南等地大肆购买树林用于造纸,地方上得到外国投资出卖的却是整个国家的极其短缺的水资源!中国没有更多的水资源可以浪费,我们这一代要发展要进入世界强国,没有足够的水资源做支撑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贫困就是因为水资源短缺。所以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应该首先建立在保护水资源这个原则上,治理170万平方公里沙化地就是要减少水资源被从地下蒸发,恢复当地的降雨量和地下水储量,最终达到保护和修复我国的水资源的目的。
    把沙漠化土地改造成为生态草原,在技术上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难题。种植耐旱沙生草本植物也是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最佳方法,如肉苁蓉、苦豆子、沙棘等既能防风固沙、增加土地植被、涵养水份,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耐旱耐风沙的紫花苜蓿是非常优质的沙地旱地饲草,与其它饲草在沙地混种形成高效益的人工草场,可以大幅度提高草场的载畜量,有利于大规模发展西部地区的畜牧业。
    同时在内地,提高耕地水资源利用率也非常必要,减少过多不必要的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平衡高效益使用。为此在这17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化地区,应该全部禁止搞传统农业。如位于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之间的甘肃民勤县,当地根本不应该种植一年生的粮食作物,我国应该立法限制沙漠边缘地区的农民种植粮食作物或需要年年耕地的农作物,在沙漠化地区也必须禁止种植耗水多的树。同时必须严格限制沙漠草原的载畜量,载畜量的标准是可以不断恢复地下水总量,有利于地下水资源得到恢复。制定生态资源保护法主要的、第一位的、核心的就是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维系和修复我国非常有限的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民族和子孙后代的自然财富。沙漠边缘地区甘肃民勤县,在50年前,民勤绿洲是不缺水的,沙漠上挖一米深就可以出水【3】。明代以前,民勤“木多榆杨而槐桑桐并茂”。祁连山的冰川融水经石羊河流向民勤,尾端形成青土湖。100多年前青土湖碧波万顷、湖水荡漾,周边水草丰美,可牧可渔【4】。曾被人称为“死亡之海”的毛乌素沙漠腹地——内蒙古乌审旗,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因“牛羊百母超百崽”而声名鹊起,成为“牧区大寨”。然而,由于十年动乱,不讲科学的过度超载养畜,加剧了毛乌素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全旗有近90%以上的土地被毛乌素吞没了【5】。
    如果通过我们几十年生态治理的努力,恢复100年前甚至800年前(明代以前)的水资源状态,我们的努力才能算成功,我们的方法才能算科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再造25亿亩生态草原
 
    我国现有60亿亩草原,但是草原载畜率超过30%,个别地区超过3倍,所以大片草原退化、沙化。近20年来各地都急于发展地方经济追求存栏量和出栏数量,忽视对草原的投资和建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有关“国家草原项目效果评估与草原治理政策完善”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张。世界畜牧业第一大国新西兰的草原载畜率上世纪80年代平均每公顷可饲养15只绵羊,美国的草原载畜率是8个羊单位,我国的平均每公顷草原载畜量不足一个羊单位。我国的天然草原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同,但是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我国的天然草原面积远不能满足13亿人口对畜产品的需求,因为我们有将近三分之一即27亿亩天然草原严重退化。
    我国草原建设和投资方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保护草原缺乏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计划和方法;二是“重林轻草”、“重畜轻草”的观念意识非常严重。国家造林投资每亩大约700元,而草原建设投资仅平均每亩4元。结果形成一方面大规模投资人工造林进行生态治理,一方面却疏于管理和投资致使我国大规模天然草原快速退化沙化,大面积天然草原的退化和沙化,加重当地水资源不断的减少的趋势。对我国原有的天然草原进行大规模的生态治理,不单是发展畜牧业的需要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需要,是全国性沙化地治理的需要。
    在治理和改造我国天然草原的同时,通过生态治理把25亿亩沙化地变成人工草原,即达到增加我国畜牧业所需要的草原资源,也达到改善 和修复我国水资源状态的生态治理目标,二者应该同时进行,二者不可偏废。
    选择水土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几亿亩种植紫花苜蓿,这种多年生饲草耐旱、耐盐碱、耐低温、抗逆性强,生态效益高又节水,是我国畜牧业极需的优质饲草,鲜草总产量至少10亿吨/年。一亩紫花苜蓿饲草相当于5000公斤玉米,可节省15亩粮田。如果把25亿亩沙漠化土地全部治理成人工草场,10~20年后可增加我国草原载畜量2.5亿个羊单位,使我国现有4亿个羊单位再增加50%。
    把25亿亩沙化地治理成为人工草原,在技术上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如果组织领导得法,可能治理效益就高,时间就短。
    大规模投资草原生态治理代替人工造林,用保护和修复水资源的草畜产业代替林业,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人工造林的生态治理方法。
 
    六、创造自然财富
 
    西方经济学认为,财富只有一种——社会财富,即满足人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休闲和战争需要的物质产品和基础设施;而新经济学认为,应该以近半个世纪以来科技进步所获的知识重新认识财富,还有另一种财富——自然财富,就是人类处于其中的生态系统。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系统,因此修复和维系生态系统也是创造财富,这也是生产的目的。或者说生产有两个目的:创造社会财富和修复自然财富【6】。
    治理沙化地再造25亿亩生态草原,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维系和修复水资源,就是创造自然界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创造和改善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创造大面积生态草原发展大规模生态畜牧业,还有沙漠中草药,完全可以使西部地区全部人口获得很好的经济收入,形成以治沙、保水和建设人工草原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形成以绿色产业生态产业为主的我国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创造自然财富,修复水资源创造水资源。 
    以保护和修复水资源为核心目标的生态治理,涉及到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许多行业,涉及到国家许多不同的管理机构,如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局、国土资源部等许多部门,必须形成统一的领导和统一的生态治理标准,才能最终实现修复水资源创造水资源的目标。
    强国之路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如何解决人地矛盾,解决人地矛盾的难题只有设法解决增加农业资源问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而可能的、闲置的、可开发利用的农业资源只有这些沙化地和盐碱地。如果170万平方公里沙化地能够被改造成生态草原不但可以修复水资源,从不断减少的趋势改变为不断增加水资源的趋势,同时还大规模发展我国的中草药产业和畜牧业。西部地区生态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中小城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乡镇,必将由于生态产业的大发展,使西部地区经济极大繁荣和快速发展。生态产业可以一举解决农业资源短缺和大量农村劳动力潜在失业两大难题,生态产业将成为我国整个21世纪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们国家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注1:《走出荒漠化治理的误区》www.sciencenet.cn/blog/蒋高明.htm
注2:《新疆和田地区沙漠化调查  沙尘暴影响大半个中国》广州日报2009年06月08日
注3:《甘肃民勤沙化严重 一场黑风曾吞噬30名学生》中国青年报2009年8月26日
注4:《拯救民勤关键在水》甘肃日报2009年3月26日
注5:《内蒙乌审旗生态建纪实:十万人谱写的绿色乐章》人民网2008年12月9日
注6:《新经济学理论系统及其实践体系》吴季松 科技日报2010-04-06
 
 
                                              何念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
                                          201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