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键词:经济 转型和变迁 发展中国家 分析
“后危机时代”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措施。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它们的制度转型变革与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依据,从历史认识角度看,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削弱了人们对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信心,计划经济在短期内集中资源的能力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影响,政府对进口施加限制并给本国工业以保护,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战后早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助长了政府干预趋势。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定、稳定的政策环境、有效的政府,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发展取决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所以,转型国家应该重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一、必须重视发展中国家转型和变迁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和政策,从具体来说,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和政策包括: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确立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制订中长期发展计划,政府对产品价格和工资进行管制和利用保护性贸易政策实现制成品的进口替代,引进外资和技术等。其经济发展的成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出口贸易能力增强,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增大,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那么,最初对制度改革缺乏应有重视的原因则是由经济学理论对市场经济的制度重要性的低估造成的,尽管存在对新制度的需求,而早期转型中存在的错误和偏见影响了制度发展的方向。改革初期更多关注于私有化,而忽略了相关制度的建设。最后,申请加入欧盟的10个国家自90年代中期开始有了不同的改革方针,也就是加盟前大规模地推行制度改革,以此满足欧盟要求。从转型的早期开始,制度的变革作为改革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东欧和前苏联得到了很大重视。可见,重视发展中国家转型和变迁的经济发展未尝不可。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模式的变迁历程
转型国家的经济转轨既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表现之一,又是经济全球化推而广之的结果。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扩展对转型国家制度变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要算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东亚经济体,即亚“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制度安排与发展战略上的诸多特点,被人们归结为“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的特点为更多侧重于通过制定经济计划,依靠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国内积累率较低,投资率不高,对外资依赖较重,公共政策并不积极,收入分配不均现象突出。无论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其取得的成就都表明,落后国家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所以,它们的经济改革和增长也取得绩效。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商品价格管制,金融自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调整对外经济关系,实行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正因如此,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明显差异,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差异加大,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的分化与南南差距的扩大。
不错,经济全球化是在市场经济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在国际经济政策及新游戏规则的协调下,生产要素的跨时间、跨空间的运动。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减慢,通货膨胀加剧,人均收入水平下降,贸易状况恶化,外债急剧增大,负担沉重,偿还能力下降。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的原因是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政府干预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国民经济严重失衡,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社会问题加剧。至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迫使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改革。究其原因,发展中国家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90年代之后,发展中国家对其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主要做了调整。很多转型经济为了进入正常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制度重建和革新上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很多国家仍然距离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一些国家中,已经采取的制度改革实际上为日后深入地改革设置了障碍,随着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障碍就需要被破除。在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继续放松管制、强化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在继续实施对外开放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内需,促进内部资本积累;在应对措施中,除了上述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的调整外,还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对策。即充分认识自身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被动性,协调好开放的步骤和速度,增强国力,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目前,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在转轨经济体中,有许多国家正在与更多的发达国家开展各种交往活动,转型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积极性已很高。
三、中国经济社会模式的发展和变迁
众所周知,70年代中国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77种,最多的地方有近百种。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1999年50周年国庆,中国经济和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磨难,我们可以用历史的进程,对中国50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和历史的新篇加以描述和分析。其政策变迁最有象征性的首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2年以来的经历来说明: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接着邓小平首先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3年,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年,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2006年,提前取消农业税;2007,物权法颁布;2008年11月又出台了总额高达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并于2009年推出关系国计民生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即振兴规划涉及钢铁、轻工业、纺织、汽车、船舶、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化、物流等十大产业。
新中国60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建设总规模扩大,国民经济实力增强,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型。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移,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化,从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向多种所有制的社会结构转化,居民收入来源从单一来源向多元化来源转化,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得到发展。而旧中国,全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建国后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98年有高等学校1022所,学生341万人。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口增长得到控制。
不可否认,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事实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可见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
我国现代化的建设速度是很快的,美英等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用了一二百年,而我国只用几十年即可基本实现。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在现代化进程中也经历了曲折道路。从国际比较中,中国与国外差距较大,需加强的薄弱环节是:第三产业比例太低,城市化比例过低,教育、科技投入过低,严格控制人口不能放松。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总之,制度变迁的新历史任务是推进国家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即改革的阶段转换。如果非要从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应该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在建设性意义上实现了制度变革的结构性突破,建构形成了容纳和支撑现代化变革的强有力的权威体系,以及实施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与组织架构。而改革开放30年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则表明中国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构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社会激励结构,打破了现代化建设动力长期不足的僵滞局面。作为一种至今来看仍属相当成功的国家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模式,其发展前景同样也必须从改革和发展两个视角来观察和判断。具体地说,中国的发展前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党和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双重阶段转换的进程。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视角来看,我国部分地方经济已率先基本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初级市场经济的转换,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我国的许多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等地已率先基本上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中期经济的经济发展阶段转换。
四、展望中国经济模式的发展和未来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三大直辖市中上海独领风骚,保持较高的发展势头,从数据上看,这种格局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明显关联。即从90年代初开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步变大,其中主要是沿海地区和其它地区之间的差距变大。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人民公社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当然,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二是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关于二制不配套引发的问题,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了社会的安定,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然而,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银行呆帐坏帐问题恶化、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扩大、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以及粮食供求等问题。专家周毅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八大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一是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的压力。由此而来的国家的食物安全问题,解决劳动就业的机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社会的一系列问题等等。二是从现在起到2050年,达到资源与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达到土地资源的动态平衡、森林资源的采育平衡。三是中国生态环境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状态。四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五是加速区域间发展平衡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六是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与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七是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大规模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八是伴随着加入WTO,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这将使我国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种技术。
综上所述,我们目前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必须统筹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目录,建立和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政策支持环境,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发展水平,围绕重点领域,加大新兴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