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三农问题
兴和县生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作者:何念民    发布:2011-07-18    阅读:31002次   
兴和县生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兴和县生态考察报告
 
    内蒙古兴和县历史上是一个以草原牧业为主的游牧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再加上不科学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这个地区已经变成农业和牧业交错地区,而且是农业和牧业都非常落后的地区。农业种粮产量低,以耕地为生的农民越来越穷,牧业草原退化严重,牧民也失去赖以为生的草原。农业使上百万亩粮食种植耕地沙化极为严重,农业的发展与当地的生态平衡形成严重的对立。牧民人口增加,当地草原的合理载畜量无法承担牧民发展牧业的需要,草原也基本退化成为沙化地和盐碱地。总之农民和牧民都很难依靠兴和县3000平方公里的这块土地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以摆脱贫困,耕地和草原对于当地农牧民来说已经不是生活的靠山,他们的前途很不乐观。
 
一、兴和县农业现状与生态现状
    兴和县全县有104万亩耕地,全是“望天收”的旱地,以玉米种植为主亩产500~800斤,还少量种植小米、荞麦和土豆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粮食生产利润越来越少,迫使农民抛弃耕地离乡背井进城打工。由于草原退化沙化政府强迫围栏封育,牧民也失去草原进城打工,可以说兴和县的农牧业在生态环境的压力下已经走进绝路。历史形成的农业和牧业的传统方式只能使土地不断沙化退化,水资源状况不断恶化,生态水平不断下降。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传统农业只能不断开荒种粮,而兴和县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条件无法满足传统农业对灌溉的需求,虽然草原变成耕地但草原生态平衡被破坏,耕地也不能持久使用,最后耕地要消失草原也消失了。
    兴和县也像全国一样进行了长期的生态治理,人工造林上万亩,苏木山林场建设近50年,大面积退耕还林和大面积的围栏封育,建设生态治理示范园等,使兴和县的生态环境也取得局部成绩,但是全县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没有根本性改变,生态治理本身并没有给当地农牧民带来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生态治理与发展农业脱节。万亩林场成为老头林无法成材,苏木山林场的树木也很难成材。大面积退耕还林种植松树不但耗费大量宝贵水资源,树木死亡率仍然很高,浪费许多国家林业投资,实际上还造成更大面积的干旱。一亩树林所耗费的水资源相当于上百亩草本植物所耗费的水资源。在本已缺水的地区大面积种树尽管局部地区可以获得绿色植被,但代价太大,一小块绿色植被使当地绝大多数土地因为缺水成为沙化更严重的荒地。
    兴和县政府的管理也是条条块块式的体制,种粮归农业局管理,种树归林业局管理,水资源归水务局管理,牧业归畜牧局管理,土地(包括耕地)归土地资源局管理,还有粮食局、环保局、气象局、农机局,这些政府机构都参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形成“九龙治水”的局面,把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有机的内在联系割裂,以所谓专业分工为由建立许多政府机构分别管理,结果可想而知。
    兴和县2008年粮食生产总量1.98亿斤,全县104万亩耕地,除去大约50万亩马铃薯和蔬菜种植面积,当地粮食种植面积约50万亩,粮食亩产500斤左右,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种粮农民的经济效益都非常低,不但农民不愿意种地而且年年翻耕土地使耕地不断沙化。种植马铃薯和蔬菜相对经济效益好一些,但农民的年收入还是很低,每年有一半多的收入来自于进城打工。如果扣除农民种粮的劳动成本,真正的土地利润是负值。
    兴和县的苏木山林场32万亩和一个万亩林场,用了50年的时间,很少有能够成材的大树,森林植被很难自己扩大延展。当地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的面积大约56万亩,兴和县全县范围内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大约10%,这么低的绿色植被覆盖率不能解决全县3500平方公里总体的干旱和继续荒漠化,不能使当地水分蒸发量的减少,不能增加地表水径流量,不能够影响当地降雨量的增加。由于当地干旱缺水种树成活率低,要再扩大人工造林的面积需要耗费大量水用于灌溉,这将使当地更加干旱。由于水资源短缺,兴和县的山区基本没有天然次生林,这也是苏木山林场很难自我扩展的根本原因。尽管苏木山林场地区年降雨量相对较多,但是兴和县全县地区的干旱和荒漠化总趋势并没有改变,全县地区的年降雨量和地表水径流量还是不断减少的趋势。
    当地在退耕还林的土地上大量种植柠条,但间距和行距都太大,既不利于机械收割以作饲料,又不能形成比较有效的绿色植被覆盖,不能对当地生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目的性缺少科学的根据。
    兴和县全县总面积3518平方公里,折合527万亩,山地面积132万亩,苏木山林场实际有林面积22.72万亩,森林覆盖占整个苏木山林场面积的71%,占兴和县整个山区面积的17%。这50年人工造林的成果可以说是艰苦卓绝。但他们忽视了一个科学问题,为什么苏木山造林的成活率如此低呢,因为这个地区就不适宜大型乔木的生长,所以树木的死亡率特别高,所以这个林场的建设非常吃力。32万亩的林场的存在看似“人定胜天”的精神胜利了,但是实际上兴和县整个地区更加干旱,林场附近几百万亩甚至上千万亩的土地更加缺水,沙化趋势更加严重。
    兴和县平原丘陵总面积390万亩,草原57万亩,生态治理23万亩(暂且不管实际治理的效果),平原丘陵绿色植被覆盖率只有20%。与兴和县森林覆盖率面积相加全县绿色植被总覆盖率37%,63%的土地裸露。如果用植树造林的方法去绿化这些土地需要多少年呢?需要多少水资源呢?
    全县耕地104万亩需要年年翻耕致使不断沙化,还有将近200万亩的土地裸露,兴和县全县有将近300万亩的土地在不断沙化。其生态状况是;平均每年水分蒸发量2000毫米,地表水径流量1亿立米,年降雨量400毫米,生态总水平非常低而且是不断恶化的趋势。
    兴和县修建友谊水库的目的是什么呢?据说是搞生态旅游,是私人老板投资修建的。建设这个水库进行了生态评估吗?应该以生态平衡的标准进行评估,以当地和整个地区水系的生态平衡标准进行评估,而不是单纯的有没有水污染、二氧化碳排放、有机有毒物质排放等标准进行评估。兴和县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也就是水资源非常稀少。现有的水系在我们“学大寨”建梯田,“屯垦戍边”开荒种地的过程中破坏殆尽,地表水径流量越来越少,河流湖泊干枯甚至消失,我们还在上游卡住水系的咽喉拦截水源,那下游不是更加缺水吗?特别是水库拦截下游水资源集中在一起,其水分蒸发量比分散于各个大小河流湖泊里要大许多倍。
    由于没有从整个地区的生态平衡角度看待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没有从水资源的平衡看待生态问题,所以采取个别的目标不科学的生态治理措施,没有使兴和县的生态平衡得到明显改善。在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兴和县的农业能够有大的发展吗?
    如果把整个内蒙古地区甚至把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看做一个整体,任何一项生态治理措施必须从全局利益来考虑,能够从整体上取得生态治理的效益才能说这个生态治理的措施是科学的,符合社会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利益,这才是可行的。
 
二、生态产业前景
    在兴和县的沙化地上野生柠条、沙棘、黄芪、甘草、枸杞很多,它们非常适合干旱的土地,药用价值非常高且可以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在当地形成产业其经济价值要远远高于种粮收入和牧业收入,而且生态效益也比较好。因为许多种中草药不需要对土地年年翻耕,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降低土地水分蒸发和防止水土流失作用非常明显。
    在兴和县这个地区还非常适合人工种植紫花苜蓿,这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叶多杆细适口性强的粗纤维饲料,无论是成片种植还是与其它草本植物混种混生,可以大幅度提高草原载畜率,大幅度提高土地价值和农民收入。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植物,对土地的改良作用明显,植被覆盖作用明显,生态效益明显。如果把现有种粮耕地(104万亩)全部种植紫花苜蓿,获得的优质饲草可换取的肉蛋奶产品比粮食产品的价值高许多。
    兴和县以后进行生态治理要以大面积种植耐旱草本植物为主,种植少部分耐旱的灌木,以节约用水增加绿色植被为目的。假设,在全县527万亩的70%以上的土地,即369万亩是有土层的山地、丘陵和平原,在这些土地上种植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形成有效的绿色植被覆盖,也就是全县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70%,那么兴和县当地的水分蒸发量、地表水径流量、降雨量、水土流失总量等生态指标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生态治理初期以种植多年生饲草为主,如紫花苜蓿、柠条、沙棘等,争取在1~2年内使兴和全县地面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样3~5年内就会明显减少水分蒸发量1000毫米/年以上,增加年降雨量50~100毫米/年,明显增加地表水径流量达到年5亿立米以上。
虽然紫花苜蓿、柠条、沙棘等是多年生植物,但是当年就可以获得收入,这样农民就不会因为生态治理而失去经济收入的来源。为了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一定要对这些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在建设绿色植被覆盖面积的过程中,要科学设计具体种植的方法,如整片种植单一饲草作物,这样便于管理便于大型机械设备使用,产量也较高。为了高效益利用不同品种草本植物的生物特性,可以宽垄间种,如多年生的与一年生的间种,豆科与非豆科间种,这样也便于使用机械设备,还非常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养护。根据当地水土条件还可以建设人工草场,即几种不同品性的草本植物混种,这样虽然生物量生产较少,但是耗水也较少,也达到绿色植被覆盖土地的目的,也应该考虑纳入生态治理的整体方案中。
    由于兴和县当地生态环境相对恶劣,即使人工种植饲草或建设人工草场,整个草原的载畜率可能也不高,这就要考虑较少大牲口的养殖,如肉牛和奶牛,多饲养一些消耗饲草少的家禽如肉鸡,再通过深加工提高鸡的附加值进入高端市场,草原养鸡也就可以使农民获得相当好的经济收入。如养殖18个月的老母鸡,炖成老鸡汤装入易拉罐,附加值高而且便于运输和携带。不能让农民获得较好经济收入的生态治理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既然是发展生态产业,种养殖和深加工的配套资金一定要到位,这些资金一定要形成可以促使生产发展的生产资本金,一定要与劳动者直接结合,形成劳动者、生产资料和资金可以有机结合的生产资本,才能够使生态产业不断发展。如果这些资金要通过八九个政府部门层层审批,按照所谓计划进行公平分配就无法形成生产力,生态产业最后将成为彩色泡沫。
    生态产业不是简单地人工造林和森林植被,不是单纯地防风治沙,也不是单纯地在沙化地盐碱地上种粮、种菜、种果树、造林或搞生态旅游。
    生态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使用生态治理的手段使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发展,在我国西部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生态治理的目标是保持和恢复当地地下水资源,通过水资源的增加达到提高生态环境水平。水资源的具体参照标准第一是水分蒸发量的变化,第二是降雨量的变化,第三是地表水径流量的变化。生态治理能够使这三个指标不断提高才可以说达到了生态治理的目标,生态治理的手段才能够说是科学的实用的。同时,这种生态治理的手段又能够给农民带来很好的经济收入,这才能够形成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生态产业。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割开来,就无法形成生态产业,农民不能自觉自愿地参与生态治理的工作,生态效益就很难达到目标,即使短时间达到目标也不能持久。
    其次,生态产业要解决二氧化碳循环利用问题,也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这样就没有任何废物或废气、废水排放污染。如果按照传统农业的模式,种粮的废弃秸秆,养殖的排放粪便,屠宰加工排放污水,各人自扫门前雪,那么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污染必然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也将越来越恶劣,传统农业模式进入了一条死路。
    生态产业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特别是封闭式的循环利用,一块土地上的一种产品可以形成多个不同形式的产品,如种植饲草发展养殖业,畜禽的粪便制造沼气,沼气发电用于生产和生活,沼渣作为有机肥改良土壤又回到土地里,土地的肥力提高可以生产更多的饲草,使下一个循环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形成有机质封闭循环资源多次利用的生产模式,形成完全保护生态平衡的人类劳动新的生产方式。作为市场终端产品一块土地上生产的就不仅仅是饲料,还有肉奶产品、生物电能、有机肥,一块土地生产的经济价值就不是仅仅的一千元左右而是几千元。
 
三、生态产业的新格局
    农民抛弃传统农业模式采用生态产业模式,农民在现有的有限土地上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经济效益提高几倍。资源封闭循环利用使生态产业解决了土地短缺的问题,解决了人口过多和耕地有限的矛盾,解决了由于城市化不断侵占耕地冲击18亿亩红线的难题,解决了农民多年无法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收入的难题。
    按照传统的生态治理模式,单纯追求森林覆盖面积或森林植被面积,单纯的防风治沙,单纯的退耕还林,单纯围栏封育,不但不能达到生态治理的目标还浪费国家大量的资金。近十年国家生态治理的投资越来越多,虽然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减慢,但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改变。
    生态产业也可以解释成为:把传统农业的分工合作、各自为政、互争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等方法,建立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上,使传统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平衡发展。
    生态产业包含的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非常明确,通过建立整体的高比例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减少地下水的水分蒸发量,大幅度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获得较多的生物量,形成区域降雨量明显增加,从而增加地表水径流量,同时又减少水土流失,使生态平衡在一个不断提高的动态状况下保持平衡发展。
    大面积建设绿色植被实际上就是建设人工草场或饲草种植基地,等于为畜牧业创造条件。如果兴和县的丘陵和平原总面积的70%建设成为人工草场,就是270万亩人工草场,足以使兴和县的养殖业在现有数量上翻一倍。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生产发展不能单纯追求数量,一定要追求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一定不要忘记保持生态平衡的基本任务。
    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兴和县整个地区荒漠化问题可以彻底解决,整个地区的干旱状态可以彻底扭转,虽然达不到江南地区高比例的森林覆盖率,但是可以达到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很高的草原覆盖比例。大幅度降低地下水水分蒸发量的结果是,大面积绿色植被使降雨量增加,地表水径流量增加,已经干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湖泊、河流、湿地又恢复青春。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以草原经济为主的兴和县地区形成自己特有的经济体系,形成兴和县的繁荣富裕的社会发展模式。
 
 
  何念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