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警惕主权债风险向新兴经济体蔓延
作者:贺力平    发布:2012-01-05    阅读:9113次   
    近日,美国五大投行之一——摩根士丹利称,欧债危机深化将导致欧元始终存在贬值的风险,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也将面临贬值压力,这使得2012年将注定成为美元之年。

  2011年国际金融界的大事之一是美国联邦政府信用评级遭到降级。时隔几月,回头再看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事件,可以说给人们带来三点重要启示。第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零风险的金融资产,金融风险无处不在。过去,国际金融界长期将美国联邦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当作市场“基准利率”,相当于零风险的金融资产,并是一切其他金融市场投资活动计算回报率的基础和出发点。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后,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全面震荡,但美国政府债券继续受到市场追捧,各类投资者都将之视为避风港。美国短期国债的市场收益率接近于零,充分反映了当时流行的看法。

  但是,主权债也有自己的问题。近年来美国政府的财政体系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包括税收收入增长趋缓逆差扩大、债务水平居高不下。尤其重要的是,在许多重大财政政策调整问题上,以总统为代表的行政当局与反对党控制的国会之间形成了尖锐对立。

  第二,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主权债务信用评级普遍下降趋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主权债信用状况的一个转折点。此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主权债维持了最高信用等级;此后,首先从欧元区的个别国家(希腊)开始,陆续有一些发达国家的主权债遭遇信用评级下调。美国国债评级下调是普遍趋势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金融活动的作用从本质上说是促使债务融资的活跃和发达。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许多经济体都出现了私人部门债务融资的过度膨胀。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的政府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减轻危机冲击的目的,扩大了财政支出并相应增加了政府债务融资,引起了主权信用风险的上升。

  目前,欧元区的主权信用风险已十分突出,美国属刚刚显现。此外,日本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将面临类似问题,世界范围内,主权信用风险将是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突出的问题。

  第三,风险提示总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结合,需要冷静看待,从容应对。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时,不少新兴市场经济体遇到“先有主权债评级下调后有金融危机”的情形,并因此提出了对评级机构的严厉批评。评级机构似乎难逃“落井下石”之嫌。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下调表明那里已有新风险因素,但绝不必然意味着风险失控。平心而论,信用评级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尤其对主权信用评级而言,必须按照一定规则在掌握大量相关的客观信息基础上形成。任何一个机构总存在信息和知识的局限性,在金融市场上没有绝对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