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如何给“市场经济”定义
作者:金甲城    发布:2012-03-07    阅读:29995次   
   假如翻开中国字典,我们很容易找到对商品经济(Commodity Economy)的定义,内容很简单,也即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其中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同时指出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但是你要寻找对“市场经济”的定义就很困难而且不多,说法也不一。目前多数人引用西方经济学的定义,例如百度词条称“市场经济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不难看出,这个定义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市场从产生起就是自由的,它体现了市场主体的自主性,这也是市场完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又如国内还有一些文章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这种解释就更不靠谱了。市场交换天生就有这种属性,因为交换本身就是对“资源”的交换,就是互通有无的过程,这是人类社会产生交换的基本动因之一。很显然,尽管我们已经进行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至今我们还没能给“市场经济”一个科学的定义,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更无从谈起了。客观地说,我们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依然还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甚至有些理论研究者满足于对市场经济的一知半解,认为摸到一小块石头就什么都清楚了,殊不知,我们当今的市场经济理论还是那么贫乏。如果我们试图依赖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就能指导中国现实的经济体制改革,那才是怪事。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所以给“市场经济”一个准确的定义,或者说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上述定义加以分析,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定义都还停留在事物的表征上,不能通过理论抽象充分揭示“市场经济”这一事物的本质,而且都缺乏历史观点。那么如何给“市场经济”下定义呢,在这里我们必须引入一个全新的经济学范畴,这就是《市场论》一书中最先提到的“市场形态”理论。当我们沿着市场发展的历史脉络依据“市场形态”理论来分析的话,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市场具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从交换方式看,信用交换占据了交换的主要领域;二是从生产方式上看,剩余价值的生产则占据了生产的主要领域。因此,依据这两个基本特征我们就可以给市场经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就是:市场经济是以剩余价值生产和信用交换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式。如果用这个定义去衡量现实世界的所有的经济体,恐怕还不能说哪个国家或那个经济体能够达到这个定义的要求,可以称之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就拿第一产业农业来讲,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还依然是农场主经济,况且都需要国家财政补贴,否则无法保证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更不要说大量存在的依靠现金交易的小手工业者,更是现阶段无法“消灭”的。如果没记错的话,似乎“萨翁”也曾这样讲过。严格地讲,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并无本质差别,两者之间不过是发展阶段不同而已。或者说,商品经济更概括一些,市场经济则是指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那么如何看待我们现在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我以为可以遵循历史论证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着历史脉络来分析市场或者说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也就是从人类交换活动的一般原始形式开始直至今天发达的市场经济。当然,分析的最终结果会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人类自身所不能随意改变的。我们只能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如同我国历史上实行过的计划经济、人民公社、大跃进等,一切否定商品经济的做法都是同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自从市场经济产生以来,它就如同自然规律一样左右着人类的生产、消费和分配。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喜悦,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显然,传统的否定商品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及其经济理论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的,我们应该纠正这些错误理论,还马克思主义本来的科学面目。但从这个全新的定义也可以看出,我们现实发展的市场经济还是很不完善的,还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小平同志说过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大意是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社会主义,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都没有搞清楚。因此他很朴素的给社会主义作了解释,他认为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相同的推理,什么是公有制?什么是私有制?什么是商品经济?什么是所有权?在我们对市场交换没有深刻认识之前,至今都不能说搞清楚了。例如马克思在很多论述中提过“共同占有关系”,也讲过所有权的产生及其原始形式的“占有”,这些都出现在人类交换的初始阶段。又比如说市场交换是不是客观规律,可不可以人为消灭。如果依照传统理论这些都是必须消灭的。因为这些正是产生“私有制”的根源。也正是我们革命的目的。从现在看,这些理论并不符合客观规律,用马克思的话就是“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消灭的。”我这样论述好像进入了馄饨世界,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切切实实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试图消灭“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做法和理论都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市场交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既有自身的演变发展规律,也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内在的运动规律,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否则,我们就必须接受“规律”的惩罚。
   再进一步说,小品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这个论点或者叫结论,是我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波澜壮阔的共产主义实践中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惨痛的教训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市场是不能取消的,“价值规律”必须得到尊重。尽管当初这些认识比较浅薄,但毕竟开始对一些曾经认为是“真理”的信条产生怀疑。九十年代初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离不开市场,则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是对客观规律的承认,是我们的一大进步。中国共产党应该认识到,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可以说是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进行的共产主义实践的继续,只是我们现在更清醒了,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践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进入了全新的探索空间。但仅仅是为了这个观念的转变,我们前前后后就历经了六十余年。大致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我们是在践行传统理论中马克思的完全空想的、带有唯心主义观念的“共产主义”,最终必然以失败告终。那么后三十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提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到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我们逐步开始了承认市场规律的探索和思想解放的过程;十二届三中全会认识到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但限制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思想飞跃;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尽管当时邓小平不能从理论上给以解释,但这个精辟的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最终使我们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入党章是完全合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逻辑和历史责任的,是改革实践的产物。
   当今中国和平崛起已成事实,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奋斗的前驱和领袖们若在天有灵,想必也会为新中国的强大引以自豪。但是共产党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改革的任务还相当繁重,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尤为突出,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在发展中逐步消灭或缩小六大差别(城乡、区域、工农、体脑、贫富、管理与被管理者),但是由于执政者缺少或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这些差别甚至还在扩大。真乃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那么如何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其实并不复杂,也不难,只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在前面的定义中予以体现即可,也即包括共同占有和共同富裕两个基本特征即可。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共同占有为基础,多种占有方式并存,以剩余价值生产和信用交换为主导,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定义既有继承性,也体现了创新性,同时也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基本目标。显然,这个定义能够更准确的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应该能为大家所接受。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克服市场经济客观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一面,要求我们必须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认识,逐渐提高我们调控市场经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对生产力的破坏,力求实现人类社会福祉最大化。
   总之,剩余价值生产和信用交换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分析了剩余价值这一生产方式,深刻揭示了这一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诞生初期的残酷性和内在规律,甚至把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剥削”方式加以批判,但马克思却没有从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观点和立场出发,阐述这一生产方式具有加速社会财富积累的优势,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的一面。用马克思的话说:“一旦私人资本被社会资本所取代,”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就是积累和分配社会财富的最好的生产方式。因此,作为一个有觉悟的政党,我们面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两重性,只能坦然接受,而不能无理拒绝。只能深刻认识他,揭示它内在的规律,而不能违背它的规律。同时,通过对市场经济的深入研究,让我们在持续的共产主义实践中逐步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