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温州金融改革对提振实体经济无效
作者:何青松    发布:2012-08-10    阅读:29496次   
概论
我要讲的是温州金融改革对实体经济的帮助是无效的,为了改善实体经济引导资本回归实体经济而执行的金融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或者错误的决定。下面我就从民间借贷的整个背景来分解以上的观点,并提出构建经济集群和社会经济模型的想法:
金融及衍生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这话从和说起呢?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温州经济的现状:我从产业结构来分析(这里我指的产业不是传统的一二三产业,而是将产业重新划分为实业、金融业、金融衍生品业三大产业)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
大家都知道我们传统的三大产业绝大部分属于实体经济,而金融(存贷活动)特别是金融衍生品(股票、基金、期货等交易)产业是新兴的产业,社会有了它们才能灵活的调配货币资本,使得各行各业实体经济互通有无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就像我们的商品交换初期所产生的作用是一样的。我们更应该知道合理的经济结构模型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只有形成不同行业、不同产业构成的产业集群(好比部队的作战单位),才能让经济健康发展并在区域竞争中更加有战斗力。我们从辩证的角度来看,金融和金融衍生品行业和商品流通有着同样的属性,其本身并不产生社会价值。所以商品交换如果控制良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之大。但一旦有人恶意垄断或囤积奇居的时候对社会经济的伤害就是硬伤,从以往的经济危机对经济系统的破坏力之强可见一斑。同样我们的金融和金融衍生品行业过度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一定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一颗地雷!而且这颗雷埋在整个社会经济基础上,一旦爆炸,对社会经济将会毁灭性的打击(而中国金融和衍生产品过度发展主要体现在炒作上)。金融和衍生产品的收益就是对实体经济利润的提成。这好比畜牧业对草地的使用,合理的放牧才能使草地发挥最好最合适的经济效益,一旦过度放牧就会使草地在接下来几个周期内大幅降低回报甚至枯竭。这也就是寅吃卯粮。所有我们不反对银行有高额的利润或资产回报,但我们应该考虑实体经济能否持续的为金融和衍生产品带来收益,这个收益超过一定标准就会让实体经济很快衰退,短期无法恢复。
危机的本质
从理论上讲金融和金融衍生品行业所有的利润来源是实体经济,这些行业吃的就是实体经济利润的预期,注意是预期!不是实体经济已经产生的利润,而是预期!金融产品是实体经济的效益预期的直接受益者,而当有人将这些金融产品拿到市场进行销售,也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利润预期进行对赌----这就是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当银行贷款利率高过实体经济利润,这些金融产品交易就会开始活跃,并逐渐形成金融衍生品的炒作现象。这些炒作在中国不仅仅是体现在金融和衍生产品市场,还包括对实体经济中的商业炒作、货物炒作、甚至也会对产业链进行炒作!这时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发展实体经济本身缺乏货币资金而导致资金链紧张,因为大量资金投入到了金融衍生品产业;二是企业原有资金会因为利润过低转投金融衍生产业,加速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因为实体经济的预期本身是不具备价值的,而这样构成的金融链和金融网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一旦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很小的问题就会因为社会信用的问题摧毁整个经济框架。所以真正的危机在于炒作,没有炒作金融产品预期是不会高过实体经济收益的(高过就亏损)。
温州民间资本借贷的盈利取向就是金融产品的延伸和衍生产品,包括商业模式和流通产品并存的经济模式。通俗一点讲就是民间借贷的资本用于了各行各业的收益预期,也就是对经济的持续发展预期的一个对赌。然后将这些预期以高利贷的形式卖给放贷者,这样来形成一种融资渠道。而过多的资本争夺预期收益的时候就形成了炒作。不仅如此,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人就以专门做资金流转业务,也就是炒作利息。同时高利贷的利息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炒作的产品。所以在温州整个民间借贷链中经过层层转手和炒作,利息就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应该不难发现:很多实体经济在得到这些资金后也没用投入到自己的企业,甚至这些资本基本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的正常经营活动中!而是绝大部分都进入了资金炒作、房产炒作等行业。进一步的使社会经济现状出现恶化。
举个例子:最近大家非常关心的吴英案,吴英的经营模式完全就是这种范例!从吴英的经营计划和方向不难看出:她的绝大部分经营都是在对赌社会经济平稳增长!如大量购进房产、奢侈品并进行炒作。所以她的利润大部分来自于经济炒作后的增长预期。所以是典型的金融对冲经营模式!她先预测将来的收益,再给资本承诺收益。如果预测准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资本收益是必须付出的,她就必须亏损。判罪与否就说明国家对金融对冲经营模式的态度。吴英有没罪我不能判说,高息揽存扰乱民间金融秩序这点是有的,只是可能她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扰乱民间金融秩序和高息揽存对社会的危害吧。吴英该不该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社会混乱有她一份儿功劳!中国放高利贷不是强势群体,反而吸纳高利贷才是强势群体!过分的高息吸存造成民间资本的恶性竞争,推动民间借贷走向一条不归的深渊,这应该是对社会有危害的!
所以,民间借贷本身是很合理的事情,而且也应该是很合法的事情。但我们忽略了民间借贷的畸形发展就是我们的不对了!民间借贷的合法和合理性关键是在于利息的高低!如果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很好的,但我们很多人将民间借贷利用起来对内进行炒作,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就不对了。更有甚者以高息揽存的方式破坏经济正常运行规律!所以民间借贷是应该受到合理的监管的范围。
民间资金流通特征
近来社会关注的银行暴利、房产泡沫、股市疯狂、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这些都是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在实体经济中的表现。而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逐渐进入这个陷阱的,注意这里只是危机形成背景。还没形成危机。当实体经济预期效益低于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收益,大部分货币就会以一种游走的形式在实体经济中进行不断的运作,他们会突然投向一个行业,让这个行业出现经济发展预期的虚高或幻象,同时会有很多货币资本跟风运作,于是这些实体经济就不断加大货币资本的投入,来消化这些货币资本,同时先期投入的资本形成了较高的收益,但实体经济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资本在运作中并没有社会价值的增加,但因为资本迅速的聚集让部分人从中获得了很高的收益,所以,这些游走的资本就会突然撤离该行业,这个行业就直接面临了崩塌!这个行业看到有利可图,于是自己也按耐不住组织资本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因为他们有实体经济作为抵押或保障在民间集资更加容易,所以这个游资就不断的长大,不止如此,包括我们很多国有企业和银行也不断被卷入这个行列中。进入一个行业就推高一个行业,突然的撤离就使原有的经济轰然倒塌。温州民间借贷早已不是温州一地的问题,而是席卷了全国范围,民间资本数量之庞大,运作之活跃,令人咂舌。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游资的特点:
•     无人能掌控,不是那一个人说了算的---神散
•     容易集中逐利,跟风运行----聚集性
•     流通速度快,运作时间短----快聚快散
•     总量大,数额极大-----超过20万亿
•     投机利润高容易带动其他资本介入----带动性
•     市场正常运作是不可能出现暴涨现象----投机性
•     在一个行业或产业停留时间短----时间短
•     干扰正常市场秩序,带动更多资本介入,使资本加速脱离实业----破坏性强
说了这么多的理论,下面我们来对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过程来进行描述吧。
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些民企面临着这么多问题,他们收缩产能从原来最高产能缩掉三成是普遍现象,也倒还没什么大问题。这些企业和个人一些手上有闲散资金就没有地方来保值或增值了,再加上央行利率不断上调,个别依赖资本生产的企业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向民间吸存,以应对不断上涨的财务成本。同时,因为大量的闲散资金投入股市、房市、期货和其他金融衍生品,并且部分资金投向关系民众生活的农产品如“姜、蒜、豆”等等,这些不断的炒作给这些部分闲散资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利润。这也促使民间资本愈来愈集中进行炒作。刚开始只是少数游资运作,逐渐这些依靠资金的企业也到这些领域来淘金,以对冲自己企业财务成本的增加。这当中也包括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都开始逐渐介入到这个产业中。这些资金越大,就逐渐进入部分实体经济,而这些实体经济本身不需要庞大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已经将这些行业推向了虚高,同时08年到09年政府4万亿救市的投入。实体经济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于是开始不断扩展自身规模,到这些游资发现投入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收益的时候,但因为不断追捧还是部分人有较高收益,再加上经济并没有出现大衰退,这使得民间资本达到了非常活跃的状态,而那些不依靠资金发展的实体经济却因为制造业极低的利润和不断恶化的市场环境再也坐不住了,纷纷以自己企业为保障吸纳民间资本投入炒作,这时候整个民间资本的活跃度才达到疯狂的临界点。依靠资本生产的企业面临了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他们为了使自己的资金链不断裂,不断以饮鸩止渴的方式向民间引入更高利率的货币资本,民间资本出现了供不应求导致利率不断继续攀升。这使得整个温州甚至延伸至全国范围的民间借贷逐渐形成了一张无形由利益链构建成的巨大网络,并盖在了实体经济的头上。所以这时候的实体经济危机并没有爆发。终于有一天,欧洲爆发了债务危机,中国外贸开始再次出现萎缩,国内股市开始大幅下挫,下跌近千点。同时,随着国家对农产品炒作的严控,对房市采取高压态势进行打压,高收益的土壤被彻底摧毁,但集资而来的利息还得继续还,部分企业咬牙坚持着,终于在江南皮革第一个倒下,看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无望,很多人都承受不了压力纷纷出现了跑路或跳楼的现象。
民间借贷危机还将继续扩大
这种现状仍然存在,虽然危机爆发以来因社会信用降低了,但只是让民间金融高息揽存暂时停止了利息和规模的增长,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它,将来一定还会集中爆发!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这个论点:
第一、规模上:它的大规模发展绝不仅仅在温州一个地方,这种模式早已推广到了全国范围。这样构建的网络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包括很多国企和银行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参与了这场游戏。如果说温州总规模可能突破8千亿的话,全国范围这种模式占用的货币资本就绝对超过数万亿!
第二、带动性: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使得民间资本的炒作有跟风习惯,而且有极强的带动性,能带动更多的资本投入到这些炒作中!
第三、可用资金总规模:而目前中国M2已经接近90万亿,居民存款总额超过38万亿,企业存款超过41万亿,境内贷款超过60万亿。也就是民间可用货币资本总量超过100万亿。这个雪球会继续不断膨胀,当规模超过30或50万亿的时候,按照当时的利率30万亿的资本在一年内预期收益很容易超过100万亿。
第四、还未曝出的总量:在已爆出的资金链断裂的涉及金额还不超过300亿,还有至少6000亿的温州民间资金活跃在借贷链上。还有大量的高利贷还仍然存在,而且是由实体经济承担着大部分的利息支付责任!这也造成了温州本地实体经济的压力更加大!
第五、还有更多的人急切进入该领域:本次的爆发点未在最高点,源于国家及时对房市、股市、农产品等多个领域的炒作进行了打压,也就是说本次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导火索还不是实体经济。同时这次的爆发还不是中国经济最危险的时刻,所产生的后果还不是最坏的,如果任由民间资本继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的破坏远远超过现目前的程度。
金融改革后民间资本走向分析
实体经济发展受阻,金融需求就一定下降,所以利息也应该走下降通道,但民间借贷反而更活跃,利息更高,这本身就是反规律的现象。所以,政府对房市、股市和农产品炒作方面的打压成为压垮民间借贷的直接原因!银行高额利息、企业艰难的生存环境、社会超量的闲散资金成为推动民间借贷危机最基础的推手!
金融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民间资本的运作阳光化,那么这些资本会往那些方向走呢:
第一、就如大家都希望的:借贷或入股进入实体经济。在下一章的分析中我已经给出了答案:民间资本不会回归到实体经济中,就算介入也是短时的。企业本身问题没有解决,企业有钱了自己也会转做投机;
第二、个人对外直接投资:个人对外投资有两种方式,一是海外创业,二是海外并购。我们看到的,中国极度缺乏对国际经济法律法规研究深入的人才,要么懂法律不懂企业经营,要么懂企业经营不懂法律,这两者无法有效的结合起来,盲目的对外投资风险是极大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一些盲目投资产生血本无归,受伤害的还是老百姓!
第三、国际市场产业链炒作:比如石油、矿石等各种原材料或工业必须用的原料的炒作和控制。相信中国人有这样的能力去操控这些货物,但所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当然风险更大!有谁能和国际一些大的财团甚至一些国家的财力相比较?有谁能和国际经济、期货等方面的老牌操作大鳄们抗衡?照样可能出现亏损,甚至极大的亏损,受伤害的还是老百姓!
第四、国际金融和衍生产品炒作:金融和衍生产品我就更不用说了,国际那些大鳄们就是虎视眈眈的等着我们进入他们的圈套呢,以我们目前金融人才的能力和华尔街的那些人对抗,简直就是送死!
第五、对外进口:对外进口也需要大量的行业人才,同时还必须对经济、产品、管理等多方面的全能型人才才能合理的控制成本等。同时也需要符合国内实际需求的类别,才能有效配合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这条是可行的,这样才能降低国内流通性,从而降低通胀压力!最后一章我有详细的分析。
第六、对国内各产业进行炒作:这条本身就是走不通的,但也是最容易犯上的毛病,一旦大量资本投入到这个产业,将来对经济负面影响完全可以用“超强台风”来比喻!
一年以来国家对房市股市打压,包括对商品流通的炒作进行严控,使得民间货币资本总量呈爆炸式的增加。政策没有正确的疏导民间资本的流通问题,反而还在扩大流通性,民间货币资本必然大量增加,但这些资本找不到高收益的投资途径就一定会再次催生民间借贷乱象的土壤。那么目前我们从房市、股市等金融和衍生产品交易中挤压出来的大量货币资本该怎么办呢?前几年国家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投入到铁路建设、公路网建设等,据有人测算出去年GDP中超过27万亿的资本投入到了这些行业,但这些仍然解决不了民间大量的货币资本在无法控制的状态下四处乱窜来扰乱经济正常发展秩序。到那时候中国的经济就变成了一个胀大到极点的气球,任何一个链接当中断裂,就会使中国的经济像气球一样炸掉。到那时,不要说小小的经济范围,就连整个社会的政治局势都可能受到冲击!
实体经济经营困局
我们从企业经营环境角度来分析一下:温州实体经济长期以来一直都存在如下问题:
经济增长带来大量资本投入,固定资产占有率过大
货币资本脱离实体企业,使企业资本成本过高
通货膨胀加速使员工工资面临大幅上涨压力
单纯制造加工业占有大量人力资源造成员工不足
创新不足,在产业链中没有竞争了导致利润率极低
管理费用上去下不来,管理缩减困难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直接生产成本上涨
管理不善造成资本积压,库存量大资金周转困难
订单不足,产能过剩严重
内销广告投入太大,市场拓展困难
外销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大且需求疲软
大家可以看到以上十一大问题导致实体企业本身就面临到了企业盈利困难更不用说发展机会了,而且国内实体经济遇到的那十一的问题同样找不到很快很好解决的途径。又还有多少企业需要贷款来发展企业?实体经济本身就是发展前途渺茫,根据我们前面分析的实体经济的现状和目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状况来看,实体经济暂时在成本管理和发展战略上有问题,必须因地制宜的作出调整,不然就算你给他无息贷款对他企业也无济于事,只能缓解他对民间借贷利息的压力,时间久了连这些贷款本金都会被民间高利贷吞噬掉。这样的企业民间资本谁愿意借贷给他?谁愿意给无保障利率低于银行的企业?所以温州实体经济缺乏金融支持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只有极少数民企属于依靠民间资本,而且需求量也不大,同时这些企业那一家没有参与到金融和衍生品产品的投资。
整个沿海地区民营企业中依赖出口的企业至少在一半以上!广交会一期成交额同比略降欧美市场下滑约三成!广交会素有“外贸风向标”之称。本届广交会一期产品以电子家电、车辆配件、机械建材、五金化工产品为主。虽然广交会组委会不再发布分期成交数据,但从机电商会和五矿商会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交会一期总体成交并不乐观。《经济参考报》记者23日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获悉,在刚刚结束的第111届广交会一期上,机电产品和五矿化工产品成交均同比下降。机电产品累计成交额188亿美元,较上年春交会同期小幅下降5.5%,占全部成交额的83.9%。五矿化工产品成交44亿美元,比上年春交会下降6.23%,比110届广交会下降7.67%。受欧债危机影响,广交会一期欧美市场成交下滑明显。与去年同期的春交会相比,机电产品与欧盟、拉美、美国 成 交 分 别 下 降 了3 0 .9 %、18.5%、41%。五矿化工产品与欧盟、美 国 成 交 分 别 下 降1 1 .5 4 %和19.15%。人工成本持续攀升对包括宏乐玩具在内的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极大挑战。据统计,2011年以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25个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22%,而外贸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幅度还要更快。“除了工人工资,人民币升值也压得企业喘不过气。”在宁波宁兴国贸实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外贸的马新奇一脸无奈,“现在人民币走势还相对稳定,以前汇率一波动,企业几个点的利润凭空就没了。
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早在去年10月份我就提出过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可以正确引导民间货币资本有序和合理的与中国实体经济打个组合拳,使得中国经济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并在全球的经济竞争中增强竞争力和战斗力。同时,3月28日温总理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结构调整也有基本相同的战略想法。中国的经济想要取得长足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新考虑经济结构模型,并进行长期的组建。将更多不同经济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的经济体形成经济集群,才能真正在全球的经济竞争中得到强有力的保障!经济格局和部队的军事格局是相同的道理,没有组合作战,这个部队的作战能力就无法有效的提高!不管是大团队达到多军种协同作战还是小团队小到一个班的作战单元。
下面我提出解决本次危机的初步措施或可以称为临时措施(可坚持十年但还不属于整个社会经济模型构建的范畴):
第一、对国内单纯生产加工企业、高耗能企业、附加值低的企业、环境污染过重的企业、包括代工业、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设备密集型企、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源消耗型企业、没有在产业链中有自主竞争力的企业(包括钢铁、石油产业)进行加速淘汰!淘汰的方式有三种:
1、  这些企业进行优化组合整体迁移到国外的欠发达地区;
2、  这些企业进行优化组合整合对外进口产业,给欠发达地区提供设备和技术来降低进口成本;
3、  这些企业重新调整战略改善管理(将企业的生产线产能拉平衡、物料供应配套控制加严监控力求做到所有物料科在三到五天内可以全部生产出产品并不剩下任何合格半成品或零件),并加大创新开发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等。
第一、   国内现有优势企业可以趁机优化人才结构,调整企业战略,不断提升自身在行业、区域乃至国际环境下的竞争力。
第二、   国内加大国际进口,但是结构性进口:规模性的能源、原材料进口、包括简单加工零配件进口。
实体产业结构重新得到优化,对国内经济结构的好处有:
1、  原材料价格下降;
2、  国内大量的闲置货币找到出路;
3、  企业减少对员工人数的依赖,并优化人才结构;
4、  实体经济重新正常发展让部分社会闲散资金回归实体经济;
5、  国内流通性紧缩产生的通胀压力减小;
6、  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小;
7、  国际流通性放松产生国际需求逐渐回升;
8、  企业成本压力减少;
9、  房价、股市平稳增长,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