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发展方式不转变将无法保增长
作者:江小涓    发布:2012-11-15    阅读:11747次   

    很高兴接受学会邀请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跟大家做个交流,说实在话,到底能不能来开会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确认的,到底讲什么内容,我也思考了挺长时间,因为会比较专业,前边统计局总经济师也讲过当前的形势,我选了一个角度,希望大家能够有点兴趣。转变发展方式,从“九五”计划开始,和现在讲的转变发展方式是相同的,这个事情在进展,但是没有达到完全满意的效果,现在再强调转变发展方式,能够走多快、能够转到什么程度确实有疑问,我们就想说这么一个例子,现在讲转变方式,基本面形成了,应该做可以加速转变的预期,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各种市场主体还是要做好准备,因为环境可以发生比较快的变化。

    这轮危机我们又走回来了,从2008年一季度、二季度往前,大概持续十年时间,中国经济一直平稳较快发展,速度在10以上,年度波动就在一个点左右,通货膨胀率、物价水平也比较低,发生变化,受到金融危机外部影响和中周期调整规律的影响,随着非常快的往下走,2008年最后两个季度中间以两个点的速度往下走,但是我们的恢复很快,2009年第一季度到6.1%低点之后恢复,物价有明显的U型起伏,和其他国家比比,四个季度中间又回到2007年四季度、2008年一季度起点上,除了韩国,我们是第一个回到危机前水平的,应对危机是很有效的,经济也是稳住了。

    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间,包括总理最近多次讲话中,都在强调回升向好,问题在哪儿呢?从中短期来看,外部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从美国到欧洲一个一个国家都存在着深浅莫测的风险,从国内来讲,内部“两难”问题非常多,比如增长和通胀是我们始终面临的困难,经济要继续增长和现在很多行业产能过剩也是两难选择,我们讲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很大程度上会向技术和资金密集的行业转变,很多“两难”的问题要处理。更深层次的挑战是中国高增长30年以后会面临发展中经济体在这个阶段共同面临的挑战,高速增长30年之后,一个经济体保持速度的压力会加大,我们挑了一些所谓样板经济,1960年以后很多经济体创造过增长的奇迹,此前没有经济体做到过,有哪些呢?韩国、中国香港、泰国、印尼是样本国家,每一个柱体是加速十年之后的增长率,这是二战以后表现最好的经济体,有些经济体前20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到第四个十年时候还要保持6%、7%、8%这样的速度几乎没有一个经济体做到了,可以讲韩国做的最好,从1962-2002年40年中间平均增长达到8%,印尼保持2个十年的高度增长,我们都觉得日本的很好,其实日本在7%以上速度只走了两个十年,第三个十年调到第二个十年一半,第四个十年调到3%,第五个十年几乎是零增长。拉美两个典范国家是墨西哥和巴西,都保持两个十年。如果在7左右这个位置再有十年,中国就是现在经济史上的奇迹。从二战以后有37个经济体保持过两个十年7%以上的速度。稍微大中型的经济体,目前保持四个十年高速度特别第四个十年保持住高速度的我们还在看。

    这些经济体为什么保持速度压力加大,我们学他的经验,好象回避掉了,韩国弱点是从90年代两次危机开始,可以说内部经济体不健康,一停下来内部大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就会显现,另外还有债务问题,一旦经济出问题,内部和外部都出问题,就下来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人80年代是所谓回归预期,人才和资金都转走了,90年代是现实带来的变化,国内大陆不开放时候,他们作为桥梁纽带,作用非常明显,大陆自己开放以后,这种位置在逐渐的衰减,泰国也一样,碰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印尼既有外部危机问题,又有内部政局问题。巴西一次货币危机、一次资本危机。现在我们很关注第四个十年稳健发展问题,可以说每个经济体都有很特殊的因素,防止再发生他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能够保持住稳定增长。

    比如要素转移带来的增长空间在缩小,带来长期成本的上升,这些是非常基本的变化,然后人口老龄化,干活人少了,需要赡养的人口多了,一个经济体高速增长二三十年以后就遇到挑战,挑战有多强呢?我们看一张图,什么叫要素转移带来的增长空间在缩减呢?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排第一位的是生产要素从低产出部门向高产出部门转移,传统农业就是低产出部门,纯粹从增长角度讲,非农业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是非常高产业的,最重要转移是两项要素:一个是土地,一个是人,这是2007年数据,劳动力在农业中间创造的增加值就这么多,这是非农产业中劳动力产值问题,农业中间的比例大概是5倍多,非农产业中间的比例是10倍多,在工业化初期时候,所有经济体都经历了生产要素从农业领域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在高速增长二三十年之后,这种大规模转移的空间基本结束了,我们现在面临很大挑战,中国老龄化转折点大概在2012年。我们讲回升向好不等于根本的好转,归结成一句话,前30年增长方式如果不转变,我们很难预期我们能预测现代化过程中的趋势。我们到了必须要转变方式才能保持住持续增长的转折点上了。

    我们讲了多年转变,我们凭什么相信现在讲转变就会实现?凭什么想转变?到底有什么变化,讲了十多年转变,并没有彻底变化,虽然在进展,下一步为什么转变会走的比较快?或者我们比较有信心呢?真不是喊一嗓子,应该有很多基本面在形成。转变发展方式,指在经济面上提几个最基本的要求,现在讲转变经济发展,大概有内需、外需协调拉动,前提是继续扩大外需,前30年继续扩大内需,外需持续增长拉动作用比较大,外需还需要继续发展重要作用,跟上总需求的扩张,内需要做出贡献。第二科技贡献要加大,原来靠不断增加新的土地、建新企业、建新的开发区保持增长速度,这条空间缩减之后,就是现有企业、现有生产要素,产出也要增强,我们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是继续新投入大量生产要素,“八五”时候讲创新重要性,“九五”讲基本支撑是科技进步贡献加大,最近一直讲自主创新,这个转变会不会出现和发展方式转变有根本关系。从这两年形势来看,环保和生态和转变方式约束性指标。第四个转变方式,就是要提高开放水平,如果开放整个层面还是在低水平扩张,涉外部门在中国经济中是比较大的部门,开放水平的提升也是转变发展方式非常重要的要求。

    下一步加快转变速度的条件就在最近几年形成,扩大内需有很多有利条件,我们讲三条:第一,有空间,一个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叫国土整治,量非常非常大;二是产业升级,从产业角度讲、从技术角度讲;三是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就业和同类国家比大概差12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重差9到10个百分点,服务业放量空间也是非常巨大;四是城镇化,涉及2亿、3亿人进城以后带来的服务需求、居住需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都可以放量,美国在危机时候也想通过扩张需求支撑经济的增长,最近发现高速铁路,很高兴,原来技术层面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到位了,要把中低面往下落落,包括高档传统产业,服务业比重已经到80%以上,肯定没有继续扩的空间了,城镇化也没有什么空间了,虽然把钱拿出来了,但是就是没有实体经济,最后钱憋在金融体系里,我们增加的投资几乎都进到实体工程里。第二,我们有基础,从企业、国家来讲,我们都有基础,包括老百姓的消费,银行体系资金也是比较充裕的,这也和发达国家不一样,银行体系始作俑者,自顾不暇,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还是政府,发债都有余地,我们还是非常有基础的。第三,有意愿,中央和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意愿非常强,如果讲中国过去30年或者当前的发展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中国特色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外的政府确实不操这个心,我们讲对GDP看的太重,有时候发展上不择手段,总体上看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正面作用还是非常清楚的,另外居民也有储蓄意愿,中国是迅速走上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天然应该有比较强的储蓄,储蓄无非就是合理分配,自己在慢慢变老,中国特殊人口政策是倒三角形人口结构,需要进行储蓄,这是必须的选择,一个劳动人口要抚养多少非劳动人口,现在我们处在有史以来最低点,我们大概有4个10年正好和我们预计的高速增长重合的,此前我们是高抚养比,有人说七八十年代时候过抚养比还是保持经济发展的势头,再回到高抚养比的时候,结构完全不一样,蓝色是儿童抚养比,黄色是老人抚养比,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夫妻俩带四个孩子,然后加一个老人,年轻两口子可能要抚养四位老人,这种抚养比,无论对经济宏观面的压力,还是对抚养者和被扶养者的压力都非常大,我们小时候老人经常讲孩子长大就好了,儿童抚养比是朝气蓬勃的,老人为主的抚养比是绝望的,越老越难养,但是我们又很愿意养,谁也不能说不愿意养,但是是非常沉闷的。面对这样的社会,特别是老人为主抚养比,自我提前储蓄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中国高储蓄是有国情和人口特点在里面。空间、基础、意愿缺一不可。

    科技贡献增加的有利条件会不会出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技术的供给只有40%左右是内部做的,我们只有20年数据,20年一直是一条平线,只有40%左右技术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讲下一步要增加科技贡献,能不能实现?最近三、五年基本面正在形成,首先不依靠科技,依靠劳动的投入、依靠低成本的优势,这个可能很难维持,实际上上升压力从2004年已经出现了,中国已经连续六年劳动成本保持持续增长,劳动成本的上升,也是有利于收入分配的,更是有利于出现技术替代劳动的技术的,因为劳动成本增加的非常快,科技贡献的增加,不仅体现在高科技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中间,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包括在内,比如服装、箱包、鞋帽,这是第三条生产线,十三四个工人走一条线,危机以后,去年9月份我去看了一下这家企业,在迅速改,他说基本用不起了,员工从2008年的9月份1200多块钱到2009年大概1800多块钱,而且员工流失率从7%到20%多,企业怎么办呢?企业把1/3线全部改掉,改成一个员工看着一套设备,全是自动的,一个员工替代了13个员工,增加了一套大概20万左右的设备,除了一线员工之外有设备的检修维护,一个员工一年成本大概4万元,8个员工半年设备钱就出来了,以前雇不起设备检修维护的人员,这两一年线员工非常贵,大学生工资没有涨,还是3000元。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买了两台全球最好的生产设备,全球一共有四台,精密程度和制表设备完全同步,现在缺的就是品牌和知识产权,在外观和知识产权上绕不过去,得用人家牌子,劳动成本的上升会带来整个结构调整迫不得已的动力或者压力出现。

    我们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能力,生产一台全新概念车,拿千万美元,三万台、五万台、二十万左右一台时候,研发出一台车没法分摊到产能上,成本比较贵,现在在制造业中间中我们是第一大厂,应该有三四百个单个企业是全球最大的企业,有了最大生产规模就敢进行研发。我们有优势的配套体系,我们老说中国创造神话,关键是整个国内有一套非常成熟的配套体系,车拿到海外设计也很不错,设计时候国内有非常成熟可靠的配套件,配套体系在国内的形成,包括队伍的形成是过去二三十年无法完成的。

    高水平人才的跨国流动,这是现在高技术行业出现的非常重要的特点,纯粹制造为主的时候人才的重要性受到限制,现在我们这种产业非常多,包括服务业中的咨询。全球五百强在中国比较大规模制造企业有1700多家,到2007年12月大概五百强中间在国内1700多家的大型企业有一半回到国内,中国储备了几十年,学习了几十年,国内既可以提供事业平台,也可以提供收入和生活平台。

    研发投入在大幅度增加,去年大概超过5500亿,从绝对量上讲已经是全球第二位了,日本730多亿。

    我们讲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产业技术的发展,是有经济问题的,点不到,光有精神和心愿很难操作,核心技术突破,配套件没有,怎么能突破,如果花两年时间做四万次重复试验,花很多钱设计出一台新设备,可是国内产能不需要,国际上也没有认可度,到产业有了规模,需求开始放量,规模经济开始出现,所有配套企业起来,研发投入增加,核心技术持有者开始往回流动,这是中国特别重要的拐点,这是转变方式非常重要的支撑。

    开放促转型的有利条件,我们都是出口最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前讲开发促发展,现在开放应该促经济结构的转变,这方面条件是不是具备,我们也说几个想法:一个现在开放最重要的是引进可以提高生产率的条件,指的什么呢?比如技术、人才、观念,这些东西往往需要一个载体,需要资金作为载体进来,有人经常讲中国现在这么多资金,为什么还吸引外资,猛的一听是个问题,我们再反着问一句,美国是全球资本最富裕的经济体,美国是跨国投资净流入最多的国家,英国是全球金融中心,英国也是全球资本进入最多的国家,从直接投资的角度讲。资金的流动不仅仅是短缺、富裕的问题,是在那投资有没有最好回报的问题。第二全球要素流动中间,到目前为止资金是最主要的载体,一揽子的要素可以通过资金进行量化,下一步我们要的资金不纯粹是一点钱,一个外资背后跟一个全国计划的团队,人是在国外很多大公司做过的,客户就是原来服务的企业,设计、理念、资金、市场不境外的。第二进口一些短缺的资源,进口短缺的资源。下一步自然资源是制约发展的条件,下一步往外走和引进国内资源,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进口,下一步中国的发展会受到特别大的约束。

    以往以开放促增长促就业的意义重大,我们老讲中国国情,有些学生在国外呆一段时间回来之后说江老师你要能把我的材料递给领导看看,中国的问题三年就会解决,我们有四张重要图,这是第四张,这是什么图呢?是中国最重要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比例,作为生产国在全球地位的判断,是量化的判断,劳动力占全球23%,经济活动需要发生,除了劳动力之外还需要土地,油气资源站全球3%,1980年投资能力只占全球1%,研发投入只有0.5%,中国在全球来看,劳动力资源及其丰富,其他资源都短缺,国内要素是严重失衡,不匹配,带给我们的选择是很有限的,首先一定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其它经济体一份投资、一份土地吸引一份劳动力,我们就业就是很大问题,我们特别希望一份其他要素吸纳两份、三份实质更多劳动力,劳动也是比较廉价的,劳动既廉价,又非常迫切需要就业,中国肯定要走劳动密集型产业这路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受到需求结构的限制,国内需求结构不能匹配劳动密集的产业结构,所以还要往国际市场上走,因为是国际比例,很多国家跟我们倒过来,比如美国在很长时间里投资和研发投入占全球1/4,劳动力只占全球4%和5%,劳动力非常贵,其他要素相对比较廉价,如果全球化之间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中国劳动力可以到其他国家形成就业机会,我们要的工资很低,但是全球化中流动性最不好的是劳动力,既有移民的问题,又有当地政府压力问题,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一定要理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就是劳动力的出口,只是我们出不去,搭载在产品上,先物化到产品上,然后再出去,很多人说干吗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劳动的报酬占产品价值的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肯定拿到生产过程中,没有利润,利润是投资的回报,有资金的都有是钱人,靠劳动收入就业拿回报的是中低收入,靠投资的是相对有钱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三条路把短缺的资源引进一点,我们引进很多能源,前20年我们一直提能源自主,研发投入代表技术能力,这么点能力匹配这么多生产要素肯定不行。给定了中国这张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来把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变了,我们引进过先进生产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尽可能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第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给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第三匹配国内的需求。

    这是工业平均吸纳就业的能力,上边是出口产业,最典型的出后产业文教体育用品百万产值吸纳20个就业人口,3倍于工业平均值,纺织、服装、鞋帽也是3倍于工业平均值,在同样GDP产出中吸纳就业能力很强,刚才那张图没有变化时候,作用非常强,而且这些产业都是非常完好的,单位GDP中间土地用量、资源用量、环境开发都要低于工业平均水平,很长时间里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国情所决定的,现在发生变化了,劳动力占全球比重下来一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全球的11%,是真正的资金、研发大国。现在的风险在哪儿呢?这块的积累还可以继续增加,由于中国新的劳动力增长人口在减缓。这还和原来的资金和技术都是全球流动性要素不一样,油气资源还是可贸易的,比较大的压力出现在耕地和使用不同产品上。

    开放促转型的有利条件,可贸易资源的进口,现在总体来看油气资源价格上会有些问题,海外投资还可以获得收入。不可贸易资源怎么办?包括水和土地,一定要理解虚拟进口的含义,中国大豆进口三千万吨、四千万吨,进口量非常大,2008年3700万吨大豆的进口,是什么概念?用的土地大概是黑龙江省现在大豆种植土地面积的5倍,大概需要3亿亩土地,如果现在进口全部转为国内自主,大概需要3亿多亩土地,这就要做选择了,一个我们能够种豆子的地非常局限,除了生产大豆之外,相当一部分进口豆子经过压榨之后再出口豆子,还没有把用水量算上,用水量比用地量更大,我们说一句白话,进口大豆是进口土地,什么叫虚拟贸易?跟出口商品是出口劳动力大体一致,从长期看,全球是什么趋势呢?日本进口的农产品含的淡水超过日本本土农业的用水,全球农产品贸易的60%以上不是盯准粮食,盯的是背后的虚拟要素。下一步全球化往哪儿走?通过实体资源交换之后把不可贸易产品搭载在可贸易产品上进出口。当然多了会影响国内粮食安全,会影响种豆农民的收入,在这样需求量基础上完全靠国内自己种肯定不行,这类资源还有很多。下一步就业,还是有很大压力,起码十年、二十年时间里,劳动力作为相对富裕的要素这个核心不会变,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给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是匹配国内每年六百万、七百万、八百万以上大专毕业生的岗位,希望给全球提供服务获取更多的就业岗位,空间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服务业开放的空间很大,这是2003年时候很成规模的企业,用人很多,地非常节约,基本没有污染,给跨国公司做表单业务,汇总全球的业务量。这个企业在大庆,到这工作的孩子全是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大庆服务业工资报酬是400元,在这个企业里工作800元,稍一加劲1000元,他们非常珍惜这个工作,他们说老师,您觉得我们是不是白领,他们很珍惜这份员工,咱们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咱们没法说这份工作不能干。员工工资在2008年平均3000元,在往高端外包服务方向走。国内有一家企业给美国当保安,跟交通台一样,三面墙上全部是视频,给美国高档社区和商业机构做保安,好处大大的,晚上不上夜班,没有夜班工资,工资水平大幅降低,另外我们员工收入在增加,需求量很大,实际上在美国就业,但是在中国生活,收入挺高的,460多万人,就业量很大,如果从一千多块钱变成三千块钱收入,对文化等等方面要求并不高,只是眼神要好,他们选员工很有意思,先看人,然后再看视频,首先能认出人,不需要出警,看着就行了。有多大的量呢?这个公司绝对保密,绝对不能让美国高档社区居民知道是万里之外的中国员工给他们当保安,如果这样社区档次就下去了,北京也有,我们有很多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三四十岁,有几千块钱的收入,而且不用风吹日晒,我看的那家公司是评价第一的公司,员工非常敬业,他们进行考试,经常测试你是不是时时刻刻全神贯注的看,我们员工没有放过一个环节,印度员工还有差错率,我们员工最敬业,他们有一点抱怨,就是谎报军情,有点变化就上报,非常敬业。这是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公司,1700名员工,非常好的企业,通过开放促进转型服务业的发展,节能减排,两型社会,白领岗位,下一步还是要高度重视开放。

    从根本上讲,全球化根本不可能逆转,是非常多的因素自发造成的,不是几个人设计的阴谋,不能逆转的原因是凡是金融危机出现,凡是全球危机出现,最后解决的结果是全球化程度提高了,道理很简单,各国危机程度不一样,最糟糕的国家怎么走出来,危机出现之后会出现一些困难的企业,危机的过程就是全球化水平提高的过程。IT泡沫破裂后企业国际提高,最大的25家危机之前全球化程度48%,危机之后上到60%,日本最低,大企业非常内敛,多少年很多大企业全球化程度就在20%左右。在1993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蓝色的是之前的十年数据,1996-2006年的数据,这是单向指标,北美大概是这样的数据,银行业比重的提高非常缓慢,大概三年一个百分点,在过去十年中间将近1.5个百分点,都一样,企业出问题了得需要别人救,结果是全球化水平提高。一百家最大的所谓评价最高的准备出售科技企业,五年、十年以后才能见效,停那前功尽弃,和美国谈的只有11家,和印度谈的只有7家。全球危机基本不是全球化倒退。我们很难想象全球化最后回到自己造衣服、自己造鞋、自己找油,全球化会有波折,程度会有变化。

    我还是有一点担心,毕竟我们是很专业化的听众群体,我原来在社科院工作时候跟企业联系比较多,但是到政府以后确实不太了解,好在两、三年以前组织了整个服务业的全球服务发展的研究,我两个学生做的是金融和保险全球化,有一点点理解,如果讲前30年是一个发展模式,现在有很大变化,一定会使不同产业、企业和不同市场风险分布发生变化,新产品增加和老产品淘汰加速,一个国家收入从每一个档往上走的时候,正好就是一些大的服务业产品调整加速的时候;商业模式的条大量专业化小公司出现以后,外包会成为服务业特别重要的趋势,小公司保单设计、产品设计这块专业化持久非常高有专门的设计公司,调整非常快,员工管理和重组是另一回事儿,随着转型升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多点从业、多个东家的服务方式会出现的比较快,在核心人力资本非常重要的行业里,劳动力管理的数据会变得非常大,服务业发展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什么概念呢?1981年时候我们家买第一台电视的时候大概是17寸平面电视,1000元1987年买17寸彩电时候将近3000元,1980年我们家雇一个保姆20元,现在1000元可以买一台21寸平面彩电,但是雇一个保姆得多少钱,同样看一台电视、雇一台保姆,1980年时候制造为主,2008年时候消费为主,服务业增长由“一实三虚”构成,一实就是新服务的增长,第二切割,原来服务包含在更大流程中间,现在切出去了,原来自己调研、自己设计、自己运输、自己仓储,第三家务劳动社会化,带来什么呢?带来在纯粹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中间金融、保险、教育、医疗、咨询很多行业的员工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比较大,核心员工的重要性会凸现出来,带来人事劳动管理的重大挑战,这是很大的挑战,社会保障体系加速转型,经济转型特别是经济社会转型中很重要的就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去五年、今后五年社会保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强制性社会体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转型以后对市场主体带来的变化非常大。

    结论:论证一下转变发展方式讲了多年,这次是真的,真要变,甚至有些变化的结果也许不是我们最理想的做法,不变不能保持增长,原来制约变的最重要因素一个是劳动力成本因素,第二技术上不去,转变肯定加速。第二,影响面非常广。第三,早做准备。

    我就讲这些,准备的很不充分,对这个行业了解的很不够,由于时间限制,不能跟各位进行充分的交流,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跟大家交流,特别是感谢克穆主席专门过来,也感谢罗会长、感谢保险学会的邀请!谢谢大家!

(本文系作者在2010年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