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以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愿景
作者:蔡昉    发布:2012-12-03    阅读:7962次   
    党的18大胜利召开,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新期待。大会开幕式的气氛和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做的18大报告,显示出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蓬勃旺盛的精神面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特别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未来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8大报告在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大战略部署,顺应时代潮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愿景。本文择要谈一点学习报告亮点和新提法、新要求的体会。
    首先,报告提出了经济增长目标,但是并不着眼于速度本身。党中央提出201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即在2010年40.15万亿元的基础上,按照不变价格2020年达到80.3万亿元。这个目标十分鼓舞人心,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即从2011年开始GDP总量以接近年平均7%的速度即可达到。考虑到2010-2020年人口增长率不会超过每年0.3%,如果GDP每年增长7.2%左右的话,人均GDP也可以翻一番。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大幅度接近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的11906美元水平。这将为达到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即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18大报告并没有着眼于增长速度,而是强调在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的目标。这为今后的经济增长留出了充分的余地,避免用传统发展方式推进。2010年以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由于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趋势日益明显,投资回报率的显著下降,也使得固定资产投资不可能保持以往的速度,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也会减缓,这些因素使得我国潜在GDP增长率,预计从“十一五”时期的平均10.5%,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7.2%,以及“十三五”时期的6.1%。这意味着,实现翻一番的目标,要求探寻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源泉。
    18大报告重申了发展主题是科学发展,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潜在增长率减慢的情况下,不需要也不应该刻意地用人为刺激投资需求的方式,试图拉高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10年中,消费需求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为4.5个百分点,投资需求贡献为5.4个百分点,出口需求的贡献为0.56个百分点。可见,在西方国家因债务危机等原因仍然复苏乏力,我国面临的外部需求因素不乐观的情况下,即使今后出口需求贡献率为零(0.0个百分点);同时,为促进经济再配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应该减缓,投资需求贡献率减少一半(2.7个百分点),在就业比较充分,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消费需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4.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因素仍然可以达到7.2个百分点,与“十二五”期间的潜在增长率一致,也能满足翻番的要求。
    其次,报告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期待。在GDP总量翻一番的情况下,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就意味着对国民收入分配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结构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为了同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应该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
    使全体人民更充分更均等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需要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还要不断改善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党的16大以来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的10年,但是,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仍然十分明显,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逆转,基尼系数仍然较高。18大报告在这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同时,针对在获得资源和享有机会方面的不均等、不公正、不透明,也是造成贫富差别、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18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以及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中的资产性和财产性收入的严重不均等现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收入不公问题。首先,应着眼于在土地、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依法执法,通过规范的程序,从制度上杜绝权力的介入。为防止土地农转非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剥夺,要加快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确权,严禁以任何形式侵害农民土地用益权。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到个人和集团手上,需要明确和严格界定产权,规范产权变动。最大限度消除领导干部个人的资源分配权力,加强监督和加大反腐、防腐力度。其次,解决已形成的不合理分配的存量问题,应着眼于利用税收手段,旨在调节收入分配的遗产税和房产税等税种应尽快出台。鼓励和推动企业职工持股,也具有一定资产占有均等化的效果。最后,解决由资源不平等占有形成的收入流问题,应逐步解决我国税制结构间接税比重过高,直接税比重过低的特点,提高税制的累进性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第三,报告为改善民生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新目标,部署了新任务。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在党的报告中,这是第一次做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表述,并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要求,是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的一个崭新目标。同时也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三条并行的路径,即第一,吸纳农民工成为城市户籍人口;第二,为尚不具备条件成为市民的农民工,努力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第三,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
    目前在我国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城市化率达到51%的同时,具有非农业户口的居民比重只有35%,意味着没有成为城市户籍人口的农民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仍然是不充分的。例如,在2011年外出的1.59亿农民工中,加入社会养老保险的比重为13.9%,加入工伤保险的比重为23.6%,加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比重为16.7%,加入失业保险的比重为8%,加入生育保险的比重为5.6%。虽然这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大大低于城镇劳动者的覆盖水平。18大报告的提出的新要求,不仅将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覆盖率,而且将把农民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扩大到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救助、子女的义务教育,以及保障性住房等领域。
    报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新愿景和新要求,立足于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眼于改善民生和包容性发展,体现了改革的精神,既鼓舞人心又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必将在今后5年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