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大难点在于,只有保持8%左右甚至8%以上的经济增速,才能确保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因此,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稳增长。
按照十八大报告发展部署,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双倍增”目标。十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翻一番,这个倍增目标相对容易实现。但实现后一个“倍增”难度较大,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或者8%以上,如果达不到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翻一番就很难实现。
据测算,从2010年到2020年,人均收入年均增速在7.3%以上才能实现翻一番的目标。经济增长还要扣除社会积累等很多内容,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不可能完全同步,要用8%左右的经济增速保城乡居民收入7.3%的增速。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较艰难的爬坡阶段。2012年四季度,经济结束了连续11个季度的增速下滑,出现微弱的回升之后,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再次回落,四五月份经济增长仍处在胶着状态,形势尚不明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50.8%,汇丰银行公布的是49.6%,相差1.2个百分点,这给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当前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笔者调研也发现一个比较直观的数据,2011年井冈山旅游区门票收入是2亿元,2012年下降到1.5亿元。今年的门票收入据估计能达到7000万元就不错了,井冈山旅游可谓“门庭冷落”。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形势比较严峻。
如果经济持续下降,那么财政收入会减少,还会影响到就业,企业间的三角债会出现,进一步影响整个经济,影响社会稳定。对这种情况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贯彻落实去年7月份中央政治局开会作出的决定,把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
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稳增长,稳增长就是要通过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回升的态势。因此,保持经济回升,长远看要通过改革释放各种增长潜力;近期看应把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把打造经济的升级版作为稳增长的主要举措。
引导放活社会投资
首先,激活民间投资。现在城市里的经济活动面临很多瓶颈,如交通拥堵、进养老院难、进幼儿园难、停车难等。如果给社会资金一个政策,特别是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把民间投资引导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笔者相信这些问题很快都能够得到解决。
此外,城市的轨道交通、城际高铁也应当引入社会资金,实行股权多元化。至于幼儿园、养老院、停车场,只要把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些问题很快就能够解决,而且能够激活投资。
同时,增加住房供给。现在,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如何稳定城市住房价格,需要调整思路。要从过去以抑制需求为主,改变为增加供给为主,鼓励增加城市的保障房供给,增加普通商品住宅供给,增加住房土地的供给,控制地价、房价,从而激活房地产投资与销售,继续发挥房地产对经济发展的正能量。
堵疏结合调整消费政策
当前,住房、汽车仍是消费的热点,而有些城市正在限制汽车购买。这和扩大内需相关政策有冲突。可通过适当限制使用,提高拥有率,降低使用率,把限制购买变成放开购买,为轿车进入家庭、轿车的生产销售进入良性循环提供条件。像东京、纽约、伦敦这样的大城市所有家庭都有轿车,但是使用率比较低,上下班还是乘坐公共交通,节假日或者急需用车时才使用。
另外,要降低奢侈品的进口关税。现在中国人在外国的采购全世界第一,中国的游客在全世界购物量平均一个人达到三四千美元,而日本人海外出行购物是两千多美元。中国购买的奢侈品占欧洲市场奢侈品的46%,占北美奢侈品市场的25%。这么大的购买量,为什么不能留在国内?适当降低进口关税,使得国内购买价格与国外价格持平甚至还便宜,中国消费者海外旅游也不会大包小包地往国内带了,拉动国内经济不是更好吗?
加大环保投入拉动经济
近日,国务院前副总理曾培炎建议,要以降低PM2.5为杠杆撬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目前,环保部正抓紧制定《京津冀地区联合治理大气污染行动计划》,一共十条,措施非常有力。这十条措施出台后可能对环保投入形成一个热潮,现在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生态体制。
所谓生态体制,就是通过对环境生态的投入,同样可以产生GDP,产生利润,增加就业。也就是说,要颁布一个强制性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家都来执行,达不到此排放标准就关门。这样,所有企业把各自的污染物回收设备都安装上,而且一天24小时开起来,这样就形成了环保产业的庞大市场。利用这个市场机制,拉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使环保投入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各级政府要把提供清洁的空气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现在一般商品都供过于求了,生产资料供过于求了,但是公共产品包括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还是短缺的。这个短缺就要靠政府来解决,形成这些公共产品的一个市场,引导资金投入。
深化两大关键领域改革
首先,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今年8月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有望在全国各地区和第三产业的所有行业推开,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由此,第三产业的税负将降低三分之一左右,第三产业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对鼓励创业将起到重要作用。
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用五年时间使中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50%,也就是再提高15个百分点,可以新增1.1亿个就业岗位。这么大的好事等着政府来做,将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有序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要按照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抓紧研究制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2012年初,时任总理温家宝在“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六项改革任务:放宽准入;建立地方性监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其中,前四项改革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于没有完整的实施方案,改革率先从第四项改革突破了。利率市场化去年发展得很快,但信贷市场不是买方市场而是卖方市场,出现了垄断利润和寻租行为。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社会融资总规模是6万亿,其中银行贷款已下降到46%,非银行贷款、各种基金、债券、信托这类投资占到了54%,银行的表外业务迅速增加,表内贷款利率是7%,表外贷款利率是15%,利率上升2倍、3倍,其中寻租行为明显。
因此,要加快前三项改革,放宽准入、地方性监管机构与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的改革。如果前三项改革仍然停滞不前,靠第四项改革单兵突进,那就孕育着金融风险。所以,要加快制定金融体制全面改革的方案,有序推进,化解风险。同时,满足中小企业、农户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如果金融体制改革到位,庞大的资本存量就可以用来支撑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对当前稳增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