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新形势下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
作者:汤敏    发布:2013-10-31    阅读:11272次   
    近日,市场又再次关注我国增持美国国债问题。尽管有关部门对外汇管理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外汇储备的年增长率已经从2007年的43.3%逐渐下降到2012年的4.1%, 但我国的外汇储备还是远远超过了适度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 各发达国家为救本国经济,近年来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早晚要引起全球性的高通货膨胀。 事实上,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都在建议发达国家提高它们的通货膨胀预期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以外国货币和国债为形态的外汇储备就会缩水。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如何在动荡的宏观环境下使我国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需要大思路、大手笔。 笔者建议应加大、加快把部分外汇储备转换成资产的步伐,选择一些政治上比较稳定、对我国比较友好、又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发展中国家,以投资基础设施开路,配合以企业群为主导的多种投资合作项目,是一个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又有利于投资接受国发展的好方式。
    与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一样, 发展中国家的潜力发挥不出来的最大制约之一就是缺乏基础设施。通过带资建设的方式,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成龙配套的修建港口、公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一则能解决这些国家的发展瓶颈;二则能把一部分外汇储备变成资产;三则能充分利用我国在钢铁、建材、装备制造业中的大量过剩产能。
    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多年的实践来看,对基础设施投资风险较小也不会造成投资接受国太大的财政与经济负担。这是因为它们本身能通过收取港口费、过路费、电费、水费、通讯费等给投资者以回报。
    与国际组织单一地修建基础设施项目不一样,我们可以同时发动一批中国企业与当地企业合作来开发矿产资源、建设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开发项目。 有了基础设施支持,这些项目投资的成功率与回报会比较高。 反过来,配合综合开发项目的收益, 基础设施的投资风险也会比国际组织的单一性项目的投资小得多。 从早期日本、韩国、台湾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经验来看,有协调、有规划的集群式地对外投资, 可以解决单个企业能力不足, 形成一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减少无序竞争的集群效应。
    为此笔者建议:
    利用国家对外援助赠款,与投资接受国一起,先做一个通盘的投资规划,把梯度开发的项目、潜在的投资集群企业,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都做好。可以考虑先在一些周边国家以及在非洲一些政治经济稳定、对我国长期友好的国家先试点,形成示范效应后再逐步推广。
    二.国家加大对国家进出口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的资本金注入,加大对中投公司的投入,同时建立商业银行、投资公司有效参与支持对外投融资的机制。也可以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合作, 对他们的基础设施项目配资投入。 我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股权可以作为抵押,由国家开放银行、进出口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发放长期贷款。 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是可转换成股权的贷款。通过债转股,在一些成功投资项目上银行得到较高回报,以补偿失败项目的损失。
    政府应出面与接受投资的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 像对世界银行与其它国际组织一样,接受投资的国家要对基础设施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担保。
    要对参与这种投资模式的企业有新的融资渠道。最近外汇管理局宣布成立了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由外管局提供资金,委托国家开发银行给走出去的国内企业贷款。就是一个有效利用外汇储备的新的路子, 可在试点的基础上, 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