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谈谈如何解决好养老资金不足问题
作者:郝俊波    发布:2014-03-31    阅读:29183次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普遍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单位和个人上交的保费难以满足人们养老需要,会出现空账,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现今大部分劳动者工资收入低,许多单位资金也常常紧缺,想通过增收保费来满足将来退休养老的需要是困难的,而且这样做必然会削弱人们近期的消费能力。劳动者本人和劳动者单位给劳动者上缴的劳保资金本来就较少,通货膨胀又会使劳保资金严重贬值。假如CPI按年均5%计算,劳动者缴费中间日期到领取退休金中间日期按相隔18年计算,这些年物价要上涨2.4倍,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劳动者领到的退休金只相当于上缴费用的42% 。(医保缴费贬值也可做类似计算。)很显然,劳保局只用收上来的保费给退休人员开支,实际上是把通货膨胀的恶果转嫁给了劳动者,在迫使劳动者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也必然会削弱社会购买力而重创经济。

但是这样的结果也决非是劳保局愿意看到的,他们也没有能力承担通货膨胀带来的恶果,也没有能力改变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也是我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并且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出台了多项好政策,多次指令企业给退休的劳动者涨工资就是例证。笔者认为,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产生的恶果,是必须要做的责无旁贷的,也是可以办到的。为了解决保费不足这个难题,为了克服消费不足,政府应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向劳保局大量注资,大幅度地提高劳保水平,不仅要消除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恶果,而且还要使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在消费不足的时期退休人员的工资应增加的更多些。(医保资金不足政府也应这样做。)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只要政府树立了货币、财政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正确理念,挣脱了财政收支平衡论的束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并且可以避免产生后遗症。

劳保局通过资本运作使劳动者上缴的保费增加,虽然对解决保费不足问题也能起作用,但作用不大。劳保局资本运作(在不能增加国际交易顺差的情况下)不能增加单位和居民的货币拥有量,在这种情况下,劳保局拥有的货币增加必然会有其他单位和个人货币拥有量的减少。例如,劳保局将钱存入银行会有利息收入,但贷款人要支付利息,劳保局在国内办企业增加了利润收入,但必然会有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货币拥有量相应的减少。如果政府向劳保局注资,则不但能解决保费不足问题,而且也不会导致其他单位和个人减少货币拥有量。政府货币拥有量虽然减少了,但可以从央行增发货币中取得收入,也可以向央行借债不还,央行靠增发货币来补充资金,因此无需担心政府会有资金问题。另外还必须指出的是,政府从央行增发货币中取得收入,在消费不足经济中不会产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而且能为抑制由非货币因素造成的通货膨胀提供大力支持,无须担心会产生过高的通货膨胀。(请看,增发货币减少政府债务负担无须担心会产生过高的通货膨胀一节。)

现今(20139月)劳保局正在为延迟退休收集民众意见,我可以直言,在就业问题如此严重的今天延迟退休有害无益,如果是为了解决养老金空账问题那就更错了,这样做会导致劳动者要承受更多的通货膨胀所产生的恶果,加重劳动者负担,使消费不足更加严重。延迟退休显然是错误的传统经济理论误导的结果。

现今有人提出了用住房养老来解决养老资金问题的办法。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得到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得到老年公寓服务,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的一种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来看是一种有助于解决养老问题的好办法,但是如果用我们的创新理论去分析,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办法。

第一,这种以房养老的办法显然是属于老年人用贷款来养老的办法,在这一办法实施的过程中,银行或保险公司会得到利息,贷款人则必然会要支付利息,是一种富了金融大财团而穷了普通民众的一种办法。

第二,现今许多年轻人工资收入低,没有能力买房,本来想通过继承老人住房而节省支出,如果老人把自己的住房用于养老了,许多年轻人就要被迫从银行贷款买房,这就又进一步增加了许多普通民众的利息支出,把许多劳动者锁定在房奴的恶劣处境中,许多房奴甚至会承受大半生的巨大压力,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很不利的。

第三,劳动者创造了物质财富,一个宏观调控良好的经济就应当使劳动者能享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把大量普通劳动者变成债奴,对许多普通劳动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是与以人为本的正确理论不形容的,是错误的传统经济理论过多的倾向于大金融财团的一种表现。

第四,现今消费不足如此严重,(消费不足体现在就业压力大,许多劳动者未能充分的投入到优质高效的生产和服务中去,也未能充分享用他们自己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产品被迫廉价出口等方面,不能用许多人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来鉴别。用广义货币M2GDP之比作为判断货币是多是少消费能力是强是弱,误差会很大。在这样判断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就不能用了。这个问题很复杂后面有分析。)主要是因为单位、居民的货币拥有量不足,特别是许多普通民众的货币拥有量更不足造成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正确办法,就是政府从央行增发货币中取得收入,并通过大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把货币输送给单位和居民,同时还要利用政府财力促使物价稳定。以房养老对社会货币拥有量来说是零和游戏,对社会货币拥有量增长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降低急需资金的普通民众的货币拥有量,显然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只要经济理论界接受了货币、财政为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的正确理念,解决消费不足并不难,而且不会产生后遗症。

很显然,用推迟劳动者退休年龄和实行以房养老来解决养老问题,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仍坚持错误的传统经济理论的体现,这样下去要想解决好经济难题不知要延迟到那年那月,民众不还知要继续承受多少本来可以消除的痛苦,这才是最大的危害。

第五,要真正能解决好消费不足问题,主要是要使民众更有钱,向他们提供贷款是次要的,向民众提供贷款会使民众增加利息支出而减少货币拥有量,从长期来说会减少民众的购买力,不利于克服消费不足。因此可以说,想通过向民众提供更多的贷款来促使经济发展,显然是饮鸩止渴。

第六,一个国家依靠向民众提供越来越多的贷款来提高社会购买力,刺激经济发展,而不是想方设法使民众拥有更多货币,必然会导致民众还贷能力越来越弱,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的,会使银行放贷的风险越来越高,不利于金融业健康发展。

有人说实行以房养老政府会在土地供给、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笔者认为,政府这样做显然是对的,是对以房养老的支持。不过不难看出,政府不会在实施以房养老过程中做亏本生意,只不过是少收些税费而已。这样做不是增加单位、居民货币拥有量,而是会减少单位、居民货币拥有量。

有人说实施以房养老政府还要对三无老人和经济困难老人给予资金支持。笔者认为,这显然是一项利民措施,但受惠者只可能是普通民众中的极少数人,而且政府会在财政收支平衡论观念的指导下,把多出的支出建立在从其它地方多增加税费收入的基础上,对增加普通民众的货币拥有量不会起作用。

有人说政府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有利于实施以房养老。笔者认为,这对民间的有钱人是好事,为这些有钱人提供了取得利润的大好机会,使这些人货币拥有量增加,但必然会有接受养老服务的民众货币拥有量的减少。

通过上面对政府会采取的优惠政策的分析不难看出,政府显然是想通过实施以房养老做些好事,但由于受财政收支平衡论这一重大错误理论的影响,政府不会做亏本生意,不可能对劳保局大量注资,对真正解决养老问题不会起任何好作用,也不能减轻以房养老所必然带来的危害。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用延迟退休年龄和推行以房养老的措施去解决养老问题,都是坚持错误的传统经济理论的体现,人们早晚会认识到这一措施的危害。

因此,政府向劳保局注入足量资金是唯一能彻底解决养老问题的好策略

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总是在关键时刻提出一些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严重的措施呢?我想这不是因为这些人不聪明,而是受传统经济理论中重大错误观点误导的结果。传统的经济理论根本没有社会货币拥有量和单位、居民货币拥有量这一重要概念,不知道养老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是普通民众货币拥有量不足,也就不可能想出要使货币拥有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这一最重要的好措施,就只能提出依靠增加贷款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这一有严重问题的措施了。另外,不能正确地认识通货膨胀,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不知道政府要为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的恶果而买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