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今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深刻变化,国际国内各种挑战风险明显增多,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改革再出发,续写改革新篇章。
一、加快经济转型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坚持不懈推进经济转型,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经济转型成效还不明显,这主要受到体制条件的制约: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资源配置权过多过大,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然存在;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非公经济发展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财税、金融和土地制度改革滞后,资源要素价格仍有扭曲,资源环境压力没有完全通过价格信号传递给市场主体。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就是比较好地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渐进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大和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和功能;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政府动员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驱动为主,逐步转向由创新驱动发展和提高效率为主的阶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应进行相应调整。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应该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更加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应该由市场承担的功能交给市场。
当前,加快经济转型,应加快土地、技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全面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打破事实上存在的“玻璃门”和“弹簧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保障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解决基本民生问题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当前,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的课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根本上要靠推进民生导向的社会领域改革。为此,要加快推进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编织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更加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就要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当前需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循序渐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
三、促进公平正义的改革
公平正义是经济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只有获得公平竞争、平等发展的机会,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才能有效释放,社会主体的发展空间才能有效拓展。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各类市场主体和民众营造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就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特别是要为非公有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抓紧清理有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为民众营造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就要深化教育、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改革,在扩大横向流动的同时,增强纵向流动,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切实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更好地激发社会活力。
四、实现生态文明的改革
我国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要求大力推进制度创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以更好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污染代价和生产安全成本。正确的价格信号不仅能倒逼市场主体节约资源,还能激励社会开发节约资源的技术。从国际上看,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发展,都与资源供需形势变化和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密切相关。
生态文明制度还涉及环境保护制度、生态建设制度和国土空间开发制度。近年来公众的环境意识明显提高,要求加快改革环境评价制度,提高环评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快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此同时,还要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加快制订和实施生态补偿条例。国土空间开发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的规范和标准,严格禁止失序失范失当的国土开发活动。
五、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政府资源配置范围仍然过大,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干预仍然过多,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市场监管仍然薄弱。
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简政放权。简政放权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构撤并上,而是要在职能整合、流程再造、提升效率上下功夫,把市场和社会能够承担的职能交还给市场和社会。要下决心减少审批,抓紧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严格控制新增审批项目。将更多的政府职能由“前置”改“后置”,并且使“后置”严格依法进行规范。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