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公车改革既要保证政府廉政也要保证政府勤政
作者:宋晓梧    发布:2015-02-13    阅读:11747次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从破冰到破题—公车改革在路上的论坛。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公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对公车改革这个问题之所以有所帮助,是因为上一次公车改革也就是1998年的公车改革,我是这个工作班子的负责人。后来公车改革眼看就要搞不成了,所以就停止了。我退休的时候,记者问我,你哪些工作是感觉最不得意的?我说不最抱憾的就是公车改革。后来我就一直非常关注公车改革,后来叶青在这方面一直对公车改革进行追踪研究,他的文章我也看了。

    今天我所讲的主要分层四个方面。一、公车改革对廉政建设意义重大。

    公车改革是党风廉政建设八项规定之后出台的重要的举措,大家都知道党风廉政建设八项规定之后,在吃喝风和会议、公费旅游方面应该说有很大的改观。以我们国家发改委临近的几个豪华饭店来说,像美林阁、湘鄂情都关门了,还有一些高档的饭店改成卖家常菜了。但是公车改革一直滞后,两会的调查历来对公车的意见都是很大的,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在担任政协委员的时候,想联系一些人对公车改革搞一个提案,居然没有多少人响应。说这件事吵吵这么多年了,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不搞了。其实中国特色就是从封建社会说起官员的等级也是非常严格的,我们现在很难说是中国特色的,现在县长坐的车完全有可能比市长高。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很的的段子,这个我就不去多说了。

    对这个问题,长期困扰,长期难以突破。应该说很早在大庆、深圳、安徽等地20多年前就在试探公车改革,但是始终这个问题没有破冰也没有破题。有的改改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就改回去了,有的地方单兵突进和其他改革不配套,地区也不平衡,就无法继续深入下去。所以迟迟没有破题。

    这一次中央出台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这两个对全国来说都是指导意见,全国其他地方根据中央的指导意见来具体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细化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关于公车使用的规定。使酝酿了近20多年的公车改革进入了一个正式的轨道。中央国家机关基本上完成,国家发改委已经封存了一批车在地库当中。而且大家已经看到了北京市开始拍卖中央国家机关的车,而且拍卖使用市场化的方法,效果还是很好的。公务用车主要是政府官员在室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使用。公车改革对廉政建设意义重大,而且对杜绝车轮上的腐败也意义重大,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第二,公车改革难度很大。因为这是打破既得利益的一项改革。为什么98年的时候公车改革方案制定了,而且当时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调查,对国外的情况也做了深入的了解,外交部通知外国的各使领馆把主要国家有关公车的使用规定都搜集了。这一次来我查了一下资料,找到了1999年关于《公务用车在国外》的报道。这个工作为什么拖了这么长时间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就是在于政府和官员革自己的命。十八大提出改革上我们要突破传统观念,要突破既得利益藩篱。现实生活当中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要打破是非常难的。199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对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的具体方案已经研究了很多了,比如说多余车辆的市场化拍卖、司机的安置等等,在讨论的时候大家还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怎么进中南海开会、来了外宾怎么接待?这些问题都有详细的预备方案和论证。而且对公车改革补贴,对于节省的钱的使用,还有一观点:公车1/3是公用,1/3是领导家属用,1/3是司机和司机家属用。这个观点一直被引用到现在。

    曾经有一封转给我们公车改革办公室的信:听说有一部分人在那里搞公车改革,我们受过伤,抗过枪,现在退休了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就是有一辆车送我们去看看病什么的,结果现在他们要搞公车改革,就是想让我们早死,然后他们好违法行为。我看了这封信我特别放在我的资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公车改革的阻力。过去公车使用已经很不像话了。但是你要改的话,他就说这个方案不行,那个方案不好,给你挑一大堆的毛病。这是非常难的事,后来因为种种的原因,98年的公车改革夭折了。已经征询了包括政协、人大、民主党派还有各个部委一共56个单位的意见,基本上马上就要上国务院常务会了,后来因为各个方面的意见不一致结果夭折了。其后到现在接近20年,因为各地的公车改革压力很大,他们有一些地方跟我们讲,公车消费管不了,他们还攀比,地方财政压力很大,所以各地搞了一些改革,但是总体来说没有统一指导意见,各自为战,横向攀比,老百姓意见很大。所以长期来说,公车改革非常难,没有推进。

    其实要说难也不难。哪一个国家不用车?我们了解了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这方面的经验很多。这方面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完全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对公车严加控制。这一次公车改革是在1998年公车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坚持市场化,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进廉政性机关和节约型社会。实际上公车改革98年虽然说没搞,但是这十多年来,我们把体改委撤销合并到发改委,发改委负责改革的这些同志始终没有停止对公车改革的研究。不断向中央提出来,应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进行公车改革。对危害性也一直有关注。

    这一次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顺应民意,大力推进公车改革,真正的表明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腐倡廉、深化改革的决心。

    第三点,公车改革既要保证政府廉政,也要保证政府的勤政。现在有的人提出来说,好啊,也不让吃喝了,也不让坐车了,南我们就什么也不做了。现在这种现象甚至还有所蔓延,这个就有问题了。我们公车改革不仅要保证廉政,还要进一步促进勤政。会不会出现拿了补贴,我就给小孩买东西,不出去了。这种情况应该说个别会有,但是对普遍公务员来说,不会这样的。就好象你拿的工资一样,干的活也不一样多。特别是大中城市,在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取消公车对于办公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和98年的时候相比,公务员私人拥有轿车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了。国家发改委的院里要是允许干部停自己的车,那一定停不进去,现在私人车是很多的,所以大中城市问题应该不大。问题在于地方,尤其是县镇,我听到很多的反映,比如说有的乡镇书记说,我这个乡镇离市里60多公里,一个星期至少要到市里开3次会,你给我发600块钱补贴根本不够,更何况我还要下乡处理群众工作呢,你现在这样改了,你让我怎么工作?所以公车改革不能一刀切,特别是公共交通网络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育程度,我们要从这方面考虑。对于常去边远地区、农村出差的公务员,应该切实保证他们的用车问题。在一些公交网络没有覆盖的地方,应该组建公务车队或者是外包,比如说一嗨租车这样的公司。组建公务车队在英国、法国都有现成的经验。

    第四点,我想谈一点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就是通过公车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我曾经看过一个材料,说国内的一位副市长到美国去实习,实习了一年回来写了一个总结,他在美国担任副市长,只参加过两次和企业有关的活动,还是商会搞的论坛邀请他去参加。基本上不和企业打交道,而中国的市长、县长天天在那里抓经济、下投资指标、抓各种基本建设天天非常的忙,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到了县镇一级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的情况非常的严重。公车改革归根到底是政府使用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的职能界定是否合理,职能转变是否到位,最终将决定公车改革能否成功。这也是我国公车改革难的深层次原因。

    那么最难的地方在哪里?最难的地方在于中国政府的职能定位,如果真的是一个小政府又是一个有效的政府,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清楚,公车使用问题自然就大大的缓解了。这个问题,要比节省下来的公车怎么办,司机怎么安排这些浅层次的问题难得多。

    最后,为什么这一次公车改革方案没有涉及到省部级领导干部?这个问题我简单说两句。98年公车改革方案是涉及到省部级干部的。根据国外的经验,一般只有内阁成员才配公车,甚至有的国家连一般的内阁成员都没有配公车。而且国外政府内阁很小,也就是十几二十个人。我们在98年设计的时候,副部长是不配公车的。当时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有人还和我开玩笑,你这个把自己的车给取消了,我说我不能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这一次没有提不是说不涉及到这些人的用车,而是要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办公用房、公车使用做统一的规定,这是一个原则规定,现在原则规定是正部级和离休的副部级还保留车,退休的副部级干部文件上写的是自办理退休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交出公车。对这些人的看病、工作要适当的保障,那么怎么保障,这要出配套文件,现在配套文件正在征求意见当中,因为一些具体的问题,现在正在内部讨论,我就不多说了。

    今天我就介绍这些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