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合作编辑出版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个人论文专集(丛书)”(以下简称专集)将于近期于广大读者见面。
首批出版的专集有四位专家,他们是:
蔡 昉:《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
魏 杰:《中国经济奇迹——发展与活力》
许善达:《改革探索:财税·农业—报酬递减率》
郑新立:《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经济》
出版论坛专家个人论文专集是论坛的一项重要工程,计划用5到8年时间为论坛每个专家出版一本论文专集,每集20-25万字,最后汇成《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论文全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理论文库中的重要文献。
中国经济50人论坛首届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应邀为专集出版撰写《序言》,全文如下:
50人论坛专家论文专集(丛书)序言
刘 鹤
2004年4月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已经成立六年多了,为了向社会各界反映论坛成员的重要成果,论坛的组织者决定出版一套丛书,为愿意出版自己学术研究成果的成员提供服务。大家推荐我为这套丛书写序,能享有这种殊荣,我感到非常高兴。说明每一位论坛成员的学术背景和每一本书的详细内容,不是我在这里想做的,坦率地说,我也不具备这种资格和能力。我在这里想介绍的是,50人论坛是怎么成立的,有什么特点,这六年主要进行了哪些领域的讨论和研究。希望通过这样的介绍,使读者对这套丛书的背景有一个总体了解。
一
记得是在1998年6月,当时的中国经济正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我感到,需要在经济学者之间对经济形势进行严肃讨论和深入交流,希望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讨论平台,在相同的研究层面上交流学术思想。我和樊纲在木樨地一家小快餐店讨论了这个想法,我们之间有强烈的共鸣,决定发起50人论坛的组织工作。论坛的宗旨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改革的重大问题献策献力。论坛的定位是,集中国内重大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而不是单纯学术性的讨论,希望邀请国内经济学界各主要领域有代表性的学者参加,进行不定期的交流。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吴敬琏老师和易纲老师的认同,大家共同倡议,组织一个非正式论坛。把这个论坛称为“50人论坛”是樊纲的主意,认为这个名称比较符合国际惯例,也可以体现论坛的包容性。当然,实际参加人数并不受50个人的限制。不久,论坛就成立了,被先后邀请参加论坛的学者有(论坛专家名单此略)…….。
经过六年的努力,50人论坛已经成为中国部分经济学家们讨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一个重要场合,它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而且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政府主要综合部门在制定经济政策时,经常倾听论坛的意见,或者委托论坛展开讨论。不少领导也以不同方式,认真听取50人论坛对国内重大经济问题的看法。
二
从50人论坛的学者名单中不难发现,这是一批才华横溢的学者,是一批在社会上享有相当知名度、被新闻媒体追逐的学者,也是一批极有个性和创见的学者。读者可能要问,什么样的力量能使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并且持续发展?中国各种各样的论坛很多,相当多的论坛具有自发性,但经过很短的繁荣期之后,往往就消失了。为什么50人论坛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我的体会,支撑的是三个基本因素。一个是超前性研究的学术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支撑论坛存在的基本因素是经济学的需求导向原理。每个成员都需要进行学术交流,都需要进行讨论和辩论,这种讨论和辩论又必须是在同一层面的,论坛恰恰可以满足这种学术需要。第二个是讲真话的学术作风。在讨论问题时,必须实事求是和讲真话,论坛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和内外有别的要求,力求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第三个是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论坛的成员有的是职业学者,有的是学者型的政府官员,在论坛内部大家一律平等,发言的时间和顺序与本人的职务没有关系。不能参加某次讨论的学者要请假,没有特殊性和特权。这种空气反映了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正是这样的组织文化下,大家可以自由讨论问题。记得在2003年5月,当非典疫情仍在全社会心理上造成较大威胁的时候,50人论坛的经济学家们迫不及待地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这一重大社会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当时,论坛的组织者在颐和园租了一条龙船,在昆明湖上讨论和总结非典带来的宝贵经验。我没有详细考证过,在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曾出现过这种情况,但起码近几年在中国没有出现过。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论坛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三
在论坛成立的六年中,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中国发展的现实矛盾和前沿问题,论坛展开了多次讨论。根据档案记录,各种类型的内部专题研讨会召开了25次,公开的讨论80多次,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主题鲜明、规模较大的论坛年会。在众多的讨论中,使大家兴奋的题目实际有六个领域。我很难用较短的篇幅把这些领域的问题全部讲清楚。实际上,即便有充足的篇幅,我也难以讲清楚。在这里,只能简要介绍使论坛成员们兴奋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化。六年多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从通缩到通胀的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客观性不容置疑,繁荣和衰退相互交替,这是大国经济增长的普遍现象。使论坛成员更为关注的问题是:周期阶段发生变化是哪些主要力量推动的,哪些因素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如何区分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对经济周期的不同影响,周期的下一个拐点可能什么时候出现,怎样预测新周期阶段的特征,需要警觉哪些主要风险。
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化和路径选择。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化是人均收入提高的函数,这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什么中国的人口、土地、水和社会制度约束,决定着中国不可能完全走与发达国家相同的路径。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中国怎样以更开放的方式形成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上,中国怎样避免简单追随刘易斯模式,更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形成内生性增长动力。在消除区域增长的差别上,怎样在非均衡增长和均衡增长之间,找到比较好的平衡点。
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定位。中国渐进化和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战略制高点是政府与市场角色的准确定位。对政府改革来说,怎样形成基本的动力机制推动这项改革,需要形成什么样的治理框架,怎样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如何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方面,怎样打破垄断和分割的利益格局制约,怎样纠正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竞争不充分所引起的市场机制失灵,怎样创造发挥企业家才能的制度条件。
未来中国经济的国际角色。在不知不觉之间,中国走到了世界经济的前台。巨大的国内市场、超大规模国家的竞争优势和快速的经济增长,引起了全球的瞩目。作为大国开放经济,中国的汇率和利率变化,也引起从未有过的国际关注。未来怎样界定中国经济扮演的国际角色,怎样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解决重要资源的供给问题,国内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怎样适应已经进入全球分工领域的生产力发展要求。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六年来,经济学家的注意力逐步从高速增长转向兼顾收入分配。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怎样壮大中等收入者的规模,怎样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已经起步并且不断深入。正在和继续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处于人均1000多美元的发展中大国,解决社会问题的基调和社会管理机制如何界定,用什么样的矛盾缓冲机制克服凸显的社会矛盾,最终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纳入和谐社会的轨道。
已经讨论和正在讨论的这些问题,鲜明地勾画出近六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基本脉络。如果抓住这六个基本线索,理解其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就可以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当然,围绕这些问题的实践和学术研究还在继续,经济学家的视角和观点也有相当局限性,但无论如何,这些线索和讨论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在这个简短序言结束之前,我还想强调一下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记得在2000年的6月份,国内舆论普遍关注国有企业改革。50人论坛的经济学家们意识到,推动政府改革是下一步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论坛决定,在古城西安讨论新形势下推动政府改革。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得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不无感慨地说,西安是中国统一后的第一个古都,当时的中央政府就在这里。200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天我国政府对推动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改革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继续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50人论坛成员的著作,是他们个人辛勤劳动的结果,也得益于大家的相互交流。我由衷希望,这些著作能真实描述中国经济社会的实际变化,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