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通货膨胀 能源短缺——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作者:潘峰    时间:2004-02-29    来源:政券日报评论:    阅读:1791次   

    在多年的通货紧缩后,我国是否又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是否将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4年年会上,包括周小川在内的多位官员和著名经济学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不宜过早下结论,需要“冷静观察、慎重分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也表示,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重点应是防止通货膨胀。他还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国内方面,去年12月份我国CPI指数达到3.2,今年1月份还是3.2;同时,食品、原材料、房地产的价格都有所攀升,这应引起高度关注。国际方面,从整个世界经济来看,美元正在不断贬值,这对我国最起码有两点影响:第一,随着美元贬值,大量的私人资本流向亚洲。第二,以美元衡量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包括燃油、食品、金属等都在上涨,而且上涨的速度很快。这两个因素通过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的渠道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或许是因为近几年在和通缩的斗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的缘故,如果非要在通胀和通缩之间选择一个的话,央行可能会倾向于面对通缩。周小川坦言,面对通缩,调控相对比较容易(把总需求向上拉的方法有很多),但面对通胀,调控难度相对会大得多。


    能源问题成焦点

    与官员们对通胀的高度关注相比,经济学家们似乎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能源短缺问题。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资源短缺可能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他分析说,中国经济这两年的增长,很大原因是国际市场出口快,分散了国内市场的压力。但现在是靠大量进口解决,短期内我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一定要依赖国际上的资源)下,如何从国际上稳定获得资源是重要问题。石油、铁矿砂,甚至粮食等能源的获取能力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考验。

    上述观点同样得到了社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的响应。国研中心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世锦则指出,对外资源依赖度大幅提高已经形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原本我国的供给和需求基本都在国内,但现在供给多在国外市场,今后中国总体格局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因而,应推行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或者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