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在近期的“中国经济50人长安论坛”上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首先要从认识误区中跳出来。一谈到中小企业融资难,自然而然地就容易谈到银行如何惜贷等等。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难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情况,在其它国家,商业银行也不怎么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根本原因在于风险大。事实上,即使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中小企业的五年存活率也不到40%,10年存活率更是只有13%。银行仅收固定利率,就不愿意承担如此大的风险。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约60%-70%都是靠股权融资,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股权投资机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机构,但在中国却非常少,这个问题急需解决。亚洲开发银行去年曾向中国经贸委等有关部门提出一个加强对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方案。它是一个由政府支持但由民间来投资和管理的中小企业股权投资机制,政府与民间分别出一部分资金建立投资基金,并由民营企业组成的机构进行管理,5年后政府资金可以以本金加利息或别的方式退出。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都有政府支持的这类基金。各国的实践证明,这类政府支持、民间参与的方式能吸引到大量的民间资本来参与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国际经验表明,要大规模开展股权融资,需要有资本市场的支持,投资的资金要有出口。中国的股市如何为中小企业服务是一个大题目,不少机构正在进行研究。是否开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要从新的角度,从国家的战略层面重新考虑。
全球化带来了机遇也增加了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江小涓在近期的“中国经济50人长安论坛”上说,经济全球化分为四个层面:首先是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和企业重组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比较稳定、生产全球化保持稳定的增长、科技全球化和企业重组全球化是近10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趋势。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技术是落后的、甚至污染的技术。但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有所改变。大量的新技术迅速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跨国公司表示愿意把最好的技术提供给中国,促进中国的发展,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跨国公司几百年的技术转移行为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全球技术和产业分工格局本身,技术层面和产业层面变化带来的结果。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始成为竞争性要素进入全球分工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对落后国家形成了一系列的重要影响,包括先进技术外部获得的可能性增加、存在竞争性的技术市场、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渠道形成等。
中国在全球化中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有利的原因是由我们的要素结构决定的:我们拥有一些很独特的、不流动的要素,比如全球扩张最快的市场、全球最有竞争性的低成本制造优势、全球发展中国家最齐全的配套能力等。中国将来会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制造基地之一,这是由我们拥有要素的特点决定的。
全球化带来了机遇,但外部经济高度相关以后风险也会增加,外部的不稳定性很可能放大以后传递到本国来。因此,我们要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究和预测,在政策取向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