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关键在于摒弃过去那种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调整投资结构
作者:王婧    时间:2004-06-21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评论:    阅读:2118次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认为,关键在于摒弃过去那种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调整投资结构——


    宏观调控到了重要关口

    曾经有媒体做过一项企业调查,在"售后服务"、"品牌信誉度"等方面,位居前列的都是我国的企业,然而,一旦问到"竞争力"时,前三甲清一色是日本企业。为何?究其原因,恐怕日本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拥有的优势仍使我国企业望其项背。技术这个瓶颈的制约,不仅影响到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并且"成为了我国当前粗放式增长方式回潮的重要原因"——这个观点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日前出席《中国经济50人·长安论坛》时明确指出的。

    当前需警惕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回潮

    郑新立指出,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际上是将工业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观是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这两个战略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可以说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突破和飞跃。实践证明,只有认真地按照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调整投资结构,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由于中央不断强调这个方针,国民经济实现长达13年的平稳快速增长,避免了以前经济周期性大起大落的困扰。特别是1997~2001年期间,我国在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为零甚至为负的情况下,经济保持了7.1%以上的增长速度,说明我们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了成效。

    但是自去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的产业投资增长迅速,今年一季度,这些行业投资增速均在一倍以上,由此带来能源、原材料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涨,且价格上涨不仅表现在国内,还拉动国际价格成倍增长。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产业投资增速不快或不足,如能带动产业升级的信息产业,投资增量中80%靠外资实现,此外能带动产业升级的一些标志性、战略性产业和技术装备工业,如汽车、飞机、船舶制造工业、精细化工,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增长不尽如人意,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低于整个社会固定投资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增长速度较慢。    

    郑新立指出,这样的投资结构与"九五"、"十五"、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精神相背离,不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此下去,意味着"九五前"那种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开始回头,如果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通货膨胀不是没有可能到来,大起大落的危险并非不存在。因此宏观调控已经到了重要关口,关键在于摒弃过去那种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调整投资结构。

    体制原因难辞其咎

    是什么原因造成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回头呢?郑新立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技术瓶颈的制约,使我们很难向高技术产业增加投资。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的产业,在我国多是一些相对成熟的产业,有现成的技术、工厂、装备,拿来"克隆"就可以了。我们现在每年进口的机电设备达到2000多亿美元,如果用国内生产顶替进口,成本会下降1/3~1/2,但是我们没有技术。由此可见,技术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投资结构调整最大的瓶颈。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不愿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上增加投入,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大中型企业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5%,在国际上,如果企业这个参数低于2%,就意味着企业会被淘汰,低于3%就意味着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数字是,我国企业引进技术与消化技术的资金之比是1:0.7,而日韩早年这个参数为1:5甚至还要高。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日韩才拥有了自主品牌,而我国长期不能形成自主品牌与核心竞争力。为什么企业不愿意在技术开发及消化技术上增加投入呢?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造成技术瓶颈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大中型企业的体制和机制没有转变--这一任厂长投入技术开发,会减少其在任期间的利润,而开发成果在下一任才能显现出来。

    第二,市场需求的导向。我国消费结构在升级,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出现了新一轮消费热点--住房、汽车,这必然拉动相关产业需求,如建材、钢铁、水泥,这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三,民营经济向重化工领域进军。我国现在民营资本增长迅速,在寻找出路,其向钢铁、汽车、石化的进军,助长了投资增长。

    第四,不良政绩观作祟。一些"新官"急于点燃"三把火",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决策失误。

    第五,宏观调控缺乏合理引导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财政、金融、土地杠杆没有有效配合,
并加以利用。

    按照新型工业化调整投资结构

    那么,如何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调整我国的投资结构呢?郑新立认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内容:

    首先,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如:

    1.电子信息产业。郑新立以软件产业为例,印度的软件产业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16.7%,而我国低于1%,印度提出要建成"软件超级大国"的口号,到2008年,软件产值实现800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220万人,如果我国想实现这一目标,那么现阶段的软件教育要扩大6倍才行,我国与印度这方面的差距由此可以窥见一斑。

    2.装备制造业。我国近几年在轨道交通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领域搞了几个依托项目,但规模较小。郑新立着重指出,我国宏观政策如税收调节属于逆向调节,给予进口设备税收优惠,这样长此以往会削弱我国本土工业的竞争力。

    3.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个行业包括以下几部分:(1)飞机制造业。我国的飞机制造业由于战略决策出现失误,只注重发展军用飞机,但是民用飞机业一直没有太大进展。(2)汽车制造业。我国的国营汽车企业与国外合资生产国外品牌的汽车,没有自主品牌。反观民营企业却热情高涨,拥有自主品牌。(3)船舶制造业。我国的船舶工业虽然在世界位居第三,但船坞的紧缺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此外,我国船舶设备进口率也过高。

    其次,采取各种措施引导投资。包括:

    1.建立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管理政策综合的调控体系。

    2.将基础建设中的财政投入置换出来,作为诱导性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浙江省的财
政出口局面喜人,就是由于政府连续20多年加以扶持。

    3.扩大设备自主生产的覆盖范围,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国产工业设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