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现在最主要的危险是要防止由于紧缩过度而引起的经济大起大落,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徐宏源告诉记者,“尤其要控制好投资速度的增长,否则,我国经济将很可能硬着陆。”
调控之手不宜再收紧
根据央行数据,5月当月的人民币新增贷款1132亿元,同比少增1404亿元。“5月份全国贷款新增总数仅仅是1132亿元,而最高的时候广东一个省就拿到800亿元,所以央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今年2.6万亿元贷款在这一年中的分配。”徐宏源坦言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宏观调控紧缩过头,而货币供应量的骤减只是其中的表象之一。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数据表明,投资增幅呈快速回落态势,宏观调控已见成效。在货币政策与行政手段的干预下,引发经济过热的两个源头——开发区泛滥、银行贷款总量扩张过猛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控制。相关资料显示,全国开发区已经从去年整顿前的6015个削减到3700多个,银行贷款增速也回落到19%。5月份整个货币供应量增长从20%的高增长回落到17.5%,正在向国家17%的目标靠近,投资增长也有希望维持在20%左右。
“在控制了土地、信贷规模增长的基础上宏观调控就不应再继续收紧了,反而应该转向维持经济适度快速的增长。”徐宏源补充道。
“根据我们的研究,只要GDP增长控制在10%以内,CPI涨幅控制在5%以内都是正常的。现在要防止的就是经济增长一下从高位迅速回落到6%~7%。因为下半年可能在外贸出口方面会有所减缓,如果投资也不再增长,经济将很可能硬着陆。”
外贸出口的放缓,主要是因为,去年10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按现行出口结构,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这就意味着部分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加。因此,很多企业就将原计划今年下半年的出口业务提前到去年做了,因此今年下半年的出口额将有所减缓。
“目前看来整个第三季度信贷都将呈紧缩状态,预计第三季度的GDP增速可能会回落到8.5%左右,但是第四季度又会有所反弹”,徐宏源谈到,“因为第四季度的信贷规模会随着宏观经济得到控制而有所反弹。因此从全年看GDP增长将维持在9.5%左右的相对高位,没有意外情况发生,软着陆应该不成问题。”
据了解,如果GDP增长控制在9%左右,CPI涨幅在5%以内,银行贷款规模增长在1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在20%以内,即可视为经济的软着陆。
降速绝非调控惟一目的
“与1992~1993年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股票热、期货热等经济全面过热相比,此轮宏观调控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更特殊。其中最主要面临的就是结构性的调整问题。”
徐宏源指出,在结构方面,主要反映就是投资增长快,而消费增长严重不足。其表现就是当前消费增长扣除了物价上涨后比经济增长还慢,不过这种情况到5月份已经有所好转。
“消费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收入没有明显增加,尤其是农村。这种情况使宏观调控措施的难度更大。因为,宏观调控在总量上调整并不难,难就难在结构性调整上。”
经济过热反映在结构性上还有三方面表现:一是目前物价的上涨也是结构性的。相关数据表明,当前物价的上涨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消费品价格上涨影响很小。与去年同期相比,2004年1月~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仅上涨3.3%;二是地区性的差异。从投资上分析,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和山东5省市的投资增量占全国增量的一半以上;三是产业结构上的差异,制造业的投资增长远远高于农业和第三产业。
“宏观调控就是要针对以上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性调整,其目的是使经济更加健康地增长,而不是为了把速度降下来。”徐宏源解释说,这种健康地增长就是维持低通胀的同时保证经济的高增长,并确保其增长水平控制9%左右,即软着陆的范围内。
徐宏源预计下半年GDP的同比增长有可能接近10.5%,不过他认为,这主要与去年的基数较低有关。虽然短期看存在通胀压力,但从中长期看还是应该防止通货紧缩。而在一定程度上说,保持适度的通胀还是很必要的,适度的通胀可以刺激投资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最终提升就业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