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2日上海举行的“中国2004:政策分析与经济展望”高层报告会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吴敬琏表达了自己的“近喜”与“远忧”。
一方面,吴敬琏明确表态,由于政府强有力的调控措施,他对今年宏观经济能否软着陆“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另一方面,吴敬琏则认为,依靠行政调控虽然可以收到一时之效,但并未触及经济过热的深层原因。“如果不采取根本性的改革,经济过热还可能卷土重来”。
行政主导的投资过热则是导致投资效率低下的直接触媒。
行政行为有两大特征:强烈的扩张冲动和松散的预算约束。政府往往会有一些不计成本、不问回报的投资活动,这些“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有可能造成大量的资源虚耗。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学界总结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亚经济投资效率非常低。吴教授使用了“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投资增加量/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量?的指标来比较中国当前风险。发达国家,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国家只要1到2。1992年中国的ICOR只有2,从1996年以后持续上升,最近几年则一直在5到7的高位徘徊。也就是说,中国只有把大量的产出用来投资才能维持较高的增长率。
吴敬琏指出,提高效率最根本的措施是推进改革,增长方式转变要以经济体制转变为前提,政府自身的改革则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活动中,“政府越位”现象十分显著,政府手中有太多的经济资源,有太多干涉微观经济的权力。想要提高投资效率就要限制行政主导的投资过热,就必须“建设有限政府”——把原来热心于投资项目的各级政府转变为依法行政的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