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周小川的比喻:抽掉“最后一根筋”-“流动资金供给制”
作者:田俊荣    时间:2004-07-14    来源:人民日报报道:    阅读:2082次   

   资金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眼下,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信贷投放闸门的把紧,这一话题似乎更热了。不少企业纷纷抱怨:从银行贷款太难了!

   应当说,资金紧、贷款难,有银行方面的原因。比如,宏观调控要求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企业的一部分中长期贷款尚未到期,银行往往压缩其流动资金贷款。再如,一些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发放贷款较前谨慎了,甚至缩手缩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流动资金贷款的投放还是比较多的。

   有两组数字为证。第一组:我国的流动资金贷款余额已逾8万亿元,占GDP比重高达70%,这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多数国家的这一比重只相当于我国的1/3,高的也只相当于我国的1/2。第二组:时下,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在沿海发达地区已达90%,全国平均水平也在80%左右;农业贷款已占农业净产值的50%,而世界上农业贷款搞得最好的加拿大,这一比重也只是61.7%,美国则为30.8%。

   情况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人们还觉得银行该贷未贷呢?不可否认,这与一些企业残留的“流动资金供给制”思想有关。

   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拨改贷”,使企业的流动资金从大部分依靠财政转变为完全依靠银行,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流动资金供给制”,那就是:只要企业有需要,银行就该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这种“供给制”被一些企业深深刻入记忆,烙进思维。于是,每当缺少流动资金时,便心安理得地向银行伸手,你不给,就是“惜贷”。

   这种“流动资金供给制”思想,央行行长周小川将其比作计划经济留下的“最后一根筋”。这根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是该坚决地抽掉了。

   商业银行,顾名思义,是商业化的银行,是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企业。不能用纯粹道德的眼光去看待它,更不能下意识地把它当成“二财政”。商业银行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在信贷投放时必须遵守信贷原则,要讲究贷款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也就是说,贷款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除了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之外,还包括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一般需要担保,资产负债率符合要求等。事实上,在各项存款高达24.2万亿元的今天,主要靠存贷款利息差吃饭的商业银行,何尝不愿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现在的问题主要不是银行“惜贷”,而是有些贷款审查太松了,或者该收回未收回,该发放未发放。

   当然,抽掉“最后一根筋”,光靠企业的“觉悟”是不行的。毕竟,一些被银行拒之门外的企业,其融资无门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抽筋”,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银行以外的融资渠道。比如,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商业票据、企业债券等形式融资,也可以通过金融创新,发展各类投资基金。企业也应当改变生产经营单纯依靠银行贷款的做法,把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用作流动资金;还应当精打细算,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头寸吃紧,您可以抱怨这抱怨那。但在抱怨之前,还是该想一想:自己已抽掉“最后一根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