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宋国青:警惕GDP步步走低
作者:耿馨雅    时间:2004-07-12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阅读:1993次   


  应当尽快撤消或减弱行政性调控措施,即使以后出现轻度的反复,用利率等价格杠杆也足以解决问题

  北京,7月流火,投资界却一片冰凉,

  宏观调控的阴云仍然笼罩在股市上空。这片阴云何时散去?能否带来更大的暴风雨?谜团仍然笼罩在每个投资者的心中。"如果宏观调控按目前的措施和力度再持续两个月,中国今年四个季度到明年一季度的GDP增长速度将呈现10,9(去年由于非典影响,二季度GDP增长仅为6.7%,由于基数低,因此今年第二季度GDP的同比增长可能高达10%以上,但在实际比较中应该剔除这一影响,这里的9是实际增长),8,7,6的走势,也就是说,宏观调控如果再继续两个月,明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低至6%。"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忧虑地说。

  "机头"向下

  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是一个标志,这一数字足以让中央下决心大力进行宏观调控。

  于是,在中央一系列强有力的对宏观经济、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控的措施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在5月份迅速下降到18.3%,由此可见宏观调控之力度。面对这一数字,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宏观调控是否还需要继续进行。

  宋国青认为,目前的经济活动绝对水平比较高,但是重要指标的月环比增幅已经偏低,其中投资的绝对水平有较大幅度下降,出现了总需求疲软甚至通货紧缩的先兆。虽然在程度上不是非常严重,但值得密切关注。如果将目前的经济水平比喻成在高空飞行的飞机,尽管飞机所处的绝对高度不低,但已经很明显地看到机头朝下,只是朝下的角度还无法确定。如果宏观调控继续进行,经济增长的势头将发生根本改变。

  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不公布月环比数字,但据宋国青测算,在过去两个月内,可以肯定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速为负。如果按5月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8%计算,也就是说,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的过去1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8%,根据估算,前10个月的投资增速为25%,而后两个月投资增速下降了7%,也就是月下降速度在3%-4%。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下跌,到今年年底投资增速就可能成为负数。

  "目前投资增速每月下降非常明显,如果不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到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会呈现逐季下滑的状况,如果今年全年GDP增速在9.3%以下,明年一季度增长速度将降低到7%以下。"宋国青说。

  调整利率需缓行

  很多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由于目前煤电油运等仍全面紧张,因此,经济仍然处于过热状态。而且这种观点也备受高层认可。对此,宋国青认为,发电量指标已经隐隐显示了减慢的迹象。由于大部分发电企业满负荷运转,发电量的大小不太能反映需求情况。而煤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铁路运输问题,铁路运输和电力吃紧,是与经济运行绝对水平的高低有关的,不反映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总的来说,现在的经济活动总水平是在高位运行,但增长率已经大幅下降。

  根据宋国情的研究,过去几个月,消费的增长速度比较正常。由于消费增长的幅度比较小而投资大幅下降,国内总需求的月环比在过去两个月应当是负增长。外贸由顺差转为逆差再转为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需求的变化情况。现在的逆差转顺差,反映了国内需求的相对萎缩。目前,国内需求加上净出口的环比增长率大约是零甚至是负的。按数据本身来说,4、5两个月的工业增加值比3月份明显下降。这里有3月份数据过高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有偶然因素。考虑到这些,大致上可以认为,工业增加值在过去两个月是零增长。这个情况,与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是一致的。

  "5月份贷款和货币增速大减,需尽快恢复增长。"宋国青认为。按人民银行的计算,5月份M2的环比增长折年率只有10%。按过去几年平均的情况看,M2增长率低于15%将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超过20%将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大致上18%左右的增长率比较合适。因为各项紧缩措施最后都会反映到货币数量上面来。所以保持货币数量的正常增长是总需求调控的最终目标,也是考量紧缩总力度的标准。

  宋国青认为,现在应当防止的是减速过急。如果现在的各项紧缩措施再持续一段时间,明年将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本身问题不太大,但是对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和银行贷款回收会形成过大的压力。因此他建议,就当前情况来说,应当尽快撤消或减弱行政性调控措施。即使以后出现轻度的反复,用利率等价格杠杆也足以解决问题。

  他认为,由于近期基本上没有通胀压力,该调的价格可以尽快出台。现在调高一些价格,对当前的同比通货膨胀率影响很小,全部影响到明年这个时候才会表现出来,而明年这个时候的同比通货膨胀率不太会偏高。"因此,是否调利率还应该等等看。"

  提防数字误导

  同比增长率一直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媒体和很多经济学家都举同比增长为例。但宋国青认为,同比增长率指标会产生很大的误导作用。比如从目前的数据看,4月、5月的同比数据都是增长的,但5月比4月的环比数据已经开始下跌,而且下跌的趋势非常明显,等6月的数据出来后对5月的环比仍然将会是下降的。如果只看同比是看不出近期经济的发展趋势的,因此要改正调控的方向也会滞后两个月左右。从这个角度说同比是一个很坏的数据。

  宋国青解释说,如果经济数据的变化比较平稳,这个指标的问题不很大。在经济指标短期内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的歪曲,甚至将上升变成下降。5月份的数据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克服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使用定基比指数。现在中国的统计数据缺乏定基比指数,普遍使用的是同比增长率指标。根据现在数据,有些定基比指数可以直接形成,有些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也可以做出来。

  宏观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调控措施的效果总有滞后性。据宋国青分析,从2002年开始,贷款和货币供给加速增长。2003年二季度,由于担心非典影响,对贷款的控制有所放松,使得5-6月份尤其6月份的贷款猛烈增长。随后政府采取了控制信贷增长速度的措施,9-10月份的信贷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按照估计的定基比指数,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发生在2003年下半年尤其四季度,从今年3月份开始即绝对下降,在过去两个月更是大幅度下降。根据这些情况来看,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到投资增长率的变化大致上有半年时间的滞后。2003年4-8月份的贷款增速明显偏高,引起了四季度的投资高增长。现在的投资下降,部分是去年10月份前后贷款控制的结果。这就是说,4月份开始的新一波调控的效果将在后面几个月陆续出现,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还将下降,有可能继续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