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一代经济学大师”董辅礽在美国病逝
时间:2004-08-01    来源:新华网:    阅读:2104次   

     

      7月30日下午,董辅礽,一位神情冷峻的经济学家,在异国他乡与我们轻轻挥别,享年77岁。消息传来,中国经济学人震惊。

 中国时间7月30日下午3:03时许,中国当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一代经济学大师”董辅礽先生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去世,享年77岁。

 董辅礽先生去年9月在国内查出患有直肠癌,去年10月转道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接受治疗,后直肠癌转移肝癌。据悉,董辅礽先生在杜克大学医疗中心得到了最好、最先进的护理和治疗。此间,董辅礽先生的夫人和女儿、女婿、儿子几乎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据董辅礽先生的女儿介绍,7月26日是董辅礽先生的77岁生日,那天,他的病情还很正常,他吃了长寿面。第二天,董辅礽先生的病情开始恶化,身体开始出现大面积积水,后来积水堵塞了呼吸道。中国时间7月30日下午3:03时许,董辅礽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没有痛苦,安详辞世。

  据悉,遵照董辅礽先生生前愿望,其骨灰将在近日内运回国内,其追悼会将在北京举行。

    董辅礽先生生平

  董辅礽192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46年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50年毕业。1953年赴苏联学习,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硕士、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武汉大学讲师,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同时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辅礽曾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董辅礽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开拓性的贡献,在学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常年从事教学的董辅礽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人才,这些人才如今正活跃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企业界。董辅礽在50年代和60年代提出的关于再生产数量关系的数字模型,被誉为“中国经济成长论的代表”。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勇敢地就提出了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企分离”,“政社分开”的政策性建议。他最早提出并一直坚持所有制改革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理论勇气使他享誉海内外。1984年他获得了首届孙冶方经济学奖。这些瞩目的成就使他得到了“一代经济学大师”的美称。

    董辅礽:一位经济学家的最后牵挂

    有人这样评价他的一生:“在稀缺的时间与生命中,经济学家已经克尽全力,为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董辅被认为属于少数能够影响中国政府重大决策的学者之一。

    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便提出了关于再生产数量关系的数字模型,被誉为“中国经济成长论的代表”。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勇敢地就提出了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企分离”、“政社分开”的政策性建议。上世纪80年代初,他敏锐地洞察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仅仅进行了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没有进行所有制改革,大胆地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对所有制进行改革,才能取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当时,他因为这个理论提得太早而受到了批判,但中国改革的实践却验证了他理论的深邃和独到的洞察力。

    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新兴工业化道路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以及创业板的建立,证券、期货市场的发展各个方面,他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他被称为是“私营经济的护航人”。他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苏浙这块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沃土,不但从理论上分析了“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的优劣,并且一再为私营企业的发展鼓与呼。他一直以冷静理性的目光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他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事实上是一个新兴而尚未转轨的市场,在这一时期还有很多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例如股权分置问题、股份不能全流通的问题,所以在这一时期必须尊重国情,把保护股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董辅礽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先行者,更是一个积极的实践者。正如经济学家朗咸平的评价:“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的生活也许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他是为数不多的一直关注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经济学家之一,作为人大代表,每年“两会”他几乎都会就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交自己的议案。在他逝世的两个月前,还拖着病体从美国向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理事会发来函电,履行他作为一名理事的职责和义务。他牵挂着大商所期货新品种的最新进展,鼓励其继续努力争取,并为自己不能做事而表示“惭愧”,这或许是这位经济学家的最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