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吴晓灵:适应宏观调控 铸造企业持久发展力
时间:2004-07-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阅读:1909次   
      为了增强中央银行与企业的沟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出席了2004年7月23日由本报社与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证·亚商中国上市公司发展力论坛”,并以“健全财务结构,把握公司主业、铸造企业持久发展力”为题发表了演讲。

    吴晓灵认为,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创造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宏观经济调控是为了让经济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要形成央行宏观调控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在市场经济中资金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龙头,资金价格对市场运行的反应灵敏度关系到资金配置的效率。因而让资金价格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方向,资金价格也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进行调控虽然见效慢,但它可以让市场主体自我评估后做出行为调整,是实现政策引导下的市场调整的有效工具。

    吴晓灵介绍,为了给运用资金价格工作创造条件,人民银行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包括:完善计息办法;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建立再贷款浮息制度;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释放外汇需求,让外汇市场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吴晓灵认为,企业要逐步适应资金价格的市场化,不断地在价格信号引导下自我调整。

    在谈到企业如何适应宏观调控时,吴晓灵讲到,健全的财务结构是适应市场变化的基础。利率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入门券;资本是企业追求回报、承担风险的基础;高于银行利率的利润是企业投资的基本要求。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企业的扩张要以保持还本付息的现金流为极限,过度的资本运作能毁掉一个企业。

    在谈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时,吴晓灵说,把握公司主业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综合经营是分散风险之道,但轻易进入不熟悉的行业风险会剧增。资本金的募集也要适度,要考虑对股东的回报,理财只能是间歇资金的短期运作;靠金融赚钱不是实业之道,金融是个产业,要负责地全身心而做。房地产在中国还是一个尚未成熟的产业,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最大的变数,要慎重而为,不能把房地产当作“捞一把”的副业而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两个重点是土地和金融,企业要认真分析形势,努力在适应宏观调控中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