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茅于轼试验”的价值
作者:鲁宁    时间:2004-08-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阅读:1846次   

  上周,《中国青年报》发表《扶贫试验绕不出市场困惑———经济学家办的保姆学校为何亏本》一文。该报“经济时评”后来又发了青山先生的评论:《大经济学家缘何“失算”小保姆》。

  该保姆学校由茅于轼和汤敏两位经济学家为主兴办,开张两年多投入百万元,如今回报较少。面对记者采访,茅老先生坦诚得很。读两篇文章,前一篇是新闻,立场中立,后一篇是评论,属一家之言。就个人的读后感,我不太赞同青山先生的“失算”一说。

  我不隐瞒自己敬重茅于轼先生。但我敬重他,并未只缘于对其学识的仰慕,而更在于对其人品和学术良心的认同。茅先生等人拿自个儿的钱兴办保姆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是出自对中国扶贫模式的又一种试验。即使回报较少,即便以后因资金链断裂而遭致学校办不下去(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情况),也不可以“失算”简单论之。

  几年前,他与汤敏等人做过相似的扶贫试验,叫“小额贷款扶贫项目”,地点在山西省的吕梁地区。到现在,我们也不敢说那项至今仍在坚持的试验是成功的,但重要的且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那项试验仍在推行。

  于我看来,保姆学校的试验和“小额贷款扶贫”试验一样,首先传达给社会的信息是茅先生等经济学者的社会责任感。老实说,目前的社会情势下,不是每个经济学者都会热心去做的。

  我一直认为,书斋里难出真正的经济学。很大程度上,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当下之中国,有学者主动走出书斋,在实践中探寻“扶贫经济学”之真谛,即便结局不理想,也不可轻易以“失算”论之。

  迄今为止,中国的扶贫主要集中于“政府扶贫”,也有少量的企业扶贫或国际组织持贫出现于社会。在政府与企业之外,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自掏腰包的扶贫试验,除了茅于轼等极个别人之外,几乎未有所闻。现实中,各种扶贫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学者试验性的扶贫尝试,出现阶段性挫折实属难免。

  在我的眼里,茅先生是个现实主义者,更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和志同道合的学者所从事的扶贫试验,充满着改变社会失公(包括机会失公)的理想。这样的理想,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可持续”显得尤为迫切。

  另外,我还想说,茅先生面临的困惑,有信息不畅的问题。浙江衢州市是浙江的“西伯利亚”,去年始,当地政府改项目式扶贫为人力资源开发式扶贫,其主要做法是由政府出资组织成规模的保姆培训。如今衢州保姆已经成为长三角保姆市场之品牌,建议先生不妨与衢州方面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