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海研讨会纪要(四)
樊纲发言
(论坛秘书处整理)
朱德贞:现在研讨会正式开始,请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吴晓灵女士主持。
吴晓灵:首先请樊纲先生发言。
樊纲: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次盛会。在“十二五”规划中,服务业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国今后的发展中也有重要位置。我今天讲四个问题。
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本身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国在发展的早期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在五年、十年前,服务业的比重只有30—40%,这很正常。现在很多地区的服务业也只占20—30%,可能也没问题,我们不能拿一个偏远城市和上海进行比较,也不能拿中国的现状和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的美国或欧洲比较。转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发展,在逐步发展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后的基础上进入下一阶段。在中国以工业化为先导、城市化相对落后的格局下,加快城市化进程所带动的服务业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某些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必须经历的。过去很多地方说转型十几年也转不过来,这说明还没有进入那个阶段,还没有走完上个阶段的历程。发展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发展的本质就是落后国家的增长,我们不能总是与发达国家的状态相比较,发达国家经历了两、三百年的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走完早期的一些进程,当然我们可以跳跃,可以运用现代技术,但这要经历一个过程。
二,现代服务业。我非常赞同刘鹤先生的观点,一切运用现代技术的服务业都可以称为现代服务业,即使传统服务业运用了现代技术也是现代服务业。说到现代服务业,大家往往会想到金融、IT、文化创意、航运、航空等,可能属于比较高级的产业,但高级的未必就是现代的,比如文化创意,最近意大利佛罗伦萨发现了达芬奇的一幅画,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创造了很大的社会财富,这种文化创意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因此,可以把服务业分为一般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一般服务业是指餐饮、旅游、家政、卫生等,一般服务业也需要大力发展,有几个理由。第一,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要以一般服务业的发展为基础。在衡量现代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指数构成中,更多的是交通便捷程度、治安状况、环境保护、家政服务等,这些都与一般服务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重视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同时,一般服务业也要大力发展。第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为一般服务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工业化本身需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物流、仓储、工业设计等,也包括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聚集使得家庭生活社会化,这就要求一般性服务也要有巨大的发展,包括餐饮、洗衣、理发等等。以前分散居住的人现在集中居住,以前在家吃饭的人现在出门吃饭,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市场规模很大,要引起重视。第三,一般服务业本身也可以是现代服务业,可以运用现代技术,这需要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大力推动。
三,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消防、公安等)、以公共整体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和谐和生态均衡为目标、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业,其中包括政府服务,也包括基本的教育、卫生、社区、治安、市政服务等。公共服务要高度重视,有几个原因。第一,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也是收入差距拉大的过程,城市化进程是穷人进城的过程,工业化、城市化都要以人来定义,虽然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后收入比农民高一点,但仍属于低收入群体,有些地方出现城市化进程滞后,一些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这都和过去城市化进程中没有真正实现农民市民化相关联。农民市民化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这是推进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否则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不能相得益彰,在城市里就很难实现安居乐业,其他高端产业也难以发展。公共性服务不一定都是政府或国有企业承担,有一些公共服务可以由私人部门或非盈利机构承担。第二,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聚集要求有更多的系统化公共服务。很多地方出现的“城市病”其实是因为公共服务的缺失,特别是系统性公共服务缺失,导致在城市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要重视公共服务。
四,上海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是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的服务业很大程度上是为长三角提供服务,我在长三角的很多城市都讲过,你们不必搞全功能的大城市,不用建歌剧院,只要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可以去上海听歌剧。这里要提出一个“活动人口”的概念,早上来上班、晚上来吃饭的不一定是这个城市管理的户籍人口,但是这个城市的活动人口,如果把白天和晚上消费的人口加在一起,上海的活动人口不止两千万,而是四、五千万。因此要考虑服务的半径,辐射面要扩大。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还具有为全国甚至全世界服务的功能,在发展服务业的时候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