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常处于争论焦点的我国改革而言,的确需要对现有的众多问题作出深刻的反思和真实的批判、分析。如同吴敬琏所言,每个经济学家都有提供专业性思考的责任。但很显然,对改革的反思和规划,不仅仅是经济学家的责任,改革需综合考虑各种专业性意见或直观性的声音,需要其他行业贡献出自己的“专业性思考”。
在我看来,对我国过去改革的反思,必须坚持以下两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不能完全以经济学思维来设计改革方案。相对于其他专业和行业而言,经济学无疑具有更强势的地位。于是我们看到,基本上每个行业的改革,都缺不了经济学的声音。要么是经济学家的思路直接被采用,要么其他行业的专家们,完全借鉴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形成本行业的发展思路。所以我们看到,经济学思维常常超越行业的基本规律,决定着改革的方向。
如典型的教育产业化问题,这个改革方案的设计就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经济学的思维,而且可以说是简单的借鉴。改革方案过多地关注这个政策能拉动多大的内需,并且把学生当成数字,将这些数字乘以每个人交的钱,就成了教育的收益,就可以用这笔钱带动内需的增长。这显然完全违背了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且对经济学的借鉴也出现了偏差。
而在原来的医疗改革方案设计中,对市场这个“无形的手”的调节作用寄予了过多的期待,似乎有了竞争和选择,这个行业就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健康运行。但我们看到,结果并不如我们所愿,“无形的手”消失得无影无踪,并没能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调节作用。
在其他很多行业的改革当中,经济学思维也往往占据着过于重要的地位,而行业规律却被抛到脑后,也没有考虑到经济规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我国改革中的现有问题,有很多都不是经济学思维所能解决的,而更应该加大社会科学在其中的话语分量,更多地尊重行业内部的发展规律。
二是如何对待对改革的质疑之声。近来,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都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来自民间的“非专业性”的,也有来自其他经济学家的“专业性”声音。实事求是地说,声音大并不一定最有理,那些对改革的质疑并非全部都很科学合理。但对待民间的“非专业”声音,我们却不能简单地以他们不专业就忽略,因为他们对改革有着最直接的感触和体验,他们的声音,哪怕完全是情绪化的,也应该重视,因为他们具有评判改革成败与否的最终裁决权,而且他们的评判依据本来就是自身的感触和体验的。二是对待其他经济学家的批评或批判,也不能只是认为“他们是媚众的伪精英”。这种居高临下式的笼统反击,对于反思过去的改革毫无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