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青老师主讲,讲座地址: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一层报告厅。时间:2012年10月18日晚七点。
时间:2012年10月18日
地点:清华大学
题目:通货膨胀与国民收入分配
主讲人:宋国青
宋国青:各位同学晚上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最近在做一些经济波动研究的题目,今天刚好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所以我把题目改成了通货膨胀与国民收入分配。我想在讲今天话题以前,先对今天公布的数据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从数据上面来看,9月份工业增长率挺高,同比增长率8月份是8.9%,9月份是9.2%,环比增长率也挺高。GDP按报告的数据看也算是挺高的,国家统计局报告的数环比增长率是2.2%,这个2.2%是进行调整以后是2.2%。按年率来算就是1.022的四次方减1再算百分比是9.1%。环比增长率季调在社会上宣传的不是很多,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讲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是讲同比增长率。从同比增长率来看7.4%,一度往下走,但是按年率来算三季度比二季度增长了9.1%。我觉得现在这个数据跟同比增长率是一致的应该就是9.1%,至少三季度的数据来看是这样的,但是这个情况能不能持续下去是有疑问的。下一步到底怎么样,还要看情况。有分析说,因为今年两节放在一起了,赶在了九月底十月初,有一些出口企业干脆在9月份多生产一点,长假就多放一点,这个情况是有的。尤其在春节期间,如果订单本来不足的话,就赶在放假以前多生产,把假放长一点,但是没有更好的数据说明它,只能说是一种猜测。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有可能性,但是还有一些不利的因素。
不利的因素。今年到目前为止财政收入该花的钱,按预算做的赤字已经花的很多了,给年底留下的不多。往年12月份通常会有一个突击花钱。过去两年经济增长速度比较高,财政收入增长率就比年初做预算的时候实际执行的高,把钱攒到12月份就把花完了,这形成了一个季节性,也是一个期望值。今年财政收入可能勉强完成预算,高高低低一点点,不会像过去两年特别是去年大幅度高于预算,但是支出显著的高于预算。支出预算是14点几,到现在为止增长率要比这个高很多。其实12月份没有多少钱,因为12月花的钱好多是给明年的,特别是一季度,再往后一段时间,财政方面力量还是有一点问题。财政根据情况可以追加预算,但是预算法里有规定,要追加预算,赶上看人开大会就提交人大通过,赶不上人大会议,就人大常委会通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政府追加预算的打算。如果不追加预算,12月就会比较紧张,经济还能不能保持这个样子是一个疑问。好的消息是CPI、PPI都在跌幅,同比增长率跌幅在下降,虽然下降的不多,但是方向还是明确的。我们再看另外一些数据,像高频的数据,有一些产品是日度数据,还有每周报一次的数据,可以看到通胀明显下来,可能会继续下降。如果通胀很高的话,能刺激也不敢刺激,现在通胀低,而且还在下降,这就刺激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和可能性。我总的感觉现在是回升起稳,但是不是大起,也可能过两个月往下再走一点,但是走的幅度不是太大。如果出现银行不愿意放贷或者好的企业不愿意贷款这样的情况,那就比较差,现在看起来还行,货币政策还有一些余地,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个也是我今天想讲的重要的内容。
这是从公布的今年三季度经济情况直接复制下来的。上面的图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最后一个数是一到三季度累计7.7%。从去年一季度开始累计数基本上一路下跌,算环比还是有一点反复,但是算同比尤其是一累计那就是单边一路下跌的情况。去年一季度是9.8%,全年是9.3%,今年从8.1%又跌到7.7%,这个情况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下面一个图,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现在人口增长很低,所以总量的增长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总量增长率比稍微高一点,上面是总量的概念,这个是人均的概念。如果按照户籍制度这样的算法,可能城镇居民数量还是在增长,人均总量增长率可能稍微高一点。我们看下面的数据就有点情况了,大家对比这两个图,我们如果不考虑细节的话,上面那个图是GDP基本上一路下跌,下面这个图说城镇居民可支配的真实收入一路在涨。我想这是个挺有意思值得谈一下的问题。
现在大家一说到GDP,比如说GDP高增长导致环境、质量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就把它作为一个挺负面的东西来说,但是把这些问题剔除掉以后,简单说GDP增长了,收入增长率高了总是好一点。但是看下面这个图,时间坐标是一样的,GDP增长速度在下降,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却在上升。站在居民角度上来看,是不是GDP越低,居民收入增长率反而越高?这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口径上有一点问题,看起来是下降,其实不是这样的。去年全年累计是11.4%,,按照这个数据,今年前三个季度无论是单计还是累计都比去年、前年高。这个口径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纯收入,一个是现金收入,我们不去讲它,因为里面有一些很细节的问题。我们可以粗一点说,今年农民收入的增长率跟去年比至少没有下降,有可能还是上升了一点。但是城镇居民按照这个算法是明显上升的,去年全年人均是8.4%,今年前三个季度是9.8%,三季度可能是10%左右。GDP增长速度下降了一个多点,城市人均收入增长了一个多点,如果把人口增长因素加进去也可能是两个点,这样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含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在谈这个问题以前,我们把收入度量的一些问题也讲一讲。跟GDP口径一致的国民收入度量整个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什么算、什么不算、怎么算有很严格的定义。我们现在报告的是生产法也就是GDP,当然收入法、分配法和生产法也是一致的,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并不是统计误差,统计误差是另外一回事。现在家居调查里面说的收入,还有我们后来会提到的企业利润这样一套收入概念,和GDP里面的收入是不一致的,有时候会有明显的差别,需要注意这一点。如果企业低价买地,高价卖地,这应该算利润收入要报税,但是国民收入不算这个帐,因为GDP口径上的国民收入只算今年生产了多少,不算财产损益,所以口径上还是不一样。另外农村居民的收入概念跟国民收入一致的可支配收入有点区别,这个都是细节的问题,我们知道这样的事情就行了。上面那两个图有一点小的不一致,可能我们从这些细节上去研究,我们通常会看到因为这些问题引起一个点那么大的变化。由于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提到的这样一些口径在增长率方面引起了一些问题,一般都是不到一个百分点,有一些情况下可能比这个大一点。现在说如果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情况,不考虑很细节问题的话,那个图基本上是对的。
从居民个人的角度看收入,工资性收入是很简单的,工资性收入就是通常用当前的消费价格指数打个折,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收入,但是财产性收入在通货膨胀很高的时候问题就很大。比如银行存款的负利率,在很多时候银行存款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到底什么时候的通货膨胀率和什么时候的利率,这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现在也把这个细节先放下。如果一段较长的时间,通货膨胀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比如说通货膨胀是8%,银行存款利率是5%,储蓄存款率也是5%,收入一块钱存进去,到12个月以后取出来,它的真实价值是1.05,这是利率,再除以1.08大概是9角7了,这是一套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收入的概念。税务局在算利息所得税的时,是算你5分钱的收入,根据这5分钱还要收利息所得税,实际上是亏损还要收所得税。这个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有通货膨胀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问题,除非税法做出明确的规定。一般税法都是按照名义收入征的,也就是说你把钱存在银行一年,挣了10%的所谓名义收入,通货膨胀率是20%,实际上你倒亏了10%。但是税法算你的收入是10%,从10%里面再征一个税。如果真是20%的通货膨胀率,10%的利率,存一年钱损失10%,还要对10%的利息征所得税,这是个征税的问题,但是统计里不对收入做调整的时候,收入的计算也有问题。 它是怎么计算的呢?就是刚才我们说按照20%的通货膨胀率,10%的利率拿这个来算的话,存钱的真实收入是1.20除以1.10,要是通货膨胀率和利率不太高的时候直接减也可以,但是减的话误差比较大。在家居调查统计收入里也可能会隐含这样的问题。比如股票收入,现在股票是跌了,连假的都跌了,真的就更跌了,这个就没有办法算了。如果股票涨了,跟银行存款一样,如果把印花税去掉,股票收入也要交个人所得税或者红利税,这个红利指的是上市公司分红的红利税,假如对股票的收入也征一个类型银行存款那样的利息所得税的话,就会征一个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率不是指现金发行,它在这里面给你算一个假收入,然后对这个假加入征税就会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当然这个结果对消费者来说是很不幸的一件事。通货膨胀来的时候计算所得税都是按照名义收入算,不光是中国这么做。也就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就要防止通货膨胀。轻微的通货膨胀可能有时候有一定的合理性,甚至是必要的,但是明显的高通胀显然会造成非常大的收入分配上歪曲的效果。居民对通货膨胀的厌恶、讨厌是有他深刻的道理的。我们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时候,用名义收入,再拿通货膨胀校正,这个方法本身就有问题,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资本金。因为通货膨胀是连利息收入和资本金一块损失的,收入算法对所谓的收入部分做了一个调整,实际上它连本金都给你吃了。一般的统计收入除非严格定义的要做这个,一般是不做的。因为国家一直到现在没有系统的公布收入法GDP,有数据说是收入法,但是离严密的收入法GDP还差的很远,也没有加全国数,只是一个参考性的东西。真正算收入法GDP的时候,大家到美国的网站上看有好多的概念,其中就有一条就是通货膨胀调整以后的,通胀调整就是对资本金的损失做调整,最后跟收入法的GDP配套,这都是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以上讲的隐含了这样一个东西,这里对居民由于资本金收入的问题和通货膨胀引起资本金损失的问题其实是没有做调整的。因为这个不是在GDP口径下面,调不调不引起跟GDP衔接的问题。我们拿到这儿比较,本身不是说这两个东西一定要比较,要放在同一个体系下面。2011年这个线更低,如果把这一条加上,今年也许会下降一点,但是去年下降的比今年下降的更多,按说这个线应该比那个线更陡。考虑到以后GDP增长速度在下降,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上升,上升的可能比这个数还要厉害一点。由于去年通货膨胀歪曲导致的资本金损益问题是低估的,歪曲的幅度更大,今年歪曲的幅度相对小一点,因为通货膨胀率降低了。
我们接着收入度量的问题再研究,这个跟我们今天的主题关系不是特别的密切,但也是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想提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我们都说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农民收入等等。还有一块是移民,移民的价格指数是哪个?这是一个怪怪的问题,移民的价格指数是哪个?你是城镇价值指数还是农村价格指数?哪个都不是。他去年在农村,今年搬到城里去了,它的价格涨了多少?你假定城里面价格不变,零通胀,农村的价格也不变,一个人从农村跑到城里面,价格肯定涨了,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可比的项目,就跟购买力评价的算法一样,应该按照价格指数算它。城乡收入的概念本身都是模模糊糊的,特别是前些年有大量的农村居民转到城里,按照城乡居民收入这样简单推算全国居民收入,这里面问题很大,会引起一个变化。因为移民原来是在一个价格水平比较低的地方生活,后来搬到价格水平比较较高的地方生活,虽然他的名义收入是增加了,但是他的价格上升的要比不管是城里面的价格指数,还是农村的价格指数都要高。这个是转移的一次性完成的,不是年年都是这样的,转进去之后就变成了跟城里面价格一致的,但是在转移的这一年差别是很大的。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以后,实际上还是有所高估的,在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高估的幅度更大一些。后面因素跟通货膨胀率没有关系,它是一次性的,但是它跟农民转移的人口的数量有关。移民多的年份低估的就多一些,移民少的年份低估的就少一些。通货膨胀因素也罢,移民因素也罢,都会使移民收入增长率的那个线变得更加陡一点,你要认真算的话,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去年打的折扣更多,该打的地方还有好几个,而且影响都不小。
这样一说一个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GDP增长速度往下掉,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往上升?去年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太低了,比GDP的增长速度低很多,这个图上有很多折扣没有算进去它就已经低很多,如果把这些算进去低的幅度就更大了。为什么消费者对通货膨胀厌恶程度非常厉害,因为负利率是明显的转移收入。从居民收入里向银行和贷款企业来转移收入,当然这个转移收入在银行和企业之间是怎么分配的,里面的问题就更多了。我们现在不管怎么分配了,反正作为一个整体有一个转移效果在里面。居民收入变化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这个是真的,GDP低增长,居民收入高增长这不挺好的嘛,为什么还追求那么高。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我们下面从另外一个角度,从企业利润角度来看。
我这儿有一个企业利润的图,在看利润的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PPI和CPI比例的变化。上面的蓝线是PPI是定基比的指数,对定基比CPI也做季节调整,然后把这两个季节调整之后的序列做成一个比例。PPI是分子,CPI是分母,就是工业品价格相对于CPI这样的比例,我们把它算一个比价。这个比价的含义是什么?对工业企业来说,工业品生产价就是它的销售收入,价格乘以它的销售量就是它的销售收入,给定数量的话,这个价格越高,它的收入就越高,给定其他的情况,它的利润就更高。所以PPI上升对工业企业利润是一个直接的推动因素。CPI对企业利润没有太多的直接影响,但是间接影响很多,其中一个影响是因为工资跟CPI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个不是成本推动,因为CPI涨了,所以工资要涨。我们没有听到哪个企业的员工说,今天猪肉涨价,明天给我涨工资吧,没有这么谈的,是按照供求决定的。中国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CPI涨的大部分还是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一涨,农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他种地、养猪的收入是挺高的,你不给他涨工资他就不干了,这个是供求关系的逻辑,是机会成本的概念,不是成本推动的逻辑。统计上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农产品价格相对高涨的年份,转移的数量就会少一点,GDP增长速度一产滞后一段时间就会高一些。所以CPI对于工业企业利润是一个负面的东西,这两个比价放在一块就是一个负面的东西。
上面这个图是绝对的一个比例,就是一个定基比价格指数的绝对比例。下面这个是两个比例的同比增长率。做同比增长率的话季节因素自然就消除了,所以不用做季节调整也可以做这样的同比增长率。具体怎么算同比增长率?简单说像9月份CPI同比上升1.9%,PPI下降3.6,那就是1减0.036,除于一加0.19,这就是上面同比增长率,大概是百分之五点几。下面红线最后一个数是负的百分之五点几,跌的很厉害。现在企业的日子很难过,企业很困难。现在利润总额的数据放在这儿,这个里面有两条线。蓝色的线就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在这儿做一个季节调整,这个里面我没有写,其实应该讲清楚一点,这个事挺复杂。原来是每个月公布,后来说隔月公布,中间对不上,要做一个数据时间序列的话难度是很大的。我想了很多办法做它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谁也不会想到统计数据是这个样子的,碰到了简单做一点处理,简单做一做,改成季度数,把1、2月份放在一块,3到5月份放到一块假装是一个季度,不过季节调整以后,这个因素就消失了。蓝色的线把数据做一些处理,这是我自己做的,不是统计局做的,处理以后就是季度调整。别人做的话,用大致上同样的方法,隔月调整会有一点小的不同,季节调整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是大的方向,基本上大的变化上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可能有一点小的不一致。
现在看利润,这个图从直观上看,利润的波动是非常凶的,这个是绝对水平,蓝线在2008年2季度的时候是0.6,后来到1.4以下,是照着将近一半往下跌的,幅度非常大。我们说GDP的增长速度多了1%或少了1%,但利润动不动就涨20%或跌30%,甚至50%的时候都有,波动特别大。因为企业销售有一些是固定沉淀成本,还有银行利息,餐馆歇业租金不变,折旧不变,利息的机会成本也应该算利息,成本都在那放着呢。同样的餐馆或者工厂在设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成本不变,因此利润对于销售收入,对于经济活动的弹性非常大。我们可以简单的估计,利润对工业增长速度弹性要是按不变价格计算可能到五倍,要是按照名义额可能更大一些,因为通常经济增长数量高的时候,通货膨胀率也高,单算一重可能四五倍,两重都算就会是七八倍,弹性非常大。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今年以来,最后这几个月的利润数据跌了一些。我们看出来是很大的变化。要把GDP画成这样的图,稍微站远一点就看不出那个有什么变化了,那是1%,肉眼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利润就大多了。这个就是PPI的比价,前面那个出的PPI的比价。前面这个图上面不是同比增长率,上面的蓝线跟企业利润的变化,是利润的偏差。偏差怎么算?我们对利润做一次二次型的回归,在特殊情况下用这个方法做。偏差是什么含义呢?我们这儿有一个趋势,实际值跟趋势对应那一点上偏离了多少,偏离0.1就是10%,到了2009年一季度就比趋势值低了50%,这个是对数的差分。
简单的说,利润的高低和工业品比价有很强的关系。工业品涨价的时候利润就大涨,工业品跌价的时候利润就大跌。这样一看我们前面说的工资收入就有一个道理了。我们最后再看一个数据方面的一些情况,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是7.4%,是,名义增长是10.3%,按CPI和PPI算没有这么高,GDP里面还有一些不在CPI也不在PPI里面的一些价格,另外还有一些统计误差。现在报告GDP的名义增长是10.3%,今年三季度比去年三季度,没有包括增长率,是给的绝对数算出来的。另外我们对这个数再检查一下,看看工业销售收入,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增长率,这些都是名义值,利润增长率是7.7%,因为工业品价格大跌,CPI还在涨,还有一些价格涨幅可能比CPI稍微大一点。工业的情况看来跟GDP的数是一致的,名义的经济增长速度是8%、9%、10%这样的水平,工业低一点不到8%,有的部门增长速度还是工业最快,但是有一些可能价格涨的多一点。我们简单按GDP的增长来算,GDP增长10%,企业利润8月份跌了6%,所以工资就可以涨到10%以上或者超过10%。国民收入,简单说是GDP折旧加上利润,按收入法预算,再加上财政收入。今天财政数据我也看到,9月份收支差还是挺大的,财政收入低,有赤字,而且这个赤字实际执行起来比预算还要大一点。财政是一个相对的净收入,这里面的概念也挺复杂的。企业分配利润也算可支配收入,财政也算可支配收入。财政可支配收入就是消费,一块是花掉的,另一块是投资,再一块是储蓄,剩下的是转移支付,教育、投资修铁路在投资、转移支付和直接发补贴等等一些东西,都算在最后可支配收入里面,不能跟统计里面口径不一致。
我们现在把这个串起来讲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但是利润跌幅更大,然后反而使得真实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过去高了。过去经济增长高的时候企业利润、财政可支配收入非常高,居民增长率大幅度低于GDP的增长率,现在这个情况有一点改善,甚至可以说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稍微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财产价格变化的收入不包含在居民可支配收入里面,严格跟国民收入统计一致。股票跌价GDP里面没有这一项,它是不管的,但我们从居民收入的角度来看这个要算。家居调查的居民收入算法里通货膨胀那块麻烦一些,毕竟做股票的人比较少,绝对量还是很大的,你把这个算进去,工资收入是多涨几个点,股票却是照着好几十个点在跌。股市收入一般来说按现值计算,在收入里面怎么算,这是一个挺麻烦的事。从人数上来讲,股民人数还是很少的,大多数人不炒股,尤其今年不炒股的人太英明了,所以我们大多数居民来说,感觉现在日子相对比去年舒服了。
为什么居民不喜欢GDP高增长呢?我这里打一个问号其实是有道理的。别人是从环境、投资太高、银行坏账的角度讲GDP高增长的毛病。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来讲。我们把该收入的调整细项都做好了以后,高增长真可能不如不增长或低增长好。当然这是短期现象,长期不能是这样的。经济长期不增长,老让企业利润来扛,总有一天企业会被击跨的,企业垮了,工资性收入也没有了,所以只能说这只能是短期的情况。现在的问题是,到今年为止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政府在那里讲稳增长,但是舆论对稳增长挺不当回事。好像是负面的评论居多,非官方的媒体评论特别是网上评论负面的东西更多,主要是议论为什么要稳增长,投资率不要太高了等等,甚至直接就批评GDP增长的问题。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有一些道理在里面。对紧缩政策、刺激政策反应不一样,这个确实是一个很大变化。2008年底“4万亿”刚出台的时候,2009年前后舆论基本上是支持、称赞的态度,可是现在感觉上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负面的东西多。过去几年经济高增长,给居民没有带来多大的实惠,财政收入涨了很多,企业利润涨了很多,国企利润涨的更多,国企利润也不分红。国企、垄断行业工资偏高,还有一些管理层工资更偏高了,普通行业、竞争性行业的工薪收入确实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你要真把通货膨胀因素,财产收入问题等等都算细的话,这几年不一定有多好的增长。从这个角度看,社会舆论对高增长、高投资、稳增长这样的一些提法有保留甚至批评反对意见,我觉得可以理解。我们从过去这么多年情况看,在经济增长率挺好的时候,反而是社会舆论、消费者相对感觉不好的时候;在有一些情况下,政府觉得经济困难的时候,消费者反而相对感觉好了,这都是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现在的通货膨胀率比十几年以前低多了,那时候最高的时候是24%,银行存款利率是10%。等于存款一年10%就没了,大家反感就很强烈。但是现在跟那个时候比较还有一个新情况,那个时候虽然通货膨胀拿走了一些,居民名义收入自然是假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还是上升的。现在名义收入里面没有调整,不能完全说假,用假这个词可能有一点过,现在未调整收入份额在下降,大家对通货膨胀可能更加的反感。社会的反应,舆论的批评,多多少少潜在的跟这个有点关系。
我总结这样一些东西,没有任何的应该怎么办。我只是说,看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的这个样子。要是说问中央政府怎么办,过去半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政府好像有一点动作,现在政府可能更加注重社会舆论这个是对的,但是居民消费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来,现在很难期望后面一段时间会来一个大刺激。经济增长速度高的时候,居民收入增长率更低,经济不好的时候,居民收入增长率反而才高起来,其中就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进行调整,这一点已经说了多少年也没有调。大多数人说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说了多少年也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从目前的逻辑看,今年下半年就是这样的维持,也许经济有一点反弹,也许反弹是短期的,但是不会比较强的起来或者很强的掉下去。
现在就是一个被动的调整。特别是国企经济不好,收入下降,工资照发甚至不少发,然后利润跌,这个东西就这么耗着。看起来居民收入占了一点便宜,但是这个便宜不好占。私人企业把老板赶跑了,不投资了,好日子就结束了。国有企业现在还有一点钱,何必耗着呢,这么耗下去毕竟是一件坏事,所以最好主动的对一些收入分配调整,适当的起动经济,不要把通货膨胀搞起来。如果通货膨胀起来了,肯定会把利率往高提。这个负利率危害实在太大了,怎么样也不应该干这样的事情。现在的情况比过去还是有所改善,CPI是真实的,不到两个点的CPI,按同比来说利率才3个点,这个一点不高,中国那么高的通货报酬率应该可以提供至少两个点的真实利率平均下来。现在说高是指PPI,PPI是负的三点几,银行贷款利率是六点价,这个差的太大了,企业的日子是很难过了。
最后归结到这儿,就是说现在主动调整来不及,好像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那么就是被动调整。被动调整就弄一个低增长,低通胀,甚至通货紧缩,但是通货紧缩不能搞的时间太长,这个伤的太厉害,而且是很难恢复的一种伤,短期里面有几个月的通货紧缩问题不大,但是不要出现太大的麻烦的事情。不是说我主张矫枉过正,主动的调整不需要矫枉过正,但是主动的调整收入分配,一次调不好,无奈之下就变成了这么被动的调整。居民收入既然不能增长了,干脆让企业利润、财政收入或者其他一些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率更低一些,我不能涨,你最好也低一点,这样也能稍微平衡一点。这当然也不是好办法,大家都涨了才好。。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说GDP增长今年调整的难度等等问题,不是从简单的投资报酬率,该不该投资,该不该放松货币政策等等这样的角度考虑,里面有很深刻的原因。今天公布的数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来说这个问题。从这个图的角度来看,现在日子过的挺好的吗?就照这个意思,或者GDP再低一点就更好了,这里面有一些阴差阳错,各种歪曲造成的一个结果,要跌就得一块跌,肯定不能一个跌一个涨,短期里面可以这样。我讲的主要内容就讲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