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产业结构看就业压力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都与就业增加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就业压力就会逐步缓解。一些国家在持续一个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后,失业率都会明显下降,有的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劳动力供给短缺现象。
在11月11日至13日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本报记者采访了论坛成员、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梁优彩。梁优彩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增长,但与之相伴的却是失业率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长期失衡,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相对较少所致。目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大部分被第三产业吸纳,我国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还不到30%。
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目前全球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为4∶32∶64。其中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分别为4∶30∶66和10∶36∶54。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1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3个百分点。
梁优彩认为,要缓解就业压力,就需要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是什么
梁优彩介绍,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手段来启动国内需求,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逐年下降。结果导致本来就很高的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没有明显提高。
有关国际统计数据表明,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我国第三产业也是劳动力密集行业,它对劳动力的边际需求弹性比第二产业大很多,由于规模相对太小,导致其吸纳的劳动力比较少。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部门一直是全国劳动力的蓄水池。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实际上并不是农业生产活动真正需要的数量,农村有许多富余劳动力。
梁优彩通过比较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中的亿元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来找出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出路。梁优彩说,在经济规模相同的条件下,如果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果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2003年的实际比重上升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比2003年的实际比重下降6.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保持14.6%不变,那么,第二产业的就业岗位将减少2120万个,第三产业将增加4559万个就业岗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两个部门合计将比2003年实际增加2439万个就业岗位。这样,我国城镇的就业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
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随着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我国的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依然太高,与此相反,我国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又明显偏低。尽管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很低,但它却创造了近一半的新增就业岗位。过去10年的数据更表明,第三产业创造了我国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梁优彩说。
找准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基本上取决于需求结构。过去,虽然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逐步上升,但最终消费率却不断下降,导致我国目前的最终需求结构严重失衡。最近两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消费低速增长的趋势还在继续,而且我国劳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又比较低。在此背景下就业压力必然会继续上升。
“当前,在继续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消费率,降低积累率。同时,要把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上来,使消费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梁优彩说。
数据分析表明,最近几年农民消费增长缓慢是我国总消费增长慢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购买力,逐步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趋于协调,引导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研究表明,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改变我国的二元结构,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这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我国的消费率,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