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集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陈锡文谈城乡统筹和成都实践
陈锡文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记者:应该如何认识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与破解“三农”难题之间的关系?
陈锡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它所形成的二元体制对解决“三农”问题产生了非常大的制约。这个问题很复杂,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中国的城乡关系不协调不是始自改革之后,更不是始自今天,这个问题是一个积累非常长久的巨大的经济社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解决“三农”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首先是必须很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国情,就目前来看,我们的国情还是城市人口少于农村人口,用比较少的人去带动比较多的人难度是很大的。因此这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第二,我们必须把握好社会经济发展每个阶段的特征,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始阶段,要靠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积累,这是很多国家都没法避免的阶段。但我们要把握好一点,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从总体上看,现在我国相当多数的地区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现在开始具备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条件,这就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不再是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论农业,而是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这个问题。
记者: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实施了“三个集中”。您对此如何评价?
陈锡文:“三个集中”应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到“三个集中”的趋势是非常清楚的。必须要强调的是,“三个集中”的规律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必然性规律,不是主观想象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经济社会可以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三个集中”的规律才会逐步显现出来。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去推动发展,这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实践。还有一点就是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每个阶段的特点,把握好人民群众的意愿。
记者:对成都实施“三个集中”,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有何建议?
陈锡文: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此前的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现在摆在成都面前的问题是怎么把握机遇,不失时机地把统筹城乡的工作推向前进。需要注意的是,成都的不同地区也有各自的情况,在具体实施“三个集中”时也应该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成都商报记者孙耒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杨伟民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设立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符合改革的大方向。其必要性:
第一,是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需要。
第二,是探索建立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
第三,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
成都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显著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初步形成,这是给我们留下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方面。第二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第三是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给我们留下突出印象的是一揽子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第四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第五是农村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民向社区集中后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第六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第七是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给我们留下最突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成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做法,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老百姓满意。根本原因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了以人为本,发展的成果由人民特别是农民共享了。
成都市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基础,下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内容明确,且具备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改革方向。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我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三管齐下”:第一,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尽可能地增加农业产出。第二,大力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村人口。第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吸引更多的城市资金进入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最终目标是什么?第一,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二,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第三,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就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质化的生活条件,主要是便捷、方便、价格合理的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通信、交通、环保等。
办好实验区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
指导思想是,要推进三个方面工作:
一、统筹城乡发展。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重点的任务,我们考虑了八个方面:
第一,统筹城乡规划的编制。
第二,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建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和管理体制、投入机制。
第四,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
第五,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第七,健全基层自治组织。
第八,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设立试验区成都百姓生活会更好
杨伟民谈成都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意义
记者:试验区的设立,对成都人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杨伟民:四川和重庆集中了上亿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一些,肯定是成渝地区广大人民的愿望。通过设立这样一个试验区,将解决我们的内需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一些体制性的障碍。经济发展了,大家的收入提高了,腰包更鼓一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老百姓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都将得到改善。总之,通过设立试验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增收,老百姓一定会有很多实惠。实践已经证明,4年来,成都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命运已经得到改变,老百姓是真诚地拥护城乡统筹的,这是我在此前调研时感受最深的。一些农民还高兴地把股权证、社保卡拿给我看。他们的收入确实是大幅度提高了。按照国家的部署,继续推动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成渝两地大有希望,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记者:你认为成都能成功成为试验区,成都本身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杨伟民: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也是国家或者说国务院批准成都成为试验区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基础,国家也不会批。
记者:你觉得以后成都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杨伟民:要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因为土地空间是有限的,而且平原更是有限,不能浪费,因此一个前瞻性的,有历史眼光、战略眼光的统筹城乡的规划很重要。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常有必要。成都在全国,乃至在世界都有影响。规划要让成都成为全国最适宜人居住的一个地区,要从全面提高人的幸福指数的角度去做。要安排好三大空间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生态空间,我们必须要有森林,有水,有新鲜的空气;另外就是农业空间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即它同时是一个绿色空间,同样会创造新鲜的空气,涵养水源,当然,必须是现代农业,不能是污染式的农业,比如三圣花乡。
记者:成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和滨海新区、上海浦东,哪个地位高一些?
杨伟民:我个人认为是一般高的。
记者:你对成都设立试验区有什么希望?
杨伟民:希望成都早日成功创造出全国经验,创造示范。成都商报记者张元龙
成都的统筹很有示范意义
汤敏谈成都城乡统筹发展
汤敏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
记者:您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评价和建议?
汤敏:就全国而言,成都的城乡统筹发展走在前面。城乡统筹致力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城市把农村带动起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它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成都提出“三个集中”,思路非常好,也是一种创新。从全世界的经验看,经济发展一定有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这是一个聚集的过程。可以说,成都提出“三个集中”是符合规律的,有了工业的集中,才能实现人口的聚集,进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在成都的实践中,涉及的工业布局、土地流转、集约化生产等,都是目前非常重要的问题,成都的探索能够较好地解决,这对其他地方都是很好的启发,应该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可以推广。
我是搞金融的,我的建议是成都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发挥金融工具的作用。最近几年,我国已经推出或者正在推出大量的金融工具,如果能在这个方面早走一步先走一步,成都的城乡统筹就应该能发展得更好。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您在发言中提到的乡镇银行和微小企业贷款模式,它们对成都城乡统筹发展有何好处?
汤敏:乡镇银行是四川首先推出的,全国第一个乡镇银行就在仪陇。乡镇银行把它筹集的资金限制在一个县的范围内使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微小企业贷款模式是真正针对微小企业的贷款,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抵押为主的贷款方式,通过研究企业未来现金流来为企业贷款。
应该说对成都发展大有好处。农村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农村资金只有不到50%能留在农村,其他50%全部流出去了,没有应用到地方的发展上。乡镇银行把钱留下来用于本地的建设,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微小企业贷款模式打破以不动产抵押为核心的贷款抵押机制,通过研究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来进行贷款,这对成都的农民,以及成都正在兴起的农业公司是有利的。因为农民和农业公司在参与土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资金,而农民的房屋、农村的土地、作物等很多东西都是不能抵押的,按照传统的操作方式,他们是贷不到款的,而这种新的模式恰恰解决了这个难题。
记者:成都的城乡统筹是否有示范意义?是不是必须达到成都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进行城乡统筹?
汤敏:说成都的经济好,这是相对的。在全国范围内,比成都好的城市多得很,跟成都不相上下的城市也多得很。如果这些城市都能像成都这样进行城乡统筹,那很可能中国能够首先解决1亿农民的发展问题。
那么比成都发展水平差一点怎么办?我认为其实不差那么一点,无非盖学校的时候标准低一点,城乡低保的标准低一点。经济水平落后的城市,无非是成都有“五朵金花”,它来个“三朵金花”。关键是思路问题,关键是城乡统筹一视同仁,而不是把城乡分开考虑。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