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宏观调控需相机抉择
作者:刘国旺    时间:2008-02-04    来源:中国财经报    阅读:1809次   
  面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我国的宏观调控应该做出什么调整?参加“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8年年会”的国内著名学者表示,应该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情况,对宏观政策作出相机抉择。同时,也绝不应该被当前的价格上涨现象“吓倒”,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说,按照最新的估计,2008年美国经济将比2007年发生大恶化。导致实体经济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次贷危机的影响。余永定转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奇的说法认为,2007年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是70%,如果下降到“正常”的占GDP的65%的水平,其消费需求将有大幅度的下降,将会对美国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消费下降,储蓄就会提高,储蓄和投资之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缺口,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会有比较大的下降,即进口就会有比较大的下降。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当前值得特别警惕的是输入型通货膨胀。即使我们只进口与去年同样规模的石油及矿产品,今年就要多付出5100亿元人民币。国际市场上粮食的产需缺口也达2200万吨,全球的粮食库存是20年来的最低水平,粮价还可能继续上涨。所以2008年世界经济可能放缓,还可能带来“滞涨”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表示,从国内来看,也已经遇到了一些紧缩因素,本轮投资周期已经过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12月份的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809亿元,增速为19.6%,是去年惟一一个增速低于20%的月份。中国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速为11.2%,分别较二季度和三季度下滑了0.7和0.3个百分点。因此,宏观调控是“保增长”还是“保价格”,需要谨慎思考。

  在这种局面下,宏观政策一定要相机抉择。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指出,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从来属于短期政策,要根据总供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减少波动。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价格上涨的根源所在。他说,前几年价格水平有点低,现在不断抬升。前几年的价格水平较低恰恰是非市场机制造成的。其原因是社保制度不健全,劳动力成本没有完全体现。资源和环境成本也没有打足。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这些因素一定会导致成本推动。因此,至少在中期,中国物价水平会处在相对较高位置。这是一个基本判断,将对我们今后很长时间至少是中期的宏观政策有重大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我们过去的低成本所依托的经济优势目前正在削弱。如果不加大改革力度,经济效率就不会继续提升。因此,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