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需要上百年跨度 人民币国际化道路阻而且长
作者:木木 时间:2008-10-24
来源:证券时报 阅读:1512次
从历史上看,美元取代英镑、法郎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间还借助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运气”。一种货币“硬化”的过程,必然需要另一种货币的“软化”为代价,而这种软硬的转换,一晃很可能就是上百年的跨度。除此之外,另一个因素或许更为重要,即人民币最终将走向哪里、实现怎样的目标,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还没有想好。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就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应对策略,许多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应该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尽快提升人民币地位,最终使之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货币。专家还建议,要采取有力措施,首先强化人民币在区域内的地位,同时,在构建未来新的金融体系的进程中,要充分表达自身的诉求。
专家们对人民币的热情很高。在畅谈人民币国际化取向的政策建议时,甚至有专家隐隐约约地表达了人民币也应当成为像美元那样可以享受铸币税待遇货币的意思。
热情、冲动、有时也不失天真的中国经济学家们的出发点应该是好的,在这“百年一遇的历史性大机遇”(某专家言)面前,经济学家们想为人民币掌起一盏指路明灯的迫切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人民币最终成为世界级的硬通货,毫无疑问也应当是各界为之努力的目标。
但是,树立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显然不是一回事。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需要的并非仅仅是一个宏伟目标的诗意描绘,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解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方式方法、时间以及可能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而这也恰恰是我们需要经济学家的原因之一。虽然在这个论坛上,经济学家们形而上的描述很迫切、很美丽、很诱人,但从历史以及现实环境看,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必定遥远而艰难,情况的复杂性也不能有丝毫的低估。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从国内方面看,我国的综合国力尚不足以支持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007年人均GDP不到2500美元,世界排名第104位;中国经济还面临着二元结构的困扰,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还很巨大;消费尚未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数量、质量与发达国家还不在一个层次;资本市场的规模、质量、治理水平、开放度等指标也与发达市场存在不小的距离;教育水平也亟待提升,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公共品的提供在相当长时期内还难以满足全体国民的需求,等等。中国还是一个资金缺乏的国家。
人民币成为国际性货币,成为国际性的硬通货,甚至成为美元那样的货币,在享受某种令人垂涎的利益的同时,从某种程度讲,还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还必须容忍一定程度的“双赤字”甚至是全面的“双赤字”。中国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决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必定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从国际方面看,国际格局、地缘政治等因素也决定了人民币走出去将是一个异常艰难、艰险的过程。从历史上看,美元取代英镑、法郎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间还借助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运气”。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一种货币“硬化”的过程,必然需要另一种货币的“软化”为代价,而这种软硬的转换,一晃很可能就是上百年的跨度。
虽然目前萨科齐等欧盟国家领导人极力倡导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布什也答应,美国将在11月份举办一场金融峰会,讨论国际金融秩序的问题。但无论是从美国的真实态度还是欧盟内部的现实状况看,这个萨科齐们希望中的“重建”,其过程无疑充满了巨大的变数,变数甚至可能巨大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在各国、各地区博弈的过程中,人民币或许也仅仅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砝码罢了。
面对这样的博弈局面,我们必须有一个足够清醒的认识,并切实准备好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的形势,也决定了人民币走出去要慎重对待。
除了国内、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并不支持人民币迅速走出去外,另一个因素或许更为重要,这也决定了人民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难有“作为”,即人民币最终将走向哪里、实现怎样的目标,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还没有想好。
从历史看,无论是英镑霸权,还是美元霸权,其所依托的都是一个霸权的体系。这样一个体系,必定是不得人心的。人们或许会被迫遵从、依附于一时,但一有机会,必定会“群起而攻之”。因此,这样的体系,缺乏长久的稳定性,甚至短时期内的稳定也实现不了。
人民币最终将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体系?难道最终也要建立这样一个霸权的体系吗?经济学家们显然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西方的经济学家及其拥趸们当然希望建立一种这样的体系),这是需要政治家面对、思考的问题。政治家们最终会给出什么答案,我们或许难以明说。但无论是从我们国家的现实政体看,还是从文化、历史传承的角度看,这种霸权的体系不会成为我们心安理得的必然选择。
毫无疑问,世界金融体系已经到了重新构建的时候,但目前也可以肯定的是,旧体系还难有本质性的突破,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可能会得到稍多一些的“尊重”,但这个体系既有的本质还难以改变。谁都没有做好迎接一个新体系的心理准备和制度准备。
因此,我们说,人民币国际化必定会道阻且长,它不但要面对一个旧体系的强力挤压和勾引,也面临建设一个新体系的世界级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看到旧霸权的困境,普通民众或许有资格“雀跃”一番,但以理性人自诩的经济学家们还是要冷静些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