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经济发展会议 -> 论坛(上海·2013)研讨会:加快上海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
论坛(上海·2013)研讨会纪要(四)——隆国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时间:2013-08-10    阅读:47293次   

论坛(上海·2013)研讨会:加快上海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

会议纪要(四)主题发言



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隆国强


    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三十多年创造的经济奇迹,奇迹离不开中国的改革开放,所以创造奇迹的过程也是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断探索新体制新机制的历程,同样的,也是我们从一个封闭的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的一个进程,是我们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和国际规则不断接轨的过程。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过去三十几年,每十年会有一些标志性的重大事件:1980年我们建立了经济特区,同时也是我们拉开了改革的大幕;90年代初,我们建立了开发开放的浦东新区,我们看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目标;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无论是开放还是改革,跨了非常大的一步。今天,我们又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国内外普遍期待即将到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做出战略性的部署。正是在这时点上,国务院原则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这能否像我刚才讲的,成为每十年一次重大的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思考确定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标定位。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审批之前以及之后,有很多地方找到我们,说他们也要搞。有的地方方案都报上去了,有的正在研究。我就问他们说,你们干嘛也要做自由贸易试验区,他们说,上海已经抢先了,我们不能落伍。这背后隐含着什么,隐含着这些人认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给上海特殊的优惠,在地区间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所以不能落伍。我们也跟中央相关部门座谈,相关部门的同志说,我们现在讲缩小地域差异,上海已经这么发达了,为什么还要给上海建立“自贸区”。这背后隐含着什么,还是一样的,就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创造新的优惠政策落差。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个人理解,这不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定位。

   为什么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是叫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我觉得这是着眼于全国的发展,着眼于全国新一轮的改革和开放。我觉得它有两个基本的定位,一个就是先行先试,要面对变化的世界,变化的比较优势和国内的形势,为下一步的开放、下一步改革在这里做很多试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向全国推广。第二个目标就是要争创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新优势。先行先试,积累经验,这点是相对比较好理解的。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我接触的很多部门和地方的同志,这点是被忽视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用大调整、大转型来形容变化的外部环境,我觉得非常到位。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前三十年我们实现了一个跨越,就是从靠出口资源性产品转向了靠出口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但是,这些年随着我们各种各样的成本的上涨,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土地成本的上涨等等,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受到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更高增值环节上形成新的竞争力就变得刻不容缓。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我们必须着眼于如何在更高附加价值的环节上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我们如何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源,来实现这个目标。例如,服务业方面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很弱,之所以弱是因为我们对外开放不足,对内管制过度。所以,要想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既涉及到怎么开放,又涉及到怎么改革。再例如,中国现在是贸易大国,但是很遗憾,很多公司都不把国际结算放在这里。要把国际结算业务吸引过来,需要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还要很多方面配套的环境,这就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实现试验区先行先试和争创新优势的定位,靠什么呢?就是要靠新的体制,靠制度创新,靠改革。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总体来看是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一是货物贸易的便利化,高效的通关将有力地支撑上海打造国际贸易中心。有人说叫“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监管理念的变化,区别在于先查验、后放行,还是先放行,后查验。当然还有监管手段的变化,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以及简化与优化监管程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二是服务贸易领域的自由化,就是怎么能够更加开放外资在服务领域的准入。三是对外资准入管理制度的改革试点,现实的作法是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因为我们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有意义的“负面清单”是不可能的,可行的做法是第一批先提出一个“正面清单”,同时要明确何时再出台第二批、第三批的“正面清单”,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转为 “负面清单”。

   第四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我们怎么能够在这个试验区里面打造出一套适合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开展国际化运营的体制机制。针对打造我国自己的世界级的跨国公司,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过度重视审批,已经不适合,相应的服务严重不足。在上海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里,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去改革的领域。

   最后,新机制归根到底是政府的定位,是转变政府职能。上海有一个非常有为,也强有力的政府,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经济中脱颖而出,必须有一个有为政府,高效率的政府,对上海来说,我们有一个有能力的政府。下一步的改革关键在于,政府究竟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前可能政府有关部门重点在审批,下一步政府职能要从事前的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的监管,转向更多的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公共服务等等。所以,有为的政府,一个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为有能的政府是我们实现一系列目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