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8日,著名经济学家、《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一书主编樊纲提出,要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不能只是国与国的“单兵作战”,必须实行国家间减排协作计划。
樊纲说,国家间减排协作计划(ICP)和清洁发展机制(CDM)一样,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并基于可测量、可核证、可报告的原则。但ICP更注重国家间的协作,强调发达国家在国家层面的技术转让和资金配置承诺以及发展中国家实施渐进减排策略的承诺,与CDM有着本质区别。参加ICP的发达国家需要承诺,一是减排所需技术的转让,取消任何技术限制或封锁;二是根据其外部减排需要进行国际资金配置。发展中国家参加ICP,接受国家间技术转移和资金配置,在此前提下可承诺进入“门槛通道”,即一旦本国排放达到事先规定的“门槛”标准,即加入限量减排协议;如果一国获得了充分的国际技术转让和国际资金配置,则该国家应当根据排放相对减少的程度,将“门槛”适当降低。
发达国家参与ICP,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协作伙伴国”。
8日,还发布了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和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院共同组织完成的《走向清洁——中国低碳发展的经济学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中国2050年以前的减排:
一是通过改进建筑设计、设定家用电器标准和使用能源强度较低的材料来提高能效;二是转向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城市固体废弃物和生物质能及小型水电站;三是道路交通中使用电动车辆;四是新建燃煤发电厂使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五是能够疏导更多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与技术的国际合作机制。
《走向清洁——中国低碳发展的经济学研究》建议逐渐取缔化石燃料补贴并通过征收碳税或全球限额与交易制度实现较高的碳定价。樊纲说:“现时的低碳价不能为低碳转型提供足够强的激励机制,但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