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学者专家“三问”上海现代服务业
时间:2012-03-25    来源:上海商报    阅读:1621次   
    “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前天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上,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表达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心。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业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共同举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等一批我国经济界著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对“现代服务业”提出三问。

  什么是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上海经济转型的方向。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在座的专家各有不同的理解。

  刘鹤说,我个人的理解是,服务业如果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可以称之为现代服务业。既包括生产型的服务业,也包括消费型的服务业。

  樊纲对此持相同观点,他举例说,一个餐馆用iPad做菜单,这就很现代。“我们不要一味追求金融、IT等高端服务业,而忽视了餐饮、旅游家政、卫生等服务业的发展。”樊纲指出,交通便捷、环境保护、空气质量等指标是构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的重要指数。“家政服务看上去不起眼,却决定着这个城市能否聚集金融人才。高端服务业是以一般服务业为基础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则认为,从IBM、苹果、西门子等跨国公司的变化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制造业企业正在经历服务化的过程。”他介绍说,IBM经历了从卖计算机到卖服务的深刻变化。“现在IBM 60%卖服务,20%卖软件,20%卖硬件。”IBM在中国为工商银行广东分行做支行布局选址方案,为电力部门定价提供解决方案,为各省市提供交通管理方案。西门子目前50%营业收入来自服务。苹果公司是制造型公司还是服务公司?人们选用苹果产品很多都是看中了其应用软件的魅力。

  能否改改土地使用制度?

  杨雄介绍,上海是现代服务业的综合试点城市,闸北区更是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之一。上海在现代服务业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还能做些什么呢?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表示,营业税改增值税是结构性减税最重要环节,是我国服务业转型的关键步骤。税制改革可能会增加大企业税负,但是此次改革类似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之后的财政返还,上海政府承诺企业税负若增加,将在一年后返还。

  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认为,除了税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需要在土地使用制度和产业准入制度方面进行破局。“在土地使用制度方面,我们采取的是工业用地的价格审批优惠。上海一些工业园区,包括浦东的金桥,企业转型升级受到土地用途的限制。很多新的工业园区也是土地使用制度限制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合。希望在土地制度上,要像营业税改增值税一样,给予服务业和工业一样的待遇。”

  公共服务能否更加开放?

  最近,一家获得了4.5亿元投资的教育企业被媒体曝光,因为该公司“没有教学资质”。该民营学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营业范围是:教育信息咨询不得从事教育培训、中介、家教。有关专家指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普遍面临身份尴尬。

  在昨天的会议上,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开放也是一个热议话题。有专家指出,“上海现有5万多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严格意义上都是不合法的。大量的企业只有教育类信息咨询的资格,即使是年收入达到40亿元的新东方,某种程度上也是非法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行政管控方法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对此,左学金呼应说,教育和医疗产业的确存在制度性障碍。“政府应该更多介入义务教育和基础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