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聚焦中国经济50人论坛
作者:方烨 李唐宁    时间:2013-02-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阅读:1698次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经济智库之一,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一直备受关注。在2012年的经济起伏之后,中国经济在2013年能否保持强势复苏的态势?在完成了党的换届以及不远的将来完成政府换届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转型之路上又将走出怎样的道路?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2013年年会也因此更受期待。

制定总体路线: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论坛于1998年6月在北京成立,长期以来聚集着中国经济问题研究领域最优秀的专家和学者,他们的声音也往往影响着经济大船的掌舵人。2月17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3年年会上表示,中共十八大发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后,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研讨制定改革总体方案。

他认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一段时期的任务,而具体到今年,重点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的,“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被视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指导中国改革的总体方案。

吴敬琏说,根本性改动将使中国原有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引起矛盾和阻力,也加大了改革难度,因此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尽快建立中央直接领导的工作班子,来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和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吴敬琏提出两条改革线索:

一是问题导向,探寻造成矛盾的体制原因,明确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二是从领域入手,按照市场经济的子系统分类汇总需要进行的改革。在此基础上,由一个中央的工作机构和高层领导人汇总梳理成为总体改革方案。

吴敬琏的这一建议得到了与会多名经济学家的认同。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目前的汇率走势为开放资本项目、增加人民币弹性提供了机遇,低通胀环境为资源价格改革提供了机遇,民意为财政改革打开了窗口,未来几年是改革的一个窗口期,应该紧紧抓住机遇。

“可以通过建立改革委员会来设计并监督改革的执行,避免改革时机被贻误。”曹远征特别指出,这个委员会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和发改委连在一起,这样才能避免改革时机被贻误,实质性的加快改革。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在发言中也提到应该成立改革委员会,并将此提至首要任务的位置上。“改革首先要成立国家改革委员会,这是改不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不成立,说明国家还是像过去那样,只是喊口号而已。”张维迎认为,国家改革委员会应由总书记或者总理当主任,下面设常务副主任,由具有改革精神的人来操作。

张维迎表示,他对大部制改革持怀疑态度,像发改委权力那么大,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并未起到明显作用。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发言时最后着重强调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统筹协调改革的部门。“不说恢复体改委,重建一个体改委也可以啊,或者是体改办也可以。总之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研究改革方案,不能让改革放在各个部门,让部门制定改革方案,这样是搞不成的,不可能综合考虑改革。”

但也有经济学家提出不同意见,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认为,保护产权才是改革的重点路径。“如大家所说建立强大的领导班子,但班子越大越难以保护产权。只有保护产权,才能限制政府主导经济,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半月谈网,记者 郭信峰 姬少亭;新浪财经,记者 淑静)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突破体制性障碍

在谈到中国发展转型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吴敬琏认为,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同时,旧的体制性障碍不除,收入差距、遏制腐败、城镇化等问题也难以取得突破。

吴敬琏说,增长方式转型已经提出近20年,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效,问题在于体制性障碍未消除。由于“政府主导”抑制了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和形成兼容激励中的作用,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城镇化都起了负面作用。

他认为我国城镇化质量差(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土地产权制度缺陷使获取土地差价成为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二是政府偏离提供公共品的职能定位,成为“城市经营者”,财政也偏离公共财政的方向;三是各级政府的GDP增长导向,使我国城市化离开了创新的基本功能,部分地区甚至演变为大拆大建的“造城运动”。

对于贫富差距过大,吴敬琏认为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的份额低下;其次是土地产权不明确使广大农民土地收益受到侵蚀;再次是资本市场缺乏规范使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此外,还有垄断特权损害中小企业和消费者权益。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在论坛上对2013年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尽快进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提高制度公信力:二是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做一个官方隐性债务的测算,也就是说顶层设计:三是在全国建立一个电子平台。通过这样一个电子网络平台,有助于提高全国统筹水平。(半月谈网,记者 郭信峰 姬少亭;中国证券网,记者 胡东林)

价、财、税 三年内推进12项改革

在17日召开的2013年年会上,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表示,由于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同时价、财、税改革的技术准备已成熟,成本阻力较小,建议以其作为突破口,推进12项配套改革,为深层次的改革提供“杠杆”。

与会专家同时呼吁,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3年要“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当务之急是研制改革总体方案,启动改革的顶层设计。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会上进行主题发言,提出了进行12项价、财、税配套改革的建议,包括:资源价格改革;利率改革;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较大幅度地提高财政对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支出以及节能、环保支出占GDP的比重;降低包括“三公”消费在内其他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间接税改革;资源环保税改革;个税改革;进口环节税改革;向社保体系划拨国企股份;建立全口径财政预算,控制宏观税负,提高财政透明度;推动地方债市场发展。

对于这一建议的提出,曹远征给出两方面原因。“选择价、财、税作为新时期改革的突破口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因为其指向是当前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容易形成改革共识。”他向记者解释说,“价、财、税中多数改革措施的技术准备基本到位,并且改革的客观氛围已经形成,如果配套实施,总体成本也不大。”

“价、财、税配套改革还可以为深层次的改革提供‘杠杆’。”曹远征进一步补充说。这包括四层含义:以财税改革达到的改善收入分配、遏制腐败的作用将使更多的老百姓享受改革的成果,从而建立继续改革的民意基础;要素价格市场化的改革,将保证在更多的领域有合理的投资回报率,为真正吸引民营企业入场提供条件;用划拨国有企业股份来“倒逼”国有企业改革;从建立全口径财政预算和发展地方债市场来推动政府改革、增加财政透明度。

如果进一步具体化,社保改革有很大可能成为当前推进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称,2013年社保领域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进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提高制度公信力。“这一课题经过一两年的讨论和争议,目前几乎停滞了,希望新一届政府把它捡起来。”

他对记者说,“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对社保领域的隐性债务做一个官方测算,此外要砸破现有分割的网络,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电子网络平台,为尽早实现全国统筹做好技术支持和准备。”

在呼吁推进改革的同时,50人论坛的专家们同样关注决策层能否尽快拿出改革设计的整体方案,也就是俗称的顶层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是:“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尽快建立中央直接领导的工作班子,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改革方案的深入研讨和精心设计。在中央直接领导下,根据各子系统间的配套关系和合理顺序,将今后若干年的改革大体上划分为若干阶段,形成各阶段改革的“最小一揽子改革”的总体方案。

“制定和执行改革的总体方案,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而且必然遇到以权谋私的特殊既得利益者的强力阻挠和反对。只有官产学各界有识之士的协同努力,才能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获得克服阻力、推进改革的社会支持,把改革推向前进。”吴敬琏对记者说。

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表示赞同吴敬琏“当务之急是做改革总体方案”的观点。他同时强调,改革必须有责任担当,“最小一揽子改革”的原则必须坚持,从重点经济领域入手,有先有后,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进一步表示,“最小一揽子改革”的逻辑是说,只在一个方面推不动改革,所以要找到最小的一揽子边界,然后在这些方面一起推动,从而形成联动,促使改革成功。

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也说,要推进改革必须先选出三五个重点,明确哪些改革是必须尽快启动的,决策层不可能多项改革同时推进,一定会选择要害重点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