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刘伟:中国经济既有通胀压力又有衰退风险
时间:2013-06-26    来源:新浪财经    阅读:1641次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日前在北京一个论坛上提醒,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短期的总量失衡——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与经济下行的危险的“双重风险”。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靠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中国当下经济的问题归结起来,既有通胀压力又有衰退风险。”刘伟指出,“如果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供给结构的调整,没有创新,没有新的产业升级的空间,没有新产品开发,即使你有钱,你现在也投不出去。”

  投资方面,他认为中国投资需求疲软的最根本的瓶颈是供给结构的升级障碍,也就是产业结构升级,技术结构的升级,产品结构的升级遇到了严重的障碍。

  2012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800美元,高于4055美元的上中等国家收入水平门槛,即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刘伟指出,历史上“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历历在目: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拉美漩涡、80-90年代的东亚泡沫到目前尚未结束的中东、北非危机。

  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是用廉价的劳动、便宜的土地、环境污染等各种低价要素吸引投资换来的。面临投资和消费的需求疲软、成本要素价格攀升以及政府权力过大这些发展方式条件的桎梏,他认为下一个阶段就要看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另外他指出,中国投资主体是政府,财政的投资最终以通胀形式由老百姓买单。这造成部分制造产能的绝对过剩,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力量起不来。“中小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资本歧视:民间借贷综合贷款利率超过15%,限制了市场力量。这种政府主导投资是不可持续的。”

  消费方面,刘伟认为国民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是造成消费疲软的重要原因,今年初官方统计公布的近10年我国基尼系数均超过0.4国际警戒线水平,城乡人均纯收入差距3.4倍,城乡差距解释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40%因素,另外有灰色收入无法统计。

  对于潜在通胀因素,刘伟认为,成本推动和国际输入因素颇大。据社科院社会经济与政治所测算结果,大概53%左右是需求拉升,47%是成本推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国际市场原材料及大宗农产品价格上升输入推升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世界流动性泛滥,美元、日元、欧元加印拉动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此外,我国外汇储备超过34000亿,比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外汇储备27亿美金多出1259倍的人民币投放,这种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深刻地影响国内经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