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50人论坛聚焦改革
作者:胡东林 时间:2014-02-11
来源:中国证券报 阅读:1564次
针对要改革就必须牺牲发展速度、必须付出代价的观点,在昨天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年会”上,许多专家认为,改革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替代关系,改革将突破前进道路上的诸多难点问题,将带来收益、带来红利、带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突破难点,推动改革”。
论坛成员、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蔡昉表示,最近有一种倾向,认为改革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改革必然导致发展减速、付出代价,有人甚至据此唱衰中国,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看待改革的时候,既要算成本,更要看到改革可以带来收益、带来很多直接的红利。在对待改革的问题上,不能因为有成本,就裹足不前,“我们不希望在改革的过程中,增长速度不恰当地降下来”。
蔡昉认为,目前经济增速的下降,与内外需的冲击没有太大关系,与改革更没有关系,而是因为生产要素供给受到制约,成本提高,同时资本回报率下降,这导致潜在增长率的必然下降。面对新的形势,只有继续推动改革,才能在克服一个个难点的过程中,实现改革红利,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就改革的难点,论坛成员夏斌表示,当前需要突破的最重要的一个难点就是,大规模、广泛地启动改革,如何确保不主动引发难以驾驭的系统性风险,“这个很难。”在改革过程中,经济不能出现过于剧烈的震动,要有“底线思维”。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还要坚持渐进原则,改革方案的推出要讲时机、讲策略。另外,在改革中,要在大局上确保金融体系的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对工商企业的风险处置,包括地方融资平台,在政府可控的范围内,在做好预案的前提下,动作可以大一些。
对夏斌的观点,论坛成员曹远征表示认同。他强调,今年要防止不可驾驭的系统性风险。其中,有三个风险值得特别关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将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房地产问题;地方债务。他强调,在改革方案设计中,要把握“稳定”这个关键;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把风险化解作为设计重点。
论坛成员、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许善达表示,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也是下一步改革中的一个难点。消费成为动力,必须解决两个前提,其一,居民收入所占比重要提升,其二,居民收入差距必须缩小。如果没有这两个前提条件,要想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预期的作用,几无可能。
他同时强调,目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极不乐观,我国推动的多边自贸区协定,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美国因素作用下,要完成预定的目标显然并不乐观。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把我国的产能输送出去、把资本输出去,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可操作的方案。在下一步改革中,对此要尽快突破。
论坛成员王一鸣表示,对今年改革与经济下行风险的叠加,要有足够的准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经济还会有很大的下行压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制造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将进一步发酵。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改革方案如何设计、何时推出,都需要全盘考量。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宁可牺牲速度也要推动改革的准备?”
论坛成员王建表示,目前,国际经济方面的危机也在逐步积累,特别要注意的是,美国的泡沫积累越来越严重,“我认为美国的泡沫在明年7月份以后就会破,新的金融风险,很可能出现。”他表示,如果2015年我国推出大量的改革措施,要充分做好应对外部风险传导的预案,以保证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