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打破中美双边投资“玻璃门”
作者:卢晓平    时间:2014-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阅读:1706次   

    清明节小长假最后一天,两年一次的第四届中美经济学家颐和园对话会闭门会议在京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中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挑战与机会”。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中美经济学家都认识到,正在进行谈判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国家,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和全球第三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两国对于全球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月30日,中美双方代表正在进行中的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谈判。目前,BIT已经进行了12轮谈判。

  4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隆国强介绍了闭门会议关于中美贸易与投资关系交流内容。在一致向前看的积极建设性建议中,双方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的问题。如关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所遇到的投资环境问题。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迅速增加,去年投资流量已超过了美国对华投资的流量,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从存量上来看,中国对美投资只有200多亿美元,美国对华投资有700多亿美元。但一些中国企业在美国遇到了诸如国家安全审查等问题,所以很多企业和媒体朋友也认为,中国企业在美国遭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而美方的代表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企业在美国投资经验不足,对美国的投资环境还不够了解。

  中美经济学家建议,两国加强在多边贸易体系下WTO的合作,能够推动多哈回合尽快取得新的进展;建议中美双边不仅要在中央政府层面加强交流合作,而且要特别加强在两国的地方政府之间、城市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对中国的投资来说,在美国地方政府,州政府、市政府对投资的影响更大。同时,建议加强对彼此法规监管的了解和合作,比如说会计准则等方面的合作;建议加强对一些新问题的合作。

  中美经济学家都认识到,正在进行谈判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具有重要意义。中美BIT对中方来说不仅可以改善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个协议将会对中国针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体制产生深刻的影响。上海自贸区已经开始实验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同时也已在推进服务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对美方来说,BIT的谈判将会给美国企业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机会。

  此外,经济学家樊纲介绍了闭门会议上中美经济学家对于改革的认识。与会学者表示,中国的改革往往涉及多方面、多个部门、多种利益群体,改革还需要协调。

  关于城市化,经济学家们表示,农民进城面临着各种挑战,城市化不仅作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根本性道路,其中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农民进城面临着一系列公共服务提供的问题。

  樊纲表示,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下一阶段发展一个重要领域。去年中国服务业第一次在GDP的比重当中超过了制造业。但是,一些高端服务业中国还处在比较落后阶段。这不仅涉及中国的发展,也涉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