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琪:“微刺激”符合发展需要
作者:肖明 时间:2014-05-1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阅读:1767次
5月16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微刺激”符合现在经济缓慢减速这样一个形势的需要。他认为,当前宏观调控预调、微调、适时适度调节的特点可以称之为“微刺激”。
当天,陈东琪和发改委宏观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向外界介绍了中国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和稳增长、防风险的情况。
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比上一年进一步放缓。一季度经济增速为7.4%,比上两年的7.7%增速有所下降。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8.7%,比3月增速下降了0.1个百分点。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07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是近13年来的新低。
经济增速放慢,与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有一定关联。比如因为淘汰落后产能的因素,今年以来钢材日均产量同比增速在6%以下,而去年有9个月是两位数增长。
展望二季度的经济运行趋势,陈东琪用三句话概括:“第一句话,下行还有一定的压力,还有一定的惯性;第二句话,下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第三句话,在一定时间后,经济可能会比悲观的预期要好一些。”
对于改革与稳增长的关系,陈东琪认为,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改革要有全局性的长远谋划和操作上的技巧、方式上的选择、改革力度进程节奏的把握。“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改革措施哪些先出台,先后顺序怎么安排。”
此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曾透露,今年经济和生态方面要推进的改革举措大体上有60项。
陈东琪认为,这一年多来,新一届政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参与薄弱环节和重要领域投资、减税、金融和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都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既有利于改革本身推动的制度创新,释放市场能量,搞活市场,提高企业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够使这种改革和稳增长结合起来。
同时,新一届政府在总结发扬以往宏观调控在需求侧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更为大胆,更为精准地在供给侧做一些文章。比如,通过减税和金融改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发展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有效供给。陈东琪认为,这种供求两侧相结合的调控方式,是中国经过外需快速扩张之后,进入到以国内供求关系为主要调节内容的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
陈东琪强调,虽然这一届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总体上保持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稳定这个基本趋向没有变,但是“微刺激”这个词,还是比较能够反映预调、微调、适时适度调节的特点。“微刺激”的宏调明显方式区别于2008年四季度、2009年的政策,符合当前形势,效果比较好,有利于防范风险。
陈东琪表示,如果还采用全面扩张方式的稳增长,调结构、搞改革就没有积极性了,而使用预调、微调的办法,反而能留出调结构的空间,留出更多出台改革开放措施的空间,也给企业、给地方政府、给市场主体以主动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随着国家“微刺激”政策逐步发挥作用,经济有望在下半年有所回稳。陈东琪预期,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有可能基本实现。至于通缩风险,陈东琪认为,“这个现象还不会马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