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频道 -> 媒体报道
李晓西:人类和地球到了双重可持续的时候
作者:王虔    时间:2014-11-02    来源:中国网    阅读:1819次   

11月1日-11月2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称“中改院”)主办的“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在海口召开,与会嘉宾深入交流研讨与经济增长新动力相关的重大课题。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结合自己参与编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人类发展报告》的思考,在论坛上就绿色发展相关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李晓西介绍,编制《人类发展报告》的时候有几个原则:

一是有效但有限的运用。因为报告涉及面非常多,没有足够力量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因此只做了力所能及的部分。

二是绿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只要发展不要绿色,是全球都无法接受的。

三是以人类发展的包容与公平为原则。这是联合国最近强调的原则。贫困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联合国最为关注的。中国3亿人口脱贫,在联合国第一个千年发展目标得到实现方面,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中国目前还有很多的贫困人口,还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四是共同责任与同等测度原则。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发达国家应对气候的时候具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五是报告并不涉及到不同国家发展规则和措施的直接评价,而是根据共同指标来进行相对性排名,因此执行的是同等测度的原则。希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绿色发展阶段应互相学习和借鉴,多一点支持少一点的指责,以促进全球的绿色发展事业。当然,在实际执行中,则要依经济发展阶段与国情不同有所区别,即强调实践中的“有区别”。

李晓西认为,人类和地球到了双重可持续的时候,地球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也有客观要求,即可持续,到一定阶段地球资源就不可再生了,所以要强调可持续。因此,李晓西介绍编制《2014年人类绿色发展报告》时提出的指标可以概括为“吃饱喝净、教育卫生、资源长享、天蓝气爽、地绿河清、生物共存”。指标共12个,分两个类型,人类社会发展方面有六个,资源方面有六个。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包括极端贫困、收入、健康、水、教育卫生,具体为低于最低食物能量摄取标准的人口比例,收入不平等调整后收入指数,健康不平等调整后预期寿命指数,教育不平等调整后教育指数,获得改善卫生设施的人口占一国总人口的比重,获得改善饮用水源的人口占一国总人口的比重。